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灵动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 李素英
【机构】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扎西小学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英语不再是精英教学和培养少数高材生的教学,而是要使英语生活化,情景化,让每一个学生“好学,乐学”,为进一步学好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关键词】灵动;生活化;情景化效率
【正文】
2001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全国乡镇以上小学从三年级逐步开设英语课程。自此,英语课程在小学阶段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不负重望呢?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加入在读书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吗?”所以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最为关键。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及个性特点,在教学中采用灵动的英语教学,既关注学生兴趣,又注重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一,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生活就像一本丰富多彩的教材,人如果我们把生活经验引入教学内容,孩子门一定会倍感亲切,真实,在无形中增添了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一),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
在教学“boy 和 girl ”这两个单词时,我在黑板两端画了两个(男 / 女)大头像,叫两生上来并说:“You are a boy / a girl ,stand here . ”有的学生立即就明白了两词的意思,并脱口说了出来,我顺势告诉学生:“ Yes , x x x is a boy , and x x x is a girl . ”并在大头像下板书‘ boy ’和 ‘ girl ’并教读,教读的时候拍着学生的肩膀说:Boy , boy , boy , you are a boy . Girl , girl , girl , you are a girl .就这样指着不同的学生,进行反复的操练。然后再做“找位置”游戏,提高学生兴趣。当然,有的不专心的同学把位置给站错了,弄得班上其他同学哈哈大笑,我再帮站错位置的同学把纠正:You are a boy /girl , you should stand here(头像前)。这样,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两词的意思。我再结合以前所学内容,引导学生用:I am a boy / a girl . My name is x x x .I am 9. 等作自我介绍。当然了啦,做得好的学生,我给予了高度表扬,让他们感觉成功的快乐,感觉英语就在他们身边。
(二)、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
在教学家庭成员时,我走进教室环顾四周,然后笑着说:看到我们小朋友一个个健健康康,精精灵灵,阳光灿烂的样子,这一定离不开我们的父母及长辈的关心和呵护,对吧?显然,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表示赞成。我接着说: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怎样用英语来称呼你们的父母及长辈呢?于是,家庭成员的称呼就成了孩子们急于想了解的主要内容。我一一的教读并板书,再运用 chant 形式:爸爸,爸爸,爸爸,Daddy , daddy . 妈妈,妈妈,妈妈Mummy , mummy . 姐姐,妹妹 Sister , sister . 哥哥,弟弟 Brother , brother . . . . 然后再把 father mother 相应导入,来加深理解和记忆。然后我又让同学们上讲台前叫 Ta 们扮演Father 和 mother 等家庭成员,用不同的语音语调自个儿读出来,其他同学笑得前仰后合,增添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应。最后叫同学们拿出纸和笔画家庭成员的肖像并用英语写出称呼,尽管有的同学的画像怪怪的,但却足以让他们开口,动笔,从而加深了印象。
二、创设情景化的语言教学氛围
英语是一种语言,而学习语言离不开语境,但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大部分在课堂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想法设法地创设各种接近学生生活的语言情景。
(一)、利用实物,图片等巧设情景
真实的,具体的,直观的方法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我在教学单词“ sweet , sour? 和 salty? ”时,我先出示实物“ ice -cream ,grapes (还未怎么成熟的)和 hot? dog (用浓盐水浸泡过的) ”,再一一品尝,砸吧着嘴巴,做出又香又甜又好吃的样子,在学生们惊讶、好奇甚至垂涎的同时,我趁机说:尝尝吧,在黑板上写出你尝到的味道。
T: Do you like ice-cream ?
S1: Yes ,I do . (伸出大拇指,Mm,好甜!)
T: Do you like grapes ?
S2: No ,no ,no . 眯起眼睛,呀,酸惨啦!)
T: Do you like hot dog ?
S3: Yes , I do ,but.. . . . (伸出舌头,好咸!)
学生通过品尝以上三种东西,刺激其产生情感的直接体验,从而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次复习 “ I like / I don ’ t ?like ···. They are / It is . . . .” 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真正体验到英语氛围的真实。
(二)、凭借生活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 “ What can you do ?” 这个话题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叶子和花已经蔫了的盆景气喘吁吁地抬进教室(同学们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再拿浇水壶边给花浇水边说:Look , I can water the flowers , water the flowers 并板书。然后高举洒水壶问:Who wants to try ? 于是,有兴趣且大胆的同学就走上台学着我的样子 “ water the flowers ”。我趁机问:Can you water the flowers ? 学生作了肯定回答。接着我又叫全班同学边做动作边说 I can water the flowers .? 接下来我引入主要句型 “ What can you do” ?? 并板书,自然,同学们就知道其意思并能用 “I can . . . . ” 来回答。然后再通过了解,看看同学们会做些什么家务事儿,板书并教读。之后,把全部同学分成若干小组,用本课句型进行操练,由于这些家务事儿都是真真实实的,同学们做起来自然像模像样的,达到了寓乐于教的效果。
(三)、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
许多老师片面的理解了新课程概念,过于注重课堂气氛活跃,确实让学生“玩”起来了,但忽视了学科本身的重要性,最后总结的时候才发现学生脑子里并没有留下知识的痕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游戏、扮演多个角色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听、读、做、反复感受,从而加深印象。
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What? are you? doing ?” 这个单元时,我 走进教室,面带微笑地说:我好久没有听到《新年好》这首歌了,我们一起唱唱,好吗?于是,孩子们跟着高高兴兴地唱了起来: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之后,我说我们再来听一首英语歌曲“ What are you doing ?”(板书),听着,听着,孩子们居然跟着唱起来了,我好高兴,伸出大拇指说:哇,太棒了,这么快就学会唱了!(原来,这两首歌的曲子是一样的),当然,孩子们得到这样的表扬,个个兴奋不已。然后叫同学们听口令(像 Listen to music / Draw a picture / Fly a kite . . . . ) ,做动作,这样,课堂气氛高涨,我再出示本单元的动词卡片,教读并板书,在教读的过程中,用句型 “ What are you doing / ” 来问,叫学生用 “ I am . . . ” 来回答。为了激发其兴趣,我还设计了“红旗不倒”游戏:叫四名同学各持一张词卡站在教室的四个角落,我手持小旗站在教室中央。Ss : What are you doing ? T : I ’ m listening to music . 我的回答和角落的S1/ S2同学的内容一样,他/ 她就要迅速跑上来和我交换位置,扮演我的角色。S2:What are you doing ? S1 :I ’ m . . . . 如此反复操练,同学们热情高涨。但哪个环节出错,游戏结束。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轻松地掌握知识。
三、利用已学单词让新单词教学简单化
小学英语中,小学生最为头疼和枯燥的事情莫过于单词记忆了,但我在教学中采用了相同记忆法,引导学生尽量去读词,这样,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单词的音、形及读音,从而轻松记忆单词,例如:我教学四年级上册中“ glasses ”词时,我先让同学们读“ class ”(三年级已学过),同学们大声而整齐地读出来,然后我把“ class ”中的“ c ”换成了“g ”同样,同学们大声地读出来了。这时给了Ta们一个大大的表扬,学生的心情舒畅,激情高涨。类似的词如 boy - toy, tall - wall , door - floor , bike - like , ship - trip? . . . 这样,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会读并积累了很多单词,这为他们上初、高中学习英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以作业为桥梁,实现生活化再扩展
如今,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有英语的影子,像“ FKC , Coffee , taxi , push ,pull , business hours , No smoking , No parking . . . ”。老师布置的作业除了听录音、背课文等,我们还可以督促学生每天学习一句和生活相关的谚语,格言等,如:
A : Do it? now .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B : Like father , like son . (有其父必有其子)
C : Teach fish to swim . (班门弄斧)
D : Love me ,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我们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才能用敏锐的眼光去寻找英语的足迹,才能用热忱的心去积累更多的英语,才能用流利的英语去描绘生活的蓝图。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小学英语教与学》月刊? 2011年第9期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2001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全国乡镇以上小学从三年级逐步开设英语课程。自此,英语课程在小学阶段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不负重望呢?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加入在读书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吗?”所以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最为关键。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及个性特点,在教学中采用灵动的英语教学,既关注学生兴趣,又注重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一,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生活就像一本丰富多彩的教材,人如果我们把生活经验引入教学内容,孩子门一定会倍感亲切,真实,在无形中增添了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一),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
在教学“boy 和 girl ”这两个单词时,我在黑板两端画了两个(男 / 女)大头像,叫两生上来并说:“You are a boy / a girl ,stand here . ”有的学生立即就明白了两词的意思,并脱口说了出来,我顺势告诉学生:“ Yes , x x x is a boy , and x x x is a girl . ”并在大头像下板书‘ boy ’和 ‘ girl ’并教读,教读的时候拍着学生的肩膀说:Boy , boy , boy , you are a boy . Girl , girl , girl , you are a girl .就这样指着不同的学生,进行反复的操练。然后再做“找位置”游戏,提高学生兴趣。当然,有的不专心的同学把位置给站错了,弄得班上其他同学哈哈大笑,我再帮站错位置的同学把纠正:You are a boy /girl , you should stand here(头像前)。这样,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两词的意思。我再结合以前所学内容,引导学生用:I am a boy / a girl . My name is x x x .I am 9. 等作自我介绍。当然了啦,做得好的学生,我给予了高度表扬,让他们感觉成功的快乐,感觉英语就在他们身边。
(二)、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
在教学家庭成员时,我走进教室环顾四周,然后笑着说:看到我们小朋友一个个健健康康,精精灵灵,阳光灿烂的样子,这一定离不开我们的父母及长辈的关心和呵护,对吧?显然,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表示赞成。我接着说: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怎样用英语来称呼你们的父母及长辈呢?于是,家庭成员的称呼就成了孩子们急于想了解的主要内容。我一一的教读并板书,再运用 chant 形式:爸爸,爸爸,爸爸,Daddy , daddy . 妈妈,妈妈,妈妈Mummy , mummy . 姐姐,妹妹 Sister , sister . 哥哥,弟弟 Brother , brother . . . . 然后再把 father mother 相应导入,来加深理解和记忆。然后我又让同学们上讲台前叫 Ta 们扮演Father 和 mother 等家庭成员,用不同的语音语调自个儿读出来,其他同学笑得前仰后合,增添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应。最后叫同学们拿出纸和笔画家庭成员的肖像并用英语写出称呼,尽管有的同学的画像怪怪的,但却足以让他们开口,动笔,从而加深了印象。
二、创设情景化的语言教学氛围
英语是一种语言,而学习语言离不开语境,但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大部分在课堂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想法设法地创设各种接近学生生活的语言情景。
(一)、利用实物,图片等巧设情景
真实的,具体的,直观的方法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我在教学单词“ sweet , sour? 和 salty? ”时,我先出示实物“ ice -cream ,grapes (还未怎么成熟的)和 hot? dog (用浓盐水浸泡过的) ”,再一一品尝,砸吧着嘴巴,做出又香又甜又好吃的样子,在学生们惊讶、好奇甚至垂涎的同时,我趁机说:尝尝吧,在黑板上写出你尝到的味道。
T: Do you like ice-cream ?
S1: Yes ,I do . (伸出大拇指,Mm,好甜!)
T: Do you like grapes ?
S2: No ,no ,no . 眯起眼睛,呀,酸惨啦!)
T: Do you like hot dog ?
S3: Yes , I do ,but.. . . . (伸出舌头,好咸!)
学生通过品尝以上三种东西,刺激其产生情感的直接体验,从而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次复习 “ I like / I don ’ t ?like ···. They are / It is . . . .” 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真正体验到英语氛围的真实。
(二)、凭借生活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 “ What can you do ?” 这个话题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叶子和花已经蔫了的盆景气喘吁吁地抬进教室(同学们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再拿浇水壶边给花浇水边说:Look , I can water the flowers , water the flowers 并板书。然后高举洒水壶问:Who wants to try ? 于是,有兴趣且大胆的同学就走上台学着我的样子 “ water the flowers ”。我趁机问:Can you water the flowers ? 学生作了肯定回答。接着我又叫全班同学边做动作边说 I can water the flowers .? 接下来我引入主要句型 “ What can you do” ?? 并板书,自然,同学们就知道其意思并能用 “I can . . . . ” 来回答。然后再通过了解,看看同学们会做些什么家务事儿,板书并教读。之后,把全部同学分成若干小组,用本课句型进行操练,由于这些家务事儿都是真真实实的,同学们做起来自然像模像样的,达到了寓乐于教的效果。
(三)、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
许多老师片面的理解了新课程概念,过于注重课堂气氛活跃,确实让学生“玩”起来了,但忽视了学科本身的重要性,最后总结的时候才发现学生脑子里并没有留下知识的痕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游戏、扮演多个角色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听、读、做、反复感受,从而加深印象。
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What? are you? doing ?” 这个单元时,我 走进教室,面带微笑地说:我好久没有听到《新年好》这首歌了,我们一起唱唱,好吗?于是,孩子们跟着高高兴兴地唱了起来: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之后,我说我们再来听一首英语歌曲“ What are you doing ?”(板书),听着,听着,孩子们居然跟着唱起来了,我好高兴,伸出大拇指说:哇,太棒了,这么快就学会唱了!(原来,这两首歌的曲子是一样的),当然,孩子们得到这样的表扬,个个兴奋不已。然后叫同学们听口令(像 Listen to music / Draw a picture / Fly a kite . . . . ) ,做动作,这样,课堂气氛高涨,我再出示本单元的动词卡片,教读并板书,在教读的过程中,用句型 “ What are you doing / ” 来问,叫学生用 “ I am . . . ” 来回答。为了激发其兴趣,我还设计了“红旗不倒”游戏:叫四名同学各持一张词卡站在教室的四个角落,我手持小旗站在教室中央。Ss : What are you doing ? T : I ’ m listening to music . 我的回答和角落的S1/ S2同学的内容一样,他/ 她就要迅速跑上来和我交换位置,扮演我的角色。S2:What are you doing ? S1 :I ’ m . . . . 如此反复操练,同学们热情高涨。但哪个环节出错,游戏结束。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轻松地掌握知识。
三、利用已学单词让新单词教学简单化
小学英语中,小学生最为头疼和枯燥的事情莫过于单词记忆了,但我在教学中采用了相同记忆法,引导学生尽量去读词,这样,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单词的音、形及读音,从而轻松记忆单词,例如:我教学四年级上册中“ glasses ”词时,我先让同学们读“ class ”(三年级已学过),同学们大声而整齐地读出来,然后我把“ class ”中的“ c ”换成了“g ”同样,同学们大声地读出来了。这时给了Ta们一个大大的表扬,学生的心情舒畅,激情高涨。类似的词如 boy - toy, tall - wall , door - floor , bike - like , ship - trip? . . . 这样,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会读并积累了很多单词,这为他们上初、高中学习英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以作业为桥梁,实现生活化再扩展
如今,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有英语的影子,像“ FKC , Coffee , taxi , push ,pull , business hours , No smoking , No parking . . . ”。老师布置的作业除了听录音、背课文等,我们还可以督促学生每天学习一句和生活相关的谚语,格言等,如:
A : Do it? now .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B : Like father , like son . (有其父必有其子)
C : Teach fish to swim . (班门弄斧)
D : Love me ,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我们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才能用敏锐的眼光去寻找英语的足迹,才能用热忱的心去积累更多的英语,才能用流利的英语去描绘生活的蓝图。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小学英语教与学》月刊? 2011年第9期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