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作者】 叶 军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高楼镇中心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听、说、写几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中学英语要立足于素质教育,取得好的教育成效,必须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中心,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其中一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增加语言实践的数量,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并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因而,从一开始应加强听、读训练。新编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作为教学手段,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最终培养交际能力服务的。然而,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其作用是不相同的。听和读是输入,是理解和吸收口头和书面信息的手段;说和写是输出,是表达和传递口头和书面信息的方式。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有较好的输出能力。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主要目标和要求。
1.充分利用文本资源。首先得让学生明白他所阅读内容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让他懂得文章的美之所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心中产生阅读该内容的兴趣;再在阅读的基础上让他们去讲,去复述。对故事性强的文章可适当加大复述文章内容的训练,由简单粗线条到详细生动。这样既可增强记忆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可适当培养其创造力和想像力,让他们自由发挥的讲结果,各抒己见,开拓认知视野,猜想故事的结局,再与原文相对照,看哪个更好,好在哪里。
这样,在阅读中,学生的心理就被放飞,就能自由的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就能很好的培养阅读的兴趣,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
2.细心挖掘生活泉源。机会常常垂青于有心之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的机会是相当多的,关键是看老师如何把握,和有意识的去发现,去利用。
每一个阶段,学生爱看的书都不尽相同,而每一个学生的喜爱更是不同,学生对喜欢的书和音像制品总会一再地重复阅读和翻看,有时会让成人觉得他们是愚痴、浪费时间的,但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是“重复”,只有透过重复,他们的技巧才能纯熟,只有透过重复,他们才能记住他想学会的事。这些都要求老师或父母细心的发现并加以引导,所以在推荐阅读时,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先考量学生的能力和现阶段的发展,再考虑看什么样的书。逛书城或大书店时,买不买、买什么要多遵重他们的选择。若有时间,到图书馆借书更好。
3.创设语言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尽量地让学生尽情发挥。学习语言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在班级里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说英语的环境,鼓励所有学生大胆开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正确使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尽量地让学生尽情发挥。教师不要担心学生“听不懂”而随口用汉语说出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英语课堂用语,只要教师多次重复使用并配以适当的手势和动作,很快学生就会明白句子的意思的;也不要害怕学生“听不清”而故意放慢语速,按照正常的语速,多重复一次或两次,学生就会听清了。这样做有三条好处:一是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调的适应,加强猜测领悟句子意思的能力。二是使学生容易形成对知识的长期记忆。三是可以加强培养英语语感和联想能力。
坚持让学生跟读英语磁带和外国人说的英语,既能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正宗”英语表达“说”的能力。只要持之以恒,效果是显著的。而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除课文教学、扩大阅读量外,还须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掌握英语阅读技能。一般来说,英语的阅读可分精读、泛读和快读三种形式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要根据阅读材料的难易、以及涉及的文化因素等,有重点地解决一些不利于理解的因素,填补有关方面的知识空缺。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这一点是教师无论如何不能替代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阅读的机会和大量的阅读实践
提高阅读能力的根本方法是要多读,但要注(下转第131页)(上接第132页)意,一定要选择好练习阅读的材料,做到“快乐阅读”和“兴趣阅读”。很多人在练习阅读英语时,不是选择有兴趣的英语文章来阅读,而是专门挑那些又难又复杂的文章来阅读,特别是选择历年英语考题中的“阅读理解”来阅读,以为天天读阅读题理解就可以提高考试阅读水平,这种为应付考试而天天读考题的方法实在要不得,必须放弃。读文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好的文章是为了让人读懂的,读懂了才能有乐趣,才会读得下去,阅读的水平才会提高。看到一份报纸或一篇好玩的文章时,大家都抢着要读,为什么要读,因为读完了有乐趣。咱们学汉语的过程中都有快乐阅读的过程,我们的阅读能力也都是在无穷无尽的快乐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的,没有谁为了提高汉语阅读水平专门去读汉语的“阅读理解”。因此,要多选择那些容易读懂的有思想,有美感,有艺术性,有内容感染力的文章来读,如诗歌、散文、优美的句子,好听的故事。而不要特意选择艰难复杂的文章或考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来读。考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不是为了让你看懂和体验美感的,恰恰相反,是为了让你看不懂和糊涂的,看不懂才会答题选错,选错了才会有人得高分,有人得低分,才能拉开分数距离,才叫考试,否则大家都看懂了,都得了100分,那还叫什么考试?想考试的人为了适应一下考试在考前复习时看一下考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是可以的,但平时学习时可千万别抱着考试题读来读去,那样阅读会事与愿违,不仅难以提高阅读水平,反而会伤害了阅读的兴趣,对英语阅读产生厌恶感。请相信我的观点,读简单的文章就是在提高阅读水平,简单的文章读会了,复杂的文章自然就会读了。中国人每天看的报纸上的文章都是简单的汉语文章,谁也没专门练习过复杂的汉语阅读,但真要是哪天报纸上冒出一篇复杂的汉语文章来,大家也照样看得懂,因为读复杂文章的能力就是在读简单文章的过程中积累出来的。
我们中国有句成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比较形象地描述了阅读的重要性。对英语也同样适用。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英语不是英语老师讲出来,都是学生们练出来的。所以我们的学生以及其他英语爱好者,不仅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恰当运用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能力,更要与长期的阅读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尽可能地克服英语中存在的三大障碍,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增强英语阅读能力。
中学英语要立足于素质教育,取得好的教育成效,必须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中心,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其中一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增加语言实践的数量,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并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因而,从一开始应加强听、读训练。新编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作为教学手段,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最终培养交际能力服务的。然而,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其作用是不相同的。听和读是输入,是理解和吸收口头和书面信息的手段;说和写是输出,是表达和传递口头和书面信息的方式。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有较好的输出能力。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主要目标和要求。
1.充分利用文本资源。首先得让学生明白他所阅读内容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让他懂得文章的美之所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心中产生阅读该内容的兴趣;再在阅读的基础上让他们去讲,去复述。对故事性强的文章可适当加大复述文章内容的训练,由简单粗线条到详细生动。这样既可增强记忆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可适当培养其创造力和想像力,让他们自由发挥的讲结果,各抒己见,开拓认知视野,猜想故事的结局,再与原文相对照,看哪个更好,好在哪里。
这样,在阅读中,学生的心理就被放飞,就能自由的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就能很好的培养阅读的兴趣,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
2.细心挖掘生活泉源。机会常常垂青于有心之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的机会是相当多的,关键是看老师如何把握,和有意识的去发现,去利用。
每一个阶段,学生爱看的书都不尽相同,而每一个学生的喜爱更是不同,学生对喜欢的书和音像制品总会一再地重复阅读和翻看,有时会让成人觉得他们是愚痴、浪费时间的,但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是“重复”,只有透过重复,他们的技巧才能纯熟,只有透过重复,他们才能记住他想学会的事。这些都要求老师或父母细心的发现并加以引导,所以在推荐阅读时,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先考量学生的能力和现阶段的发展,再考虑看什么样的书。逛书城或大书店时,买不买、买什么要多遵重他们的选择。若有时间,到图书馆借书更好。
3.创设语言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尽量地让学生尽情发挥。学习语言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在班级里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说英语的环境,鼓励所有学生大胆开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正确使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尽量地让学生尽情发挥。教师不要担心学生“听不懂”而随口用汉语说出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英语课堂用语,只要教师多次重复使用并配以适当的手势和动作,很快学生就会明白句子的意思的;也不要害怕学生“听不清”而故意放慢语速,按照正常的语速,多重复一次或两次,学生就会听清了。这样做有三条好处:一是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调的适应,加强猜测领悟句子意思的能力。二是使学生容易形成对知识的长期记忆。三是可以加强培养英语语感和联想能力。
坚持让学生跟读英语磁带和外国人说的英语,既能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正宗”英语表达“说”的能力。只要持之以恒,效果是显著的。而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除课文教学、扩大阅读量外,还须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掌握英语阅读技能。一般来说,英语的阅读可分精读、泛读和快读三种形式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要根据阅读材料的难易、以及涉及的文化因素等,有重点地解决一些不利于理解的因素,填补有关方面的知识空缺。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这一点是教师无论如何不能替代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阅读的机会和大量的阅读实践
提高阅读能力的根本方法是要多读,但要注(下转第131页)(上接第132页)意,一定要选择好练习阅读的材料,做到“快乐阅读”和“兴趣阅读”。很多人在练习阅读英语时,不是选择有兴趣的英语文章来阅读,而是专门挑那些又难又复杂的文章来阅读,特别是选择历年英语考题中的“阅读理解”来阅读,以为天天读阅读题理解就可以提高考试阅读水平,这种为应付考试而天天读考题的方法实在要不得,必须放弃。读文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好的文章是为了让人读懂的,读懂了才能有乐趣,才会读得下去,阅读的水平才会提高。看到一份报纸或一篇好玩的文章时,大家都抢着要读,为什么要读,因为读完了有乐趣。咱们学汉语的过程中都有快乐阅读的过程,我们的阅读能力也都是在无穷无尽的快乐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的,没有谁为了提高汉语阅读水平专门去读汉语的“阅读理解”。因此,要多选择那些容易读懂的有思想,有美感,有艺术性,有内容感染力的文章来读,如诗歌、散文、优美的句子,好听的故事。而不要特意选择艰难复杂的文章或考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来读。考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不是为了让你看懂和体验美感的,恰恰相反,是为了让你看不懂和糊涂的,看不懂才会答题选错,选错了才会有人得高分,有人得低分,才能拉开分数距离,才叫考试,否则大家都看懂了,都得了100分,那还叫什么考试?想考试的人为了适应一下考试在考前复习时看一下考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是可以的,但平时学习时可千万别抱着考试题读来读去,那样阅读会事与愿违,不仅难以提高阅读水平,反而会伤害了阅读的兴趣,对英语阅读产生厌恶感。请相信我的观点,读简单的文章就是在提高阅读水平,简单的文章读会了,复杂的文章自然就会读了。中国人每天看的报纸上的文章都是简单的汉语文章,谁也没专门练习过复杂的汉语阅读,但真要是哪天报纸上冒出一篇复杂的汉语文章来,大家也照样看得懂,因为读复杂文章的能力就是在读简单文章的过程中积累出来的。
我们中国有句成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比较形象地描述了阅读的重要性。对英语也同样适用。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英语不是英语老师讲出来,都是学生们练出来的。所以我们的学生以及其他英语爱好者,不仅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恰当运用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能力,更要与长期的阅读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尽可能地克服英语中存在的三大障碍,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增强英语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