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培养策略
【作者】 李文晶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也深刻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精髓,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初中体育;新课改;兴趣培养;策略
【正文】
一、初中体育课堂兴趣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虽然很多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并不太理想。主要如下:
1.教学设计缺乏兴趣点
目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放羊式的教学法依然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不利。而在教师的体育课程设计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么就是草草了事、应付检查,要么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的教学缺乏兴趣点,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根本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效率低下
目前,在初中阶段,存在着体育学科不被重视的现象,即体育学科已经被边缘化。学校和领导对体育学科不重视,使得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比较慵懒。想上的时候就上,不想上的时候就让学生自主活动,更有甚者,还有体育教师将自己的体育课“送”给其他文化课教师,给他们上其他科目。这样的现状,直接导致了体育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对体育课程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在体育活动中,往往都是想活动的学生去打打球、跑跑步,不想活动的学生,则可以躲在树荫底下乘凉,体育课程已经成为一盘散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低效率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也影响着我国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亚健康的状态在我国国民身上的体现越来越明显。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1.组建体育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的组建,是实施兴趣教学法的第一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建成为几个兴趣小组。组建兴趣小组具有以下意义:首先,兴趣小组的组建,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化需求,这样方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其次,兴趣小组的组建,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组织,对体育运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学生可以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要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法,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组建兴趣小组,通过兴趣小组的组建,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在兴趣小组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在兴趣小组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体育竞赛,通过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都比较活泼好动。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改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认识,使那些平时不愿意参与到体育学习中的学生自主融入到体育课堂当中。例如:老师可以利用轻物投掷游戏来打破学生传统的体育学习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纸飞机以及羽毛球作为投掷物,看谁投得准。这样的游戏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生活,更可以调动学生的脑筋,思考怎样在游戏中取得胜利,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有重要意义。还可以让学生玩一些丢手绢与捉瞎子的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反应能力以及提高身体素质,不仅能达到体育课的目的,还可以建立学生正确的集体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融入能力。
3.通过举办运动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不仅活泼好动,还有好胜的特点。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举办运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动竞赛的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好胜心,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完成体育运动。例如,教师在田径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接力赛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接力比赛的方式完成整个运动,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会感觉到愉悦;而竞赛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运动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还可以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竞争意识,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需要。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体育学科被边缘化的现状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和改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当前体育学科教学现状,通过兴趣教学法的适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华国.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探究[J].体育博览,2011(13):36-38
[2]海彬.浅议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J].成功(教育),2011(5):191
[3]覃秀英.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9):71
《中国创新教育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批准号:CTF-120842)被列为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重点课题,本文是它的子课题《初中体育艺术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CXG-1105491)课题研究成果。
初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希望。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只有通过锻炼,方能强身健体,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奠定基础。因此,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极为重要。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抗耐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基础,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着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本文中,笔者立足于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初中体育课堂兴趣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虽然很多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并不太理想。主要如下:
1.教学设计缺乏兴趣点
目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放羊式的教学法依然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不利。而在教师的体育课程设计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么就是草草了事、应付检查,要么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的教学缺乏兴趣点,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根本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效率低下
目前,在初中阶段,存在着体育学科不被重视的现象,即体育学科已经被边缘化。学校和领导对体育学科不重视,使得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比较慵懒。想上的时候就上,不想上的时候就让学生自主活动,更有甚者,还有体育教师将自己的体育课“送”给其他文化课教师,给他们上其他科目。这样的现状,直接导致了体育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对体育课程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在体育活动中,往往都是想活动的学生去打打球、跑跑步,不想活动的学生,则可以躲在树荫底下乘凉,体育课程已经成为一盘散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低效率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也影响着我国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亚健康的状态在我国国民身上的体现越来越明显。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1.组建体育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的组建,是实施兴趣教学法的第一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建成为几个兴趣小组。组建兴趣小组具有以下意义:首先,兴趣小组的组建,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化需求,这样方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其次,兴趣小组的组建,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组织,对体育运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学生可以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要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法,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组建兴趣小组,通过兴趣小组的组建,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在兴趣小组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在兴趣小组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体育竞赛,通过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都比较活泼好动。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改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认识,使那些平时不愿意参与到体育学习中的学生自主融入到体育课堂当中。例如:老师可以利用轻物投掷游戏来打破学生传统的体育学习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纸飞机以及羽毛球作为投掷物,看谁投得准。这样的游戏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生活,更可以调动学生的脑筋,思考怎样在游戏中取得胜利,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有重要意义。还可以让学生玩一些丢手绢与捉瞎子的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反应能力以及提高身体素质,不仅能达到体育课的目的,还可以建立学生正确的集体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融入能力。
3.通过举办运动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不仅活泼好动,还有好胜的特点。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举办运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动竞赛的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好胜心,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完成体育运动。例如,教师在田径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接力赛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接力比赛的方式完成整个运动,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会感觉到愉悦;而竞赛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运动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还可以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竞争意识,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需要。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体育学科被边缘化的现状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和改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当前体育学科教学现状,通过兴趣教学法的适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华国.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探究[J].体育博览,2011(13):36-38
[2]海彬.浅议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J].成功(教育),2011(5):191
[3]覃秀英.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