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优化效果

【作者】 孔德煜 魏世霞

【机构】 甘肃省永靖县太极中学

【摘要】探索远程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有效贯彻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之一。农村初级中学教育的瓶颈依然在于信息闭塞、教育教学资源贫乏、教学手段陈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因此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为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资源,转变了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念,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优化语文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农村初中;远程教育;优化效果
【正文】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GS[2016]GHB1553号研究成果

  远程教育技术是当今教育改革的要点之一,而远教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前沿。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贫乏,这样的现状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日新月异的要求,更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农村初中语文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已势在必行。在课堂上通过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主动探索发现知识,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因材施教,丰富教学手段,为班级学生量身打造教学方法。下面我以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来谈谈远程教育资源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效果。
  一、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助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现状水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有效结合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的颇具趣味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素材资源。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远程教育资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助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我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散文《背影》(八下)这一课时,让同学们听朗读、看画面,以此来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这些素材体会浓浓的父爱之情。在学生初读了课文的基础上,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搜集了几段贴近学生实际体现无私父爱的细节片段,诱发学生挖掘现实生活中父爱的例子,然后再围绕描写父亲买橘子时艰难攀爬的“背影”等重点内容让学生感受父亲对儿子挚爱之情,唤醒孩子们平时对父母爱自己的的细小举动的观察。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一方面启发孩子们注意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另一方面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亲情。在课文内容结束之际利用远程网络联接播放了一曲阎维文演唱的《父亲》他那富有磁性的音色和动情的歌唱感染了师生,,借此进一步点明语文就是来自生活这一真理。在此过程中远程教育资源为语文教育开拓了广阔天地。
  二、合理利用远教资源,有助于组织有效课堂教学。
  远程教育资源以独特的“魅力”将学生吸引住,这种魅力就是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可以大大拓展教学的三维思路。例如:在《故宫博物院》教学中,我首先结合远程教育中的资料引导学生明确故宫的位置,历史沿革和在古代宫殿建筑中的地位;然后进一步利用资源中的资料赏析故宫的建筑美、文物的珍奇等,激发学生热爱故宫的情感;再播放几段明清时期在故宫举行大典的盛况资料,结合书上的描述,配上视频朗读,激发了学生对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瑰宝这一观点的认同。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中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在课堂上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能创设丰富多彩的艺术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大为提高。
  1.借助远教资源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远程教育包含了大量的资源媒体课件,这些媒体资源课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通过图文声像并茂,加深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例如:在上前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的《我的童年》(八下)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首先通过远教网络在白板上展示季老的相关图片、资料,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记忆同时展示一些课文背景相关的历史图片,让学生对20世纪初山东农村真实现状的文章背景有所了解。再由教师引导听范读、品析,突破难学情境,感受这篇回忆性散文既没有华丽的辞藻,虽然没有大段落的抒情,却能打动人心。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的真诚与朴实是最动人的地方。童年生活虽然悲苦,但作者能牢牢记住美好的一面。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苦难能磨砺人的意志这一真理。在对其历史现状有直观感受的基础上通过再聆听朗诵,品读精彩语段,感悟文章主旨就能水到渠成了。
  2.远程教育资源活跃了语文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语言文字和情节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是锦上添花、行之有效地好办法。例如:在《云南的歌会》一文的教学中,通过网上搜寻,学生一边欣赏资源中的云南地方民歌,一边品读着书上的文字,将文字美与大自然的歌声美有机结合,潜意识中提高了学生审美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民族歌舞的思想感情。将远程教育资源引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情感,活跃了课堂气氛,整体优化了课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活跃了语文课堂的作用。初中语文所涉及的内容广泛,跨度大,但由于当地条件所限,很多内容学生从未闻更未见,至使语文课堂上,光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更别说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了。所以我觉得有的课文必须充分运用远教资源制作完整课件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想象、朗读、理解、创造等多种能力。在兴趣的激励下,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巧用远教资源培养探究能力。
  远程教育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里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平台。如教学《五柳先生传》一课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中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在探究陶渊明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时,可插播听泛读《桃花源记》、《饮酒》等诗文,体会作者的心志,让学生品味文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进而引导明确陶渊明的志趣。同时还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学习指导”、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习。教师也能因材施教,给学生充足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去分析、整改过去的积累知识为发现知识,从而取得优化教学的效果。
  四、对远程教育资源利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思考。
  远程教育资源对我们这些比较偏远的乡村学校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有效利用和使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也是很好的途径之一。但是,基于地区差异、学生情况差异等诸多因素,很多资源是不可以直接利用的,解决这一点只有要求教师自己根据自己对教材处理的思想认识,对资源进行有所取舍的开发,加工,再利用,才能够克服机械引用的弊端。这样,对教师的信息提取和资源整合能力要求就更加严格,老师不仅要对教材、教学、教法和学法有深厚的功底,而且要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以远程教育接收到的资源为主体,结合本地区教育教学的特点,加工整理,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总之,农村中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的推广运用,无疑给我们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好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消化,同时转变了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念,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优化了初中语文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资源应用中,我们要学会因生制宜,因课制宜,确保远程教育资源为课堂教学创设情景、突重排难,促进创新提供信息支持。为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