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注重情境创设,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动
【作者】 罗德粉
【机构】 贵州省都匀经济开发区大坪中心校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拉近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距离,将学生引入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知识;能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创设;兴趣激发;提高效益
【正文】
音乐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情感的交流与艺术的熏陶,小学期间开设音乐课,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在音乐课堂中的适当引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入特意营造的艺术氛围之中,在充满兴趣的前提下学习音乐。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情感
小学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或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丰富课堂的现实内容,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如教学《爱劳动》这一单元时,我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参与听、看、想、说、唱、动的感官体验,模仿劳动动作、节奏,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总结经验,在音乐中亲身体验情感,以情感体验来学习、感知、掌握歌曲。
二、导入环节创设故事情境焕发激情
导入是新课的开端,也是新授课的定调所在。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如果能运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新颖别致的故事导入,就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教歌曲《小青蛙找家》时,我先讲述了一个故事:一群可爱的小青蛙长大了对妈妈说,我们要自己去劳动。它们高高兴兴的跳啊游啊,可是却发现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很着急的叫啊叫啊,好像在唱:“我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哪里?”这时我突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小青蛙找到家吗?”一下子学生的学习劲头被调动起来,纷纷表示能帮助小青蛙。我马上引导学生观看图形谱,听着旋律学习歌词。孩子们就在一个故事,一段音乐的激发下轻松愉快地学会了歌曲。
三、利用多媒体再现情景把握艺术形象
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去思维的。”因为年龄的特点,他们对色彩和声音有着非凡的敏感力,他们能够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氛围中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艺术的形象。比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的非常认真,曲调掌握也非常快。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是指通过电教设备如录音机、幻灯机、录像机、等都可以作为创设音乐情境教学的教具,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音乐教学渠道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对于任何成功的事情都可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小学音乐教育自然也不会例外。如欣赏《大海摇篮》和《海上风暴》时,我选择了蓝色的大海两种不同的状态,一边是温柔的、波浪平静的海面,慢慢地转变为波涛起伏的海面,后有小船被吞没的情景。让学生看着这样的画面欣赏,根本无须教师解释,学生便一目了然,同时在这个环节后面及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效果会更好。
四、创设游戏情景利于学生自然表达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综观我国各民族儿童民歌,游戏歌占据了大部分,且大部分游戏歌的内容都是儿童生活感兴趣的事物。可见,游戏与儿童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如果我们把游戏注入儿童的音乐生活,那么必将在儿童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在教唱学生曾听过或喜欢的歌曲时,学生总会情不自禁地跟唱,如果顺应他们过早地演唱必会唱不好,此时我采用了“演双簧”的游戏,让孩子边听老师有感情得范唱,边配上动作、表情、口型,使孩子们可以在完整的音乐中感受和学习,然后通过老师与小组的配唱反复巩固,等熟练后就由他们唱老师配口型,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掌握歌曲,培养学生用“心”唱歌的良好习惯?
五、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体会意境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教唱《大鹿》这首歌曲,从歌曲曲调上看比较平淡,而且音准不容易掌握的“4”多次出现,如果直接教唱,学生不易学会。根据这种情况,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内容,然后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小兔和大鹿,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扮演小兔的同学充分表现了兔子为了逃命的那种急切心情,扮演大鹿的同学也表现出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游戏表演进行的顺利而愉快,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分组表演后,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随后教师在同学们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唱,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
总之,音乐教学需要一个自然、愉悦、美好的学习情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歌唱学习中来,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这样的音乐教学才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叶培青.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的运用浅探[J].音乐时空,2015(10).
[2]陈静.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小学音乐课堂[J].华夏教师,2016(05).
音乐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情感的交流与艺术的熏陶,小学期间开设音乐课,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在音乐课堂中的适当引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入特意营造的艺术氛围之中,在充满兴趣的前提下学习音乐。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情感
小学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或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丰富课堂的现实内容,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如教学《爱劳动》这一单元时,我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参与听、看、想、说、唱、动的感官体验,模仿劳动动作、节奏,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总结经验,在音乐中亲身体验情感,以情感体验来学习、感知、掌握歌曲。
二、导入环节创设故事情境焕发激情
导入是新课的开端,也是新授课的定调所在。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如果能运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新颖别致的故事导入,就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教歌曲《小青蛙找家》时,我先讲述了一个故事:一群可爱的小青蛙长大了对妈妈说,我们要自己去劳动。它们高高兴兴的跳啊游啊,可是却发现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很着急的叫啊叫啊,好像在唱:“我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哪里?”这时我突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小青蛙找到家吗?”一下子学生的学习劲头被调动起来,纷纷表示能帮助小青蛙。我马上引导学生观看图形谱,听着旋律学习歌词。孩子们就在一个故事,一段音乐的激发下轻松愉快地学会了歌曲。
三、利用多媒体再现情景把握艺术形象
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去思维的。”因为年龄的特点,他们对色彩和声音有着非凡的敏感力,他们能够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氛围中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艺术的形象。比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的非常认真,曲调掌握也非常快。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是指通过电教设备如录音机、幻灯机、录像机、等都可以作为创设音乐情境教学的教具,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音乐教学渠道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对于任何成功的事情都可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小学音乐教育自然也不会例外。如欣赏《大海摇篮》和《海上风暴》时,我选择了蓝色的大海两种不同的状态,一边是温柔的、波浪平静的海面,慢慢地转变为波涛起伏的海面,后有小船被吞没的情景。让学生看着这样的画面欣赏,根本无须教师解释,学生便一目了然,同时在这个环节后面及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效果会更好。
四、创设游戏情景利于学生自然表达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综观我国各民族儿童民歌,游戏歌占据了大部分,且大部分游戏歌的内容都是儿童生活感兴趣的事物。可见,游戏与儿童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如果我们把游戏注入儿童的音乐生活,那么必将在儿童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在教唱学生曾听过或喜欢的歌曲时,学生总会情不自禁地跟唱,如果顺应他们过早地演唱必会唱不好,此时我采用了“演双簧”的游戏,让孩子边听老师有感情得范唱,边配上动作、表情、口型,使孩子们可以在完整的音乐中感受和学习,然后通过老师与小组的配唱反复巩固,等熟练后就由他们唱老师配口型,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掌握歌曲,培养学生用“心”唱歌的良好习惯?
五、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体会意境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教唱《大鹿》这首歌曲,从歌曲曲调上看比较平淡,而且音准不容易掌握的“4”多次出现,如果直接教唱,学生不易学会。根据这种情况,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内容,然后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小兔和大鹿,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扮演小兔的同学充分表现了兔子为了逃命的那种急切心情,扮演大鹿的同学也表现出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游戏表演进行的顺利而愉快,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分组表演后,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随后教师在同学们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唱,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
总之,音乐教学需要一个自然、愉悦、美好的学习情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歌唱学习中来,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这样的音乐教学才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叶培青.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的运用浅探[J].音乐时空,2015(10).
[2]陈静.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小学音乐课堂[J].华夏教师,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