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开展特色育人活动
【作者】 李其铁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一、背景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浸透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因此灵山县实验小学在继承国学人文价值的基础上,积极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路子,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创办特色学校的需要,创造性开展“传承国学、精修体艺”特色育人活动,成功推出“传承国学、精修体艺”系列活动,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新模式,把国学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我们的特色
(一)书法进课堂。汉字,是中华民族财富和文化载体。中国人,写好中国字,本质上是对中华文化的爱护和传承,工工整整写字,对应的是堂堂正正做人。因此我校每班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安排专业书法教师授课,同时要求每个学生从一笔一画开始入手,学会写毛笔字,教会学生写字如做人,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人。打铁还需自身硬,学校要求每个位老师练好毛笔字,并每个月上交四幅书法作业到学校教导处当业务技能检查。学校定期开展书法比赛,给师生提供交流切磋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得到进步。
(二)一年级学生开笔礼。开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俗称“破蒙”,是一种流传久远,并且融合了心理学的儿童启蒙教育形式。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因此我校每年到一年级新生入学时,都要隆重举办一年级开笔礼仪式,让一年级新生体会到父母师长对儿女成材的期望,也让孩子们在仪式中接受勤学苦读、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世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树立“善”、“正”行为规范,完成生命认知和角色认知,知聪识明,促进学生时代健康成长。整个仪式由大队辅导员主持,邀请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到场观摩活动,在开笔礼上,由灵山县书法协会主席阮庆贺校长亲自执笔示范写个“人”字,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人”字。之所以选择这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是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知道做人要堂堂正正,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
(三)诵读经典读书活动。我校每天利用午读时间,要求学生进行《弟子规》、《道德经》等经典诗文的诵读,同时每周不定期对各班诵读的情况进行抽查,并对表现好的做法进行表扬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通过诵读经典活动,让学生在诵读的学习过程中品德纯善,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关心他人、成为众人公认的好孩子、好学生.懂得尊师重道,身心恭敬,真心诚意,培养诚信和健康人格。
(四)设立书法博物馆。利用学校启德楼一楼装修成中国汉字书法博物馆,以经典书法碑帖的形式展示,以中国汉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演变过程顺序设置,让学生足不出户也能了解中国汉字5000多年变化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汉字是中华名族最自豪的文化,汉字如同是历史的见证,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再到后来的楷书,这无不是历史的瑰宝.研究汉字的发展历史,就是好像我们去寻根,我们去寻找我们现在汉字一笔一划得来的缘由。
(五)太极拳进校园。学校利用每天早操时间安排学生打太极拳,同时定期进行全校太极拳的比赛。学生通过打太极拳改变了精神面貌,强健了体魄、提高了道德品质。因为太极拳要求动静结合,在练习过程中,要精神集中,处于平静状态。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呼吸协调,各器官的获氧量相对提高,故练后使人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是对学生的良好心理调节。通过打太极拳还让学生认识不以强凌弱,不借故犯人之道德观——太极拳论所说之“舍己从人”,彰显了太极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独特武学精神,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新思路。
(六)精心打造体育节、艺术节和科学节。每年的10月18日是我校的体育节,在体育节里,除了开设田径比赛项目之外,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了一些喜闻乐见的趣味竞技活动,让师生人人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此外,学校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科学安排好学生学习、生活、锻炼的时间,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同时组建学校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进行常规训练,并取得辉煌的成绩,学校田径队连续八年夺得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第一名,2014年参加钦州市中小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女子篮球队连续夺2014年、2015年全县小学篮球赛第一名,男子篮球队获得三届全县小学生篮球赛的第一名;在2015年全县小学生足球赛我校也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艺术教育的文件精神,开足艺术课程,加强对艺术教师的管理与培训,抓好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提高艺术课的质量,并精心举办好艺术节。在艺术节上,有个人才艺展示、有集体节目表演,有声乐的、有乐器的、有舞蹈的、有书法、有美术、有摄影的,项目众多,体现人人参与。在平时的艺术活动中,着力搞好师生书画展,营造艺术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学校还成立舞蹈队、合唱队、书法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在培养学生艺术兴趣的同时,认真辅导学生排练和创作作品参加县、市、区级以及国家级中小学艺术展演,并取得好成绩。科学兴趣小组自拍DV《萌娃勇战介壳虫》获得全区一等奖;《喜雀喳喳喳》节目在钦州市2013年中小学艺术舞蹈类比赛中获一等奖;施晓文等五人的书法作品和梁雨丹等两人的美术作品获得中南六省第三十三届美术现场研讨会学生书画比赛一等奖。
我校每年十月份都举办一年一次的科学节。在每届科技节中,全校的同学都非常踊跃参与。有很多同学的科普手抄报、科幻画、科普类书法、科技小制作等都做得非常出色,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陈冬冬同学科技制作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创新大赛一等奖,梁栋河、赖东妮两位同学的科技小制作获得自治区创新大赛一等奖。
三、取得的成效
良好的德育氛围带来一流的学风、校风,学校各方面成绩位居灵山县前列。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体育教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图书室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首批“广西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示范单位”“首届广西青少年科学节优秀活动”、“全区优秀卫生学校”,“钦州市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点(2013—2015)”;“钦州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100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县级荣誉。原钦州市副市长、宣传部部长杨丛,灵山县县委书记廖应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光毅,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培训班学员等领导专家深入学校调研考察时,均对我校“传承国学、精修体艺”特色育人活动为核心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给予高度评价。
通过一系列的“传承国学、精修体艺”特色育人活动,学生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民族自信心,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健康成长。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使学校文化更有底蕴、育人更有特色。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浸透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因此灵山县实验小学在继承国学人文价值的基础上,积极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路子,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创办特色学校的需要,创造性开展“传承国学、精修体艺”特色育人活动,成功推出“传承国学、精修体艺”系列活动,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新模式,把国学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我们的特色
(一)书法进课堂。汉字,是中华民族财富和文化载体。中国人,写好中国字,本质上是对中华文化的爱护和传承,工工整整写字,对应的是堂堂正正做人。因此我校每班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安排专业书法教师授课,同时要求每个学生从一笔一画开始入手,学会写毛笔字,教会学生写字如做人,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人。打铁还需自身硬,学校要求每个位老师练好毛笔字,并每个月上交四幅书法作业到学校教导处当业务技能检查。学校定期开展书法比赛,给师生提供交流切磋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得到进步。
(二)一年级学生开笔礼。开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俗称“破蒙”,是一种流传久远,并且融合了心理学的儿童启蒙教育形式。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因此我校每年到一年级新生入学时,都要隆重举办一年级开笔礼仪式,让一年级新生体会到父母师长对儿女成材的期望,也让孩子们在仪式中接受勤学苦读、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世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树立“善”、“正”行为规范,完成生命认知和角色认知,知聪识明,促进学生时代健康成长。整个仪式由大队辅导员主持,邀请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到场观摩活动,在开笔礼上,由灵山县书法协会主席阮庆贺校长亲自执笔示范写个“人”字,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人”字。之所以选择这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是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知道做人要堂堂正正,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
(三)诵读经典读书活动。我校每天利用午读时间,要求学生进行《弟子规》、《道德经》等经典诗文的诵读,同时每周不定期对各班诵读的情况进行抽查,并对表现好的做法进行表扬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通过诵读经典活动,让学生在诵读的学习过程中品德纯善,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关心他人、成为众人公认的好孩子、好学生.懂得尊师重道,身心恭敬,真心诚意,培养诚信和健康人格。
(四)设立书法博物馆。利用学校启德楼一楼装修成中国汉字书法博物馆,以经典书法碑帖的形式展示,以中国汉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演变过程顺序设置,让学生足不出户也能了解中国汉字5000多年变化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汉字是中华名族最自豪的文化,汉字如同是历史的见证,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再到后来的楷书,这无不是历史的瑰宝.研究汉字的发展历史,就是好像我们去寻根,我们去寻找我们现在汉字一笔一划得来的缘由。
(五)太极拳进校园。学校利用每天早操时间安排学生打太极拳,同时定期进行全校太极拳的比赛。学生通过打太极拳改变了精神面貌,强健了体魄、提高了道德品质。因为太极拳要求动静结合,在练习过程中,要精神集中,处于平静状态。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呼吸协调,各器官的获氧量相对提高,故练后使人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是对学生的良好心理调节。通过打太极拳还让学生认识不以强凌弱,不借故犯人之道德观——太极拳论所说之“舍己从人”,彰显了太极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独特武学精神,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新思路。
(六)精心打造体育节、艺术节和科学节。每年的10月18日是我校的体育节,在体育节里,除了开设田径比赛项目之外,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了一些喜闻乐见的趣味竞技活动,让师生人人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此外,学校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科学安排好学生学习、生活、锻炼的时间,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同时组建学校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进行常规训练,并取得辉煌的成绩,学校田径队连续八年夺得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第一名,2014年参加钦州市中小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女子篮球队连续夺2014年、2015年全县小学篮球赛第一名,男子篮球队获得三届全县小学生篮球赛的第一名;在2015年全县小学生足球赛我校也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艺术教育的文件精神,开足艺术课程,加强对艺术教师的管理与培训,抓好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提高艺术课的质量,并精心举办好艺术节。在艺术节上,有个人才艺展示、有集体节目表演,有声乐的、有乐器的、有舞蹈的、有书法、有美术、有摄影的,项目众多,体现人人参与。在平时的艺术活动中,着力搞好师生书画展,营造艺术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学校还成立舞蹈队、合唱队、书法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在培养学生艺术兴趣的同时,认真辅导学生排练和创作作品参加县、市、区级以及国家级中小学艺术展演,并取得好成绩。科学兴趣小组自拍DV《萌娃勇战介壳虫》获得全区一等奖;《喜雀喳喳喳》节目在钦州市2013年中小学艺术舞蹈类比赛中获一等奖;施晓文等五人的书法作品和梁雨丹等两人的美术作品获得中南六省第三十三届美术现场研讨会学生书画比赛一等奖。
我校每年十月份都举办一年一次的科学节。在每届科技节中,全校的同学都非常踊跃参与。有很多同学的科普手抄报、科幻画、科普类书法、科技小制作等都做得非常出色,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陈冬冬同学科技制作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创新大赛一等奖,梁栋河、赖东妮两位同学的科技小制作获得自治区创新大赛一等奖。
三、取得的成效
良好的德育氛围带来一流的学风、校风,学校各方面成绩位居灵山县前列。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体育教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图书室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首批“广西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示范单位”“首届广西青少年科学节优秀活动”、“全区优秀卫生学校”,“钦州市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点(2013—2015)”;“钦州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100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县级荣誉。原钦州市副市长、宣传部部长杨丛,灵山县县委书记廖应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光毅,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培训班学员等领导专家深入学校调研考察时,均对我校“传承国学、精修体艺”特色育人活动为核心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给予高度评价。
通过一系列的“传承国学、精修体艺”特色育人活动,学生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民族自信心,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健康成长。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使学校文化更有底蕴、育人更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