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语文后进生心理问题转化的研究

【作者】 凌云霞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语文后进生心理问题转化的研究


广西陆川县古城镇清耳小学 凌云霞


  课题主持人:凌云霞
  课题组成员:凌炳汉、宋瑞豪、罗惠、陈梅君、
  课题立项研究起始时间:2014年2月——2016年2月(二年时间)
  一、课题的提出: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思想道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陆川县古城镇清耳小学地处边远的山村小学,从学校近年来各班的教学成绩不难看出,无论哪个班级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后进学生,特别是语文学科;要对学生中的“后进生”这一“弱势群体”给予足够的关注,帮助他们行使受教育权利,力争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学生整体素质较差,不但组织纪律性差,影响课堂教学,甚至对班集体起着离心破坏作用,给学校的课程改革和德育工带来新的挑战。加之,大部分学生家长为民营工商业者和外出务工者,对自己的子女无暇管教,孩子托付给亲朋戚友监护。这些孩子,长期得不到或很少得到父母的抚爱和教育,养成了“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性格,同时,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好,基础太差。对他们,班主任头痛,任课教师棘手,家长也感到无能为力。为了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全面落实新《义务教育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化后进生,便成了课程改革和优化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古城镇清耳小学要发展,要提高,就必须从转化后进生入手,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重视后进生问题,研究后进生成因与转化,迫在眉睫。为此,笔者在此提出《农村小学语文后进生心理问题转化》作为班级管理的永恒主题,专题研究。
  二、课题界定:
  后进生是指在品德、思想和行为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或学习成绩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的学生;有时也称问题学生或差生;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阶段,后进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种种心理问题,偏激行为,但他们的性格尚未定型具有可塑性。本课题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把握后进生心理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诱导他们不断进取变后进为先进,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为谱写美好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把教师对后进生的关心、爱心、热心融于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后进生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转变,使他们乐于学语文。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思教学行为,弄清楚差生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题研究主要是在讲课时,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于后进生,适当降低起点,让后进生也能跨进知识的门槛,让后进生感到自己能学,学起来不吃力,把知识的“度”放缓一些,对知识点少发挥、少加深,让后进生理解新课的内容并掌握教学的重、难点为主。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困生由于心理素质差、认知能力差,铸成其自卑心态,整日里被自卑感、寂寞感、遗弃感所包围着、折磨着。于是便造成了使之更难逾越的心理障碍。总是在失败中挣扎,得不到成功的乐趣。人的各种活动都由一定的动机引起。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而达到其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其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漫无目的地学习是学困生所具有的共性或倾向,失去目的的学习态度定然决定其学习表现,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笔者认为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后进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关心爱护后进生,激励“想学”的愿望,使其主动接受教育。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语文学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弄清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老师以“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转变后进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正确对待后进生转变过程的反复。深入调查了解反复的原因,坚持不懈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反复教育的工作。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能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挖掘闪光点,排除自卑心理。弥合融洽点,排除戒备心理。建立相容点,排除逆反心理。激活乐学点,排除厌学心理。
  五、研究的目标
  1、通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可以使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发生深刻的变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弘扬学生主体性人格力量,激励学生的自主发展潜能的理念得以确立。?
  2、为”后进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正确引导“后进生”,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取得“后进生”的配合,融洽师生关系,带动学校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
  3、通过研究与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大幅上升,学校社会效应不断提高?。
  4、通过调查,了解各班学语文学困生的人数及类型。营造情境氛围,增强学科吸引力。
  5、 培养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潜能,形成健康人格使他们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个性。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以调查问卷形式对“后进生”展开心理调查了解“后进生”心理状态、心理困惑。分析产生这些心理偏向的主要原因。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杂志、上网查阅和文本课题有关的资料了解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进程及成果;学习有关课题的心理学知识熟悉矫正“后进生”心理偏向方式方法的有关原理用理论指导实践。 
  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后进生存在的问题,给研究做好准备;深入学生、家长、社会中了解后进生在不同环境的个性行为及形成原因。
  4、行动研究。教师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求对“后进生”心理偏向行之有效的矫正对策,设计好一份活动方案,进行一次学术交流撰写心得体。
  七、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准备阶段:(2014年2月——2014年6月)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原则、方法、内容、步骤等;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对后进学生进行调查,并作出分析。调查学生了解相关情况,查阅和准备相关资料,储备信息,完成课题申报工作,初步找到走进“后进生”情感世界的方式、方法;确保课题顺利、有序的实施。 
  第二:实施阶段:(2014年7月——2015年9月)
  针对课题研究方案中拟定的研究内容全面实施研究工作;阅读有关理论书籍,撰写读书笔记、案例、教育故事随笔等;积极将有关资料上传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实施研究方案,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和心理,针对后进生的现状和成因,设计研究措施;进行后进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尝试。通过研究了解语文学习差生的类型、特点,对症下药,让学困生爱学语文;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谈心、与相关任课教师了解研究的学生情况,观察学生平时学习习惯等方面来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以及这方面的案例。对“后进生”的帮教有计划、有措施、有方法、有总结,切忌盲目性和冲动性,切切实实地抓,实实在在地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巩固成果,扩大成果。用爱心、耐心、信心去教育学生,并通过访谈、与任课教师交流、练习、观察、补习等各种方法来帮助语文后进生转优等生。
  第三:结题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2月)
  总结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个案研究的措施、方法加以归纳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检测研究成效,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在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论证,完成个案分析、材料整理,对试验结果进行理论提升,撰写研究论文及课题结题报告,进行申请结题。
  八、课题成员分工
  凌炳汉:撰写研究方案、计划和研究。撰写结题报告;对课题具体实施进行全过程的指导。
  宋瑞豪:对课题的方案、计划、实施情况、开展课题研究,建立课后小反思;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罗惠:负责听课评课活动,课题教学方案的设计。对课题实施中的具体情况,参照研究目标找出问题和改进方法。
  陈梅君:结合梳理的措施创新运用,在实践中验证和积极反思,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
  凌云霞:全面搜集有关新课程理论等文献资料,对现行相关理论经验进行梳理,以对课题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
  九、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成员,有多篇的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国、省、市、各级报刊上。他们的教育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也获过国、省、市、级的科研成课一、二、三等到奖,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实验教师敬业爱岗,课题组成员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2、成员的结构来看,有学科带头人,又有学校教学能手,县级以上优秀教师,大专普及率达100%。有着这样一支强劲的科研团体,为课题研究能更好的进行研究提供了保证。
  3、学校把本课题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校长不定期检查实施情况。使课题研究有计划、有检查、有研究、有指导,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持续有效开展。
  4、本课题主持人专业水平高,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工作踏实、诚恳、上进心极强、科研态度认真,科研课题条件具备,指导性强,保证了本课题能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十、研究成果:
  1、通过调查、观察、进一步展开调查、统计、观察、访谈,找出造成学生学习后进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2、通过这二年多的努力“后进生”在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变得自信、豁达说话声音响亮对老师、同学尊重周围的同学也愿意与他们交往;同时对学习也有了一定的积极性能坚持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成绩也有所提高。
  3、阶段性研究报告;相关论文集;结题报告;后进生成长成果展。《案例分析》《读书笔记》。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1、李镇西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 1998.1
  2、茅于轼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2
  3、《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2004.3
  十二、课题经费:4000元(课题组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