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王堂芬
【机构】
【摘要】【关键词】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王堂芬
【摘 要】 对于大部分中学生而言,小学三年级已开始学英语,从理论上分析,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的难度降低了。但我县初中英语教学的成效依然不高,两极分化严重。由此我认为实施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有效策略
一、分层教学问题的提出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也属于基础知识,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中学阶段的内容显得极为重要。而在目前初中英语学习中,中学英语教材也在不断更新;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但以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标准、同样的教学模式来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显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时因材施教就显得极为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英语新课程提出了“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而在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由于学生在生理发育、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接受知识的智能有所不同,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分层教学主要的有效策略:
(一)学生分层。给学生分层要以进步为前提、以层次为基础、以竞争为手段、以辅导为重点、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给学生分层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学生学有所得,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给学生分层可以是显形的或隐性的。一般可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 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学习主动,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并有超前的学习愿望。B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础不扎实。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层次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而且思维反映慢,在学习上有障碍,缺少家庭辅导条件,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但这样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发展情况随时调整,这样分层设组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英语水平就会大踏步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分层。布朗等人研究发现:凡是设定学习目标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反之则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成绩较差。因而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使之产生一种期望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实现学习目标的原动力是非常必要的。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在教同一内容时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层次制定出相应目标: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落实单一知识点,侧重记忆、重复和模仿,使其掌握和巩固基础知识;对基础好的学生,要重视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其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分层。根据新课程难易度的差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如每课的新单词、短语、日常交际用语,这部分内容要求每层学生都能掌握;第二类是重点知识、语言点的运用,如每课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要求 A、B层学生掌握、消化、巩固和提高,C层学生作一般理解;第三类是难点知识,而课本中出现的知识及练习册上打*号的部分,对C层不作要求;B 层作一般理解;A 层要求能突破难点,为以后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用导学案出示各层学生的目标及任务,同时进行学习及任务的落实。
在教学中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A 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 B 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 C 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 A 、 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 A 、 B 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要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练习分层。新的知识必须通过适量的练习来巩固,并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因此对学生的作业或练习应分层要求。平时的练习应遵循“两部三层次”的原则,即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作业分三个层次要求,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的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次的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能力题,A层次学生选做。第二三层次为选做题,这样C层次的学生有练习的机会,A、B层次的学生也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辅导策略。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在课外的辅导中,一方面采用了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办法进行学习辅导,即通过对口扶贫的方式进行辅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课外直接对A组的同学进行辅导,B组的同学由A组的同学进行辅导,C组的同学由B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这样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另一方面,应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这样可侧重于完成现阶段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体地说,对基础特别差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英语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不受大纲约束。
(六)评价分层。在单元检测、阶段性检测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内容和英语达标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等级的试卷;或考同一试卷,C层次的学生以进步分为评价标准,B层次的学生以进位为评价标准,A层次的学生以与最高分的差为评价标准。平时对学生的表现、检测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满意的评价。
四、分层教学取得的成果:
(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意识明显。
(二)分层教学使因材施教更有针对性,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节约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自主性。
(三)课堂效率明显提高,由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同时又具有针对性,课堂效率提升明显,在期中考试时成绩明显提高。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是学生共同进步的有效教学模式。但分层教学对教师备课的难度加大,它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发展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氛围,这就增加了教师讲课的跨度和深度。因此这不但要求教师能精通本学科的知识,吃透大纲、驾驭课堂,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以适应新的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石鸥 《教育研究》,(京)2005.9.28
[2]《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刘电艺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分层次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科教育》,200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