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层次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 姜 静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层次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中学 姜 静


  【摘 要】 在少数民族山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层次教学,是落实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层次教学法;实验教学;实践;反思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能直观地反映出知识本质的教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课教学对帮助学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和理解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教版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化学教学内容减少,实验内容增多,由旧教材的53个增加到60个。其中演示实验减少,学生实验增多,同时增加了边讲边实验、家庭小实验和探究性课题实验。且章节实验内容按【实验】、【科学探究】、【家庭实验】、【实践活动】栏目模块呈螺旋式上升的编排顺序,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显著特征。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感性认识化学知识,而且是要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层次教学法能大面积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要求,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层次教学法是落实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高中学校,民族文化浓厚且错综复杂。一方面因学生接触化学课时间短;另一方面学校教学条件,化学实验课流于形式。故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低、基础差。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我们不仅仅是要更新教学理念,做口头文章,更要是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不断创新。坚持“因材施教、层次指导”的层次教学法,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欲望与要求。积极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感悟能力和设计能力。彻底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的讲、学生记,课后学生的背和练”的教学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育欠发达山区学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层次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层次教学策略
  在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学中,面对层次落差极大的学生,要不断的实践、总结和反思,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层次教学呢?
  首先,化学教师先备好学生再备课。先确定学生层次,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共性和差异,把学生分为能力型、保中型、基础型等三个水平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5~6位学生并设一位学习小组长,再把能力型层次和基础型层次的建立结对帮扶互助小组。再备教材,吃透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层次教学案例。例如,学习“Na2O2的性质实验”时,对基础层次的学生要求完成“Na2O2与H2O的反应并检验生成的气体”的基本操作就可以了;对保中层次的学生要求除基础层次的要求外,还要增加“Na2O2的漂白性实验”;对能力层次的学生要求在保中层次的基础上增加“Na2O2与干燥CO2和湿润CO2反应的对比实验”。这样教学不仅解决了尖子生吃不饱的现象,同时又满足了差生学习化学兴趣培养的要求。
  其次,课后强化实验习题训练,进行层次辅导。化学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化学教材,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能力层次,设计层次实验习题,采取必做题和选做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要求按质按时完成自己能力层次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查漏补缺,分析总结和进行课外层次辅导。进行课外层次辅导,大大降低过去传统教学中“开小灶”的实施难度,也减轻了教师的部分精力。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克服和较正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使学生处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逐步提高学生化学的学习水平。
  第三,积极开展课外化学探究实验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上必修2的“原电池原理”实验时,让学生分别用自备的铁钉(或干电池锌皮)和粗铜片、纯锌片和纯铜片和稀H2SO4开展自主探究对比实验,通过实验现进行对比分析,真正明白自然界中钢铁生锈过程中产生小气泡的原因。这样学生通过亲手完成实验并获得预期的结果时,不仅加深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操作技能,也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三、少数民族山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层次教学的反思
  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层次教学策略,化学教师务必要认真研究新新教材,理解实验教学的目标,领会教材实验内容设计的意图。优化实验教学的层次设计,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因接触化学时间短,但好奇心很强。通过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克服学习上的消极因素,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焕发出学习的激情。例如,在进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课本上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往水中加入过氧化钠,等反应完全后再加酚酞,可观察到溶液变红。完成课本实验后,要求学生把加入试剂的顺序换一下,也就是先往水中滴加酚酞,然后再加过氧化钠,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接着很快就褪色了。同样的试剂,加入顺序不同现象就不一样了,学生看到这神奇的变色,一定会兴趣十足,通过这样的对比就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狭小的知识点,从而使其想的更多,思考得更多,学习的兴趣也更加十足。
  总之,在少数民族山区高中学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层次教学,改变了以往只抓尖子生的做法,集学生的智慧、分工与合作,不论优生和差生都各有所获。树立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宋心琦、周宁怀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验化学(选修6)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