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物理课堂渗透探究式、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
【作者】 赵德蓉
【机构】
【摘要】【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渗透探究式、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
四川省营山县城守三小 赵德蓉
在现今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素质教育渗透课堂教学的今天,教育目的是要培养综合型人才,在初中阶段渗透探究教学,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堂实践中自主的探索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并解决问题。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着眼于提高升学率,将所有知识点精细讲解之后一一硬灌输给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能获得系统性的规律性的认识,形成不了一种能统帅全局的观念,同时,学生在这种“一言堂”式的教学过程中势必对学习物理产生反感,因而难以激发起学习、探究物理学的内在积极性。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认为,当前,正是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大好时机,因为“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其中充满乐趣也极富挑战性。学生要想体会到该“如何做”,就必须亲自去做。自己走进实验室核实一下,用眼睛亲自看一看,这要比在牛顿的著作中或在一本教科书中搜寻答案更有意义。这种“真正的体验活动”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宗旨。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将得到“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各项技能和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智力也得到了提高。更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热爱物理这门学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即应对于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的两套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实施问题探讨模式;在课堂外,则应用课题研究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实施研究性的学习呢?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物理研究性学习中,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研究课题的提出,下面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渗透探究式、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
由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我们往往是首先寻找课题,简单的说,就是提出问题。我认为,它大致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初中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的内容多来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边的现象,研究内容的实施主要依赖于教材和校园内外的资源。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只能扮演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而不能干预太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途径、方法要多元化,研究的内容和形式要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在开放、主动、多元、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交往合作的能力。在物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设计、操作、完成实验;开放图书阅览室,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选取研究素材的能力。
学生开始接触研究性学习时,可以由教师按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课题。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性学科,在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材中,物理的定义是:研究的是关于力的、声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并研究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在课本上,很多实验或问题的探究本身就是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下面我列举一些初二物理课本上出现的研究性课题:如何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硬币的直径;测自己的正常步行、竞走、长跑时的平均速度;制作一件小乐器并进行演奏;声的利用;“双金属片”温度计;纸锅烧水;制作潜望镜;自制显微镜;估测个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自制气压计研究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自制密度计;研究自行车的构造等。
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达到一定层次时,应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课题,因为选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物理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学科知识型课题。 收集教学中可以深化、拓展、探讨的知识点,可改进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这类选题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在平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创新,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基础之上,而且要善于做好读书笔记。
(2)热点型课题。这类选题不但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而且对于探索、研究物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我们可以让初中学生适当的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由老师布置题目,如:21世纪的交通、航天技术的发展、空间技术和我们的生活等为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研究,从而写出这些方面的小论文和自己对未来的设想。
(3)社会生活型课题。这类选题大多从某些具体的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或者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与物理有关的课题进行研究,这也是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可选素材。学生学习了第2章噪声之后,知道了人类的四大公害:水污染、噪声、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只有人人遵守社会公德,共同保护环境,我们的家园才会蓝天碧水。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课题:①研究我们家乡厂矿的污染情况;②我们学校有哪些噪声;③我们平常有哪些对环境污染的不良习惯;
在确定课题后,学生应该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首先,我们要求学生搜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或通过设计实验来解决为什么,或由学校组织教师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或者通过互联网进行讨论,征集意见。提出方案后,还应送交物理教师进行相关的审核,以免提出违背科学规律的问题。
在整个探究性的学习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作用,当学生遇到与他们能力差距大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提供指导。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主张学生去探究那些稍微高于他们课堂知识的课题,这样,既发展了智力,又增长了能力。以此来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探索中增长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也要加强指导,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层的分析、探讨,以期在一步步的攻克中,实现能力的螺旋上升,顺利地的完成和能力的提升。
[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初中物理课堂渗透探究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299.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