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建地方高校教学档案收集创新——以百色学院为例
【作者】 陈洪诚
【机构】 广西百色学院
【摘要】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是高校档案的基础性工作。新建新建地方高校办学时间不长,档案管理不够规范,其传统的教学档案收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通过分析新建地方高校教学档案收集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百色学院教学档案收集工作实践创新,提出教学档案收集工作的对策。【关键词】高校;教学档案;收集;创新
【正文】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主体。教学档案收集包括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环节。新建新建地方高校发展起点低,教学档案管理比较薄弱。随着新建地方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教学档案收集任务越来越繁重,难度越来越大,成为学校档案工作中突出问题。传统的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一、新建地方高校教学档案收集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新建地方高校办学时间短,上至学校各级领导,下至普通教职工,普遍对教学档案认识不足,对教学档案工作支持不够。在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主导下,教学档案工作难以得到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视,难以进入学校领导议事日程。在教学管理部门、院系,教学档案收集工作责任不明,常常处于无人管理的情况。
(二)指导不到位。
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既是档案工作又属教学管理,前者是学校档案室职责,后者是教务处职责。在实际中,教学档案收集工作往往处于两不管的尴尬状况。教务处对教学档案收集工作往往置于各项管理工作的末端,甚至忽视。学校档案室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导致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监督与检查。
(三)积极性不高。
新建地方高校上至教务管理人员,下至院系教学秘书,他们受所在单位直接管理和领导,做好本职工作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工作繁忙,他们首先要完成本单位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他们认为,教学档案工作是档案室分派的附加工作,对教学档案工作缺乏热情,甚至懈怠、敷衍。
二、新建地方高校教学档案收集实践创新
(一)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建立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机制是保证收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按照高等高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组织领导档案工作是高校校长履行国家档案法的法定责任,各处室和教学院系应配备主抓档案的领导和兼职档案员。[2]从事教学档案收集工作的是教学管理人员,他们都归属分管教学副校长管理和领导。因此,建立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院系分管教学领导为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为成员的教学档案收集工作小组,能够为教学档案收集提供组织领导保证。参照高等高校档案管理办法关于教学档案收集的有关规定,建立覆盖个耳光环节的制度规范,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追责制度,对造成教学文件材料丢失、没有完成任务的单位人员进行惩戒,保证工作刚性运行。我校依托教学管理队伍,建立了教学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任务级级传导,责任层层压实的良好工作态势。学校还制定了《百色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其中明确了教学档案收集工作任务。修订了《百色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管理办法》,制定了《百色学院档案工作“三纳入”、“四同步”管理规定》,规定了教学文件材料在整理组卷、编排页号、填写卷内目录、检查装订以及移交的统一要求。完善的组织和制度,促进了教学档案收集的科学规范。
(二)纳入教学评估任务。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简称“教学评估”)是对新建地方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考查,规定“将评估结果作为高校增设专业、确定招生计划、进行资源分配等有关工作的重要依据。”[3] “教学评估”考查的方面包括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39个观测点。这些指标和观测点需要教学档案材料作为支撑。查阅教学档案是评估专家了解和考查学校办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影响评估结果。因此,新建地方高校对“教学评估”档案建设工作极为重视。做好评估档案建设,关键在于提升教学档案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新建地方高校教学档案工作队伍虽然多为“杂牌军”,但通过系列学习培训,完全可以打造成既熟悉教学工作又懂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总结我校的经验,一是建立稳固的教学管理队伍,这支包括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管理人员、院系分管教学负责人、教学秘书。二是加强评估档案建设工作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提高培训效率。从2007年起,学校先后组织教学档案管理队伍赴广西民族大学、钦州学院等5所高校考察学习评估档案建设工作,还邀请4批次专家进校培训,参与学习培训达464人次,整支队伍的档案业务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教学档案收集工作进一步规范。2014年,完成了评估支撑材料2519件52盒的建档立卷任务,顺利通过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新建地方高校要以教学评估为重要契机,抓好教学档案队伍的建设,抓好教学档案工作的规范,提升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水平。
(三)建立奖惩机制。
创新学校档案收集工作,把教学档案管理纳入绩效管理,使教学档案收集工作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其实施的有利条件是,教务处负责院系绩效考评教学工作指标的制定和考核工作。在制定绩效考评指标任务时,把教学档案收集任务指标落实到各院系,按照可量化、可核实、可报告的原则,制定绩效考评方案,按照指标的重要性和完成的难易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形成对各个单位年度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及评分细则。严格考评结果的运用,对获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增加他们的奖励性绩效总量。相反,对完不成任务,考评结果不合格的院系,扣减单位奖励性绩效总量。此外,把教学档案收集工作纳入教学质量管理评奖活动,对表现号的单位个人进行表彰,与职务晋升、评优评先挂钩,以激发单位人员的积极性。对工作不达标的单位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发挥激励政策在教学档案收集工作中杠杆作用。2011年起,我校把教学档案收集工作列入院系绩效考评,并认真实施,每年度的教学档案收集工作得到顺利完成。
根据我校的经验,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加强过程指导。新建地方高校教学档案人员多为“半路出家”,兼职数职,完成绩效目标任务,需要得到有效和及时的指导。运用前端控制理论,指导关口前移,从源头抓规范,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指导,实现教学档案材料与教学档案一体化管理,避免重复立卷。二是考评方法应多样化,采取自评、民主评议、组织考评等方法,定量定性相结合,静态动态相统一,力求全面科学。
三、总结
创新既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和主线,也是引领档案工作的灵魂和主线。[4]新建地方高校教学档案收集工作要贯彻创新理念,探索创新举措,才能确保教学档案收集工作规范和质量,为档案室输送更多“源头活水”,不断丰富高校档案资源,进而更好服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3.
[2]教育部,国家档案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S].2008.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S].2005.
[4]范晓莉.以“五个发展”理念为引领 推动广西档案事业科学发展[N].中国档案报,2016.03.17.
作者简介:陈洪诚(1968-),男,广西百色学院档案馆员,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主体。教学档案收集包括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环节。新建新建地方高校发展起点低,教学档案管理比较薄弱。随着新建地方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教学档案收集任务越来越繁重,难度越来越大,成为学校档案工作中突出问题。传统的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一、新建地方高校教学档案收集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新建地方高校办学时间短,上至学校各级领导,下至普通教职工,普遍对教学档案认识不足,对教学档案工作支持不够。在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主导下,教学档案工作难以得到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视,难以进入学校领导议事日程。在教学管理部门、院系,教学档案收集工作责任不明,常常处于无人管理的情况。
(二)指导不到位。
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既是档案工作又属教学管理,前者是学校档案室职责,后者是教务处职责。在实际中,教学档案收集工作往往处于两不管的尴尬状况。教务处对教学档案收集工作往往置于各项管理工作的末端,甚至忽视。学校档案室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导致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监督与检查。
(三)积极性不高。
新建地方高校上至教务管理人员,下至院系教学秘书,他们受所在单位直接管理和领导,做好本职工作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工作繁忙,他们首先要完成本单位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他们认为,教学档案工作是档案室分派的附加工作,对教学档案工作缺乏热情,甚至懈怠、敷衍。
二、新建地方高校教学档案收集实践创新
(一)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建立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机制是保证收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按照高等高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组织领导档案工作是高校校长履行国家档案法的法定责任,各处室和教学院系应配备主抓档案的领导和兼职档案员。[2]从事教学档案收集工作的是教学管理人员,他们都归属分管教学副校长管理和领导。因此,建立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院系分管教学领导为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为成员的教学档案收集工作小组,能够为教学档案收集提供组织领导保证。参照高等高校档案管理办法关于教学档案收集的有关规定,建立覆盖个耳光环节的制度规范,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追责制度,对造成教学文件材料丢失、没有完成任务的单位人员进行惩戒,保证工作刚性运行。我校依托教学管理队伍,建立了教学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任务级级传导,责任层层压实的良好工作态势。学校还制定了《百色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其中明确了教学档案收集工作任务。修订了《百色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管理办法》,制定了《百色学院档案工作“三纳入”、“四同步”管理规定》,规定了教学文件材料在整理组卷、编排页号、填写卷内目录、检查装订以及移交的统一要求。完善的组织和制度,促进了教学档案收集的科学规范。
(二)纳入教学评估任务。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简称“教学评估”)是对新建地方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考查,规定“将评估结果作为高校增设专业、确定招生计划、进行资源分配等有关工作的重要依据。”[3] “教学评估”考查的方面包括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39个观测点。这些指标和观测点需要教学档案材料作为支撑。查阅教学档案是评估专家了解和考查学校办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影响评估结果。因此,新建地方高校对“教学评估”档案建设工作极为重视。做好评估档案建设,关键在于提升教学档案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新建地方高校教学档案工作队伍虽然多为“杂牌军”,但通过系列学习培训,完全可以打造成既熟悉教学工作又懂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总结我校的经验,一是建立稳固的教学管理队伍,这支包括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管理人员、院系分管教学负责人、教学秘书。二是加强评估档案建设工作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提高培训效率。从2007年起,学校先后组织教学档案管理队伍赴广西民族大学、钦州学院等5所高校考察学习评估档案建设工作,还邀请4批次专家进校培训,参与学习培训达464人次,整支队伍的档案业务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教学档案收集工作进一步规范。2014年,完成了评估支撑材料2519件52盒的建档立卷任务,顺利通过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新建地方高校要以教学评估为重要契机,抓好教学档案队伍的建设,抓好教学档案工作的规范,提升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水平。
(三)建立奖惩机制。
创新学校档案收集工作,把教学档案管理纳入绩效管理,使教学档案收集工作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其实施的有利条件是,教务处负责院系绩效考评教学工作指标的制定和考核工作。在制定绩效考评指标任务时,把教学档案收集任务指标落实到各院系,按照可量化、可核实、可报告的原则,制定绩效考评方案,按照指标的重要性和完成的难易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形成对各个单位年度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及评分细则。严格考评结果的运用,对获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增加他们的奖励性绩效总量。相反,对完不成任务,考评结果不合格的院系,扣减单位奖励性绩效总量。此外,把教学档案收集工作纳入教学质量管理评奖活动,对表现号的单位个人进行表彰,与职务晋升、评优评先挂钩,以激发单位人员的积极性。对工作不达标的单位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发挥激励政策在教学档案收集工作中杠杆作用。2011年起,我校把教学档案收集工作列入院系绩效考评,并认真实施,每年度的教学档案收集工作得到顺利完成。
根据我校的经验,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加强过程指导。新建地方高校教学档案人员多为“半路出家”,兼职数职,完成绩效目标任务,需要得到有效和及时的指导。运用前端控制理论,指导关口前移,从源头抓规范,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指导,实现教学档案材料与教学档案一体化管理,避免重复立卷。二是考评方法应多样化,采取自评、民主评议、组织考评等方法,定量定性相结合,静态动态相统一,力求全面科学。
三、总结
创新既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和主线,也是引领档案工作的灵魂和主线。[4]新建地方高校教学档案收集工作要贯彻创新理念,探索创新举措,才能确保教学档案收集工作规范和质量,为档案室输送更多“源头活水”,不断丰富高校档案资源,进而更好服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3.
[2]教育部,国家档案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S].2008.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S].2005.
[4]范晓莉.以“五个发展”理念为引领 推动广西档案事业科学发展[N].中国档案报,2016.03.17.
作者简介:陈洪诚(1968-),男,广西百色学院档案馆员,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