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实施精品课程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 王艳红
【机构】 新疆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
【摘要】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工程,为实施和推广精品课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样板。有效地利用这些优质课程资源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更新教学观念强化精品意识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下一步工作的关键。【关键词】实施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正文】
精品课程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课程是我校352高课效程中的精华。我校以后面临着整体性地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就是一个重大举措。一大批不同层次的精品课程的建成就像教学中有了大批先进武器,大批的教师和学生全面掌握使用这些先进武器就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而如何推广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则是一个更为广泛、深刻和艰巨的过程也是精品课程工程的关键意义所在。
一、教师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
广大教师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充分认识实施352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大大提高教师本身教学技能和学术素养的样板,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教师要努力学习掌握精品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吃透其精神,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知道精品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还要知道它们的设计理念,在各自的教学中以这些理念为指导,熟练地运用精品课程的设计方法,全面运用到日常教学带动其他课程的精品建设。实施精品课程工程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关键。教师不深刻地转变教学观念就不能深入领会其设计理念和意义,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使用精品课程,不能运用其精神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国多年来传统的、灌输式的应试教育模式还潜在地影响着一些教师的思想,指导着他们的教学活动。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不能有效地发挥精品课程的作用。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角色,变知识的传输者为学习的指导者。推广精品课程不光要求教师自己掌握其内容,还要求他们指导学生学会精品课程所蕴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学会独立思考和创新技能。
二、学生要学会学习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对于学生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从网上学习代表我校最高水平的名师名课,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二是通过对精品课程的学习观摩,学会精品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后者也许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精品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与学中去,其价值要体现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上来,学生一定要充分认识、了解,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一宝贵财富。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终身教育体系教育最重要的是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从数字寻找信息、组织材料、延伸阅读、分析归纳、找出答案、认真完成导学案。这就要求在精品课程的学习中掌握教师教学思路。实际上精品课程的建设都是将这些作为重要的着眼点的。强化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现代技术支撑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会立体性地学习,多角度多渠道地学习,学得变得更有趣味,理解得更深刻。
三、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点上,各个校由于条件不同,教师在备课上、学生在学习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平衡,这一点上充分利用了最好的条件,使用了最新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优质教学资源,力图采用现代科技,“使其具有智能化、个性化、情景化和形象化等课程特色”,使课程达到最佳的效果。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图形成立体的课程结构,集视听、课件、习题、参考文献于一体,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导学案、习题、实验指导、微课、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课堂实录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四、教材整合
搞好教材整合是精品课程要求,精品课程教材的整合实际上就是增、减、删的过程,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同一类整合在一起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批配套的教学辅助材料,如编写或介绍一些参考书、实验指导书、外文读物等。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查阅文献、阅读大量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以培养学生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开拓知识的能力。除在数量上要做到恰到好处,还要在质量上反映出高要求。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
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国家为此也给予了资金资助。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付出巨大精力去学习、领会、运用,这和不采用精品课程教学的有很大区别。最终要全面推广精品课程,但在实施之初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使用精品课程教学,以保证其实施和有效。这就要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实施精品课程要与教师的工作量挂钩与教学评价挂钩与评定职称挂钩。教师采用精品课程教学,或把自己的课程改造为精品课程都应该按新课给予系数补贴或专门资助;评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也要看他(她)是否使用精品课程教学;在评定职称时使用精品课程教学也可视为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表现。我校要采取切实措施,要求教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对学校精品课程参与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精品课程教学工作。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这样学习质量自然就有差距。精品课程也要给学生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激励制度,促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总之,要使实施精品课程所付出的努力和精力得到鼓励和肯定,以提高教师推广精品课程的积极性,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课程是我校352高课效程中的精华。我校以后面临着整体性地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就是一个重大举措。一大批不同层次的精品课程的建成就像教学中有了大批先进武器,大批的教师和学生全面掌握使用这些先进武器就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而如何推广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则是一个更为广泛、深刻和艰巨的过程也是精品课程工程的关键意义所在。
一、教师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
广大教师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充分认识实施352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大大提高教师本身教学技能和学术素养的样板,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教师要努力学习掌握精品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吃透其精神,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知道精品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还要知道它们的设计理念,在各自的教学中以这些理念为指导,熟练地运用精品课程的设计方法,全面运用到日常教学带动其他课程的精品建设。实施精品课程工程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关键。教师不深刻地转变教学观念就不能深入领会其设计理念和意义,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使用精品课程,不能运用其精神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国多年来传统的、灌输式的应试教育模式还潜在地影响着一些教师的思想,指导着他们的教学活动。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不能有效地发挥精品课程的作用。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角色,变知识的传输者为学习的指导者。推广精品课程不光要求教师自己掌握其内容,还要求他们指导学生学会精品课程所蕴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学会独立思考和创新技能。
二、学生要学会学习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对于学生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从网上学习代表我校最高水平的名师名课,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二是通过对精品课程的学习观摩,学会精品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后者也许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精品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与学中去,其价值要体现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上来,学生一定要充分认识、了解,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一宝贵财富。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终身教育体系教育最重要的是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从数字寻找信息、组织材料、延伸阅读、分析归纳、找出答案、认真完成导学案。这就要求在精品课程的学习中掌握教师教学思路。实际上精品课程的建设都是将这些作为重要的着眼点的。强化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现代技术支撑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会立体性地学习,多角度多渠道地学习,学得变得更有趣味,理解得更深刻。
三、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点上,各个校由于条件不同,教师在备课上、学生在学习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平衡,这一点上充分利用了最好的条件,使用了最新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优质教学资源,力图采用现代科技,“使其具有智能化、个性化、情景化和形象化等课程特色”,使课程达到最佳的效果。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图形成立体的课程结构,集视听、课件、习题、参考文献于一体,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导学案、习题、实验指导、微课、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课堂实录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四、教材整合
搞好教材整合是精品课程要求,精品课程教材的整合实际上就是增、减、删的过程,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同一类整合在一起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批配套的教学辅助材料,如编写或介绍一些参考书、实验指导书、外文读物等。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查阅文献、阅读大量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以培养学生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开拓知识的能力。除在数量上要做到恰到好处,还要在质量上反映出高要求。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
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国家为此也给予了资金资助。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付出巨大精力去学习、领会、运用,这和不采用精品课程教学的有很大区别。最终要全面推广精品课程,但在实施之初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使用精品课程教学,以保证其实施和有效。这就要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实施精品课程要与教师的工作量挂钩与教学评价挂钩与评定职称挂钩。教师采用精品课程教学,或把自己的课程改造为精品课程都应该按新课给予系数补贴或专门资助;评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也要看他(她)是否使用精品课程教学;在评定职称时使用精品课程教学也可视为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表现。我校要采取切实措施,要求教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对学校精品课程参与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精品课程教学工作。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这样学习质量自然就有差距。精品课程也要给学生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激励制度,促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总之,要使实施精品课程所付出的努力和精力得到鼓励和肯定,以提高教师推广精品课程的积极性,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