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怎样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作者】 姜东军

【机构】 黑龙江省依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在此谈一下自己的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引导学生热爱写作
  初中学生一般都不爱写作文。我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才能让学生爱写作文。兴趣在学生作文中起着支配作用,兴趣对激发学生写作有激励性,是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与方向,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表达的热情。让学生有兴趣地“写”,有“写”的兴趣,我们必须想出一套好方法,让学生想写,愿写,乐写。当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效激活后,想表达又不能表达好,这个时候恰到好处地传授他写作技能,那才是最好的作文教学。因此,教师进行作文教学,要利用兴趣这一巨大动力,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爱写是提高写作的源泉,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喜欢写作文。
  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我重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组织学生观看展览,去街道做好事,春季植树,卫生大扫除,举办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参加学校体育竞赛、歌咏比赛等。我还鼓励学生多写生活感悟,多记日记,多练笔,力求做到笔耕不辍。让多彩的校园生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源泉。我还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种活动中自主地搜集素材,记录体验,写感想、心得,激发了写作热情,从而让学生爱上作文。我善于教导学生善于观察。指导他们观察时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为写作积累广泛的素材。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写作素材。作为老师就要领着学生学生走进生活,体验到生活真切的酸甜苦辣,而不是“无病呻吟”,要培养学生“有话要说”,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犹有神”。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因此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范读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适当举办读书之类的活动,如让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有时让学生朗颂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阅读后对重点片段进行必要的模仿训练,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自己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所推荐的读物,尽可能多种类型,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四、引导学生学会修改  
  我在教学时先将学生作文进行同学间的交换修改。这样可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以鉴赏者的姿态,根据自己的审视标准吸取原作长处,且大胆地指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 
  有时我也采取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由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讨论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各抒己见,举一反三,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      
  有时我也对学生的作文给予修改的引导和指点,提出切实的可行的有效的修改意见。这是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基本方法。还有朗读经过教师修改后的学生优秀作文或教师的下水作文,引导学生学会写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今后还要不断多实践,多总结,不断提高指导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