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飞进诗歌的丛林

【作者】 李玉山

【机构】 四川省罗江县鄢家小学

【摘要】每一位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源泉。童诗跟所有的写作一样,需要有丰富的储备,因此,指导孩子写诗,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丰富他们头脑中的表象,提供他们创作的源泉。生活无疑是创作儿童诗的不竭之源。所以,教学时,我积极地引导孩子们走向大自然,走进自己的生活,让诗情与童心融汇交合,产生共鸣。
【关键词】诗歌鉴赏;儿童;指导
【正文】 

  (一)在广阔的大自然中抒发诗情
  万物皆有灵。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我们要引导儿童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最深刻的表象,如春日红日、夏日晚霞、秋日枫叶、冬日白雪。我带领学回到大自然中,找回潜在的诗心,唤醒沉睡的诗意,让儿童的天性与自然界的万物融为一体。
  在一次《春》儿童诗创作课上,伴着优美的音乐,我播放了一些绚丽多彩的春天风景图,学生静静欣赏,完全陶醉在这美丽的春色中。趁在学生陶醉时,我说:“同学们,现在正是初春季节,春的身影已悄然来,它的踪影还是有迹可寻。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春的身影,听到过春的声音呢?”
  配乐播放,春天风景图片的课件,我声情并茂地朗诵:“同学们,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春,绝对是一桢浸染着生命之色的画布/满眼的绿色呀,温柔着我的视线/于是,我开始在春天里漫步/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家乡就会汇演自然神奇的活力/于是,我开始在春天里漫游。”
  “同学们,一千个诗人,就有一千个春天!在你的眼里,春天是怎样的?有哪些景物,让你触景生情?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眼中的春吧!”后来学生的诗情尽情展现:《赞乡村风光》“乡村清爽温暖/乡村的春天来得很早/小芽探出了头/柳树站在小河旁/微风拂起农民们的微笑/乡村热情葱郁/太阳的白衣变成了红衣/小树长得葱郁茁壮”《春季如歌》“春天,像个美丽的姑娘/金黄的油菜花是她的裙子/滚滚的山泉是她秀丽的长发/玫瑰百合花是她发上的花环/青青嫩草是她的舞鞋/啊!春天,你是个美丽的姑娘”《春之美》“咦,是谁翻开了绿彩瓶呢?/哦,原来是春姑娘给大地换上了绿色的新衣/瞧,春姑娘轻轻抚着大地/嫩芽就是被唤醒的/嫩芽望着春姑娘羞涩地笑了/啊!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春之赞歌》“轻轻的,柔柔的/是谁唱响了春天的悦歌/像一串串小铃铛,清脆,响亮/是溪流,“叮叮,咚咚”/是绿树,“沙沙,沙沙”/是红花,“哧哧,哧哧”/是春风,‘呼呼,呼呼’”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写诗的热情,我也跟学生一起进行创作,让学生来点评我的诗作。《探寻春意》“雾仍把天空遮得密密实实/我抬头仰望,风轻轻地触摸我的头发/空气如甘露滋润我的身心/这就是春天的气息?/我来到梦月湖边/太阳拨开淘气的云朵儿/迫不及待地绽放它那充满灿烂的光辉/我似乎看到了春天的影子/霎时一群鸟儿从果树丛里飞出/直奔我而来/它们越过了我的头顶/随后又飞出来一只/落伍的家伙,我细细地盯着它/它忽而像一支箭,直刺苍穹/我才抬起头/它便从天而降。直至半空中/又成了一个荡秋千的小朋友/划出一条条平滑的弧线/缓缓降到我身旁的地面上/风终于来了,缓缓地滑过我的脸/我尝到了鲜花的芳香/枝叶的清新/这必定就是春天的味道/云耐不住阳光的火热/都背向太阳奔向远方/它们为我敞开了一片片湛蓝的的天空/我走了,我要去探寻更多的春意”
  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对儿童诗的形式、语言、音韵、节奏和创作方法又有了新的认识。
  (二)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抒发诗情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联系生活,才有源源不断的诗的题材。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及时捕捉诗的灵感,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独特的心理体验,用笔记录下每一个生命成长的足迹。
  (1)把生活中的小事写成诗。
  生活就是诗,诗就在生活中。一首好诗,不是苦思冥想出来的,而是诗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淌。儿童写诗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和经历的事。否则就没有生命,没有真情实感。所以,引导学生写诗首先要让孩子找到触动过自己的内容,再以诗的形式,诗的形象、诗的语言去表现它。比如下雨天,学生看到家长给孩子送伞,就写下了《雨滴,送来母爱》这首儿童诗,极富有生活情趣。“淅淅沥沥/雨下个不停/一个瘦小的身影/等待雨的归去/嗒,嗒嗒/这狰狞的嘲笑/雨淋湿了她的秀发/要早点回去/正当她发愣/远处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她趴在她的背上/虽然泥路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但她还是感到一阵暖意/在雨中/她在伞下,在暖暖的背上睡去/她感到一阵惬意/一阵暖暖的爱/她知道,她明白/这源自于她的母亲”。
  (2)把自己的心情写成诗。
  在人教版第十一册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诗,珍惜自己的每一次独特的心理感受,用笔记录下自己成长的每一个足迹,学会用诗的形式把自己的心情即时表达出来。例如一位学生快要小学毕业了,心情十分沉重,就在诗中写道:《愿我们能再次重聚》有一天我也会毕业/有一天我也会踏入一个陌生的学堂/我也会孤独一阵子/我也会胆怯地交友/我也会变成其它学校的学生/我也会有一个新的称呼——初中生/我也会变得成熟/我也会摆脱任性/我也会懂得一些分别才会知道的痛/我也会有那么一天/那么恋恋不舍的一天/没有那么多的憧憬/也没有那么多的好奇/只是单纯的想念/想念六年结识的你我他她/简简单单的回忆/甚是幸福/有一天/有那么一天/愿我们能再次重聚。
  (3)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成诗。
  生活处处有诗歌,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引导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成诗歌。一旦儿童想象的翅膀张开,一切事物都变得奇妙而生动。在学生的诗歌里就会出现这样的诗句:《仙女的紫色小喇叭》给你透露个小秘密/我看见了仙女的紫色小喇叭!/还牵着嫩绿的连接线呢/小雨滴为它解热止渴/小朋友让它生机勃勃/看啊,小喇叭越开越美/越来越大/它在奏乐,它在努力地吹/喔,忘了告诉你/这个小喇叭,叫做牵牛花。《花都开好了》爬山虎爬满了篱笆/胭脂花染红了指甲/牵牛花吹响了喇叭/迷迭香吸引着娃娃/睡莲她哄睡了孩子/你呢?/喜欢其中的哪一朵?/你被她给灌醉了?/花都开好了/回来看看吧……这些丰富的想象来自于学生细心的观察,对生活深刻的感悟。
  诗是心灵的火花,诗是清新的风,诗是活泼的泉,诗是快乐,诗是忧伤,诗是生活的每一瞬间。它永远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可爱。儿童就是诗,诗就是儿童。儿童写诗,写下的,是诗一样美好的生活。就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提起笔写诗吧!奏响童诗的琴弦,让孩子们在浓浓的诗味中放歌! 
  参考文献:
  [1]李俐.浅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诗歌[J].新校园:理论版,2012(9):152
  [2]仝丽华.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J].金色年华:下,2012(3):286
  [3]曹征媞。浅谈指导小学生写诗歌的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