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思考

【作者】 魏占玲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七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数学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 中学数学;合作学习;思考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具有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变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效果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1. 实施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已被广泛认同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实效。具体来说,实施合作学习有着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1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角”,教师起“主导”和“导演”的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景,激发兴趣,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自主探索,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2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模拟前人研究、探索数学问题的思路去思考,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进而掌握知识,学会学习。这种学习方法远比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要好的多,而且也会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3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成双向反馈的模式。教师能从中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学习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针对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点拨、引导,使学生顺利达到预定的目标。
  2.实施合作学习的课堂策略
  2.1教师根据合作学习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在整个合作学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设计是第一步,也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根据合作学习的要求和教学的设计,教师要对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目的等各方面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设计的指导下开展合作学习。实践证明,科学的教学设计是确保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教师要严格做好这一基本工作,才能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取得合作学习的良好效果。
  2.2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
  科学分组是搞好合作学习的第二步,也是小组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对学生进行分组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参照教材或者参照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性别、学习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总之要根据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另外还要选定小组的负责人,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目标等内容。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也要遵守上述原则。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人数分成若干个小组,给每个小组都布置相应的任务。当然,其他小组的所有成员也要对另外小组的问题进行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让负责本部分的小组上台进行讨论,可以涉及到对该部分所讲授内容的认识,如何学好这部分的内容,找出重点、难点等。应该指出,这种回报是基于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得出来的,通过小组回报,有利于全体同学对相关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之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了。
  2.3教师要进行角色转换
  教师角色转换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要从原来的主演变成导演,在整个过程中是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输出者。从课堂的权威变成学习的参与者,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给与必要的指导,而不是过多的权威命令或者干涉。否则,合作探究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教师角色的转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二是在平时。对于课堂来说,教师要真正地把合作学习贯彻到底,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各种表现,对于表现不积极的,教师要给予及时纠正。教师也要注意探究合作学习的新形式、新方法,比如不仅可以在教室内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也可以在教室外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
  2.4对小组进行适当的评价,以评价促合作、促发展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学生的学习也不是合作一次就结束,要使合作学习持续、有效并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学习方式,需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只有肯定进步,鼓励成功。学生才会在合作学习中畅所欲言。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注意评价的着眼点是小组而不是个人。把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组内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评价注意过程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程度。以及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在合作中受到启发,受到尊重和鼓励,使学生更愿意合作,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和创造力。
  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主这根主线,适时、适度地开展合作学习,这样数学合作学习教学才能更有效,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很有必要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同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明生。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