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一点探索
【作者】 胡俊彦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西郊逸夫小学
【摘要】【关键词】
课题编号:SGH17B511
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现代的孩子,接触信息的渠道和内容都很丰富,尤其是电视、网络等多媒体的发展更是极大丰富了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但这些媒介不仅在形式上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且也多多少少为孩子接触正面信息和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因为家长指导不利,许多孩子甚至不会进行课外阅读学习,最终导致了语文课外阅读拓展这一关键学习过程的缺失。长期以来,语文课的课外阅读实践几乎成了一纸空文,情况不容乐观。那么怎样才能够进一步加强语文学科在课堂之外的阅读学习,推进语文课程新的改革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简单探究。
一、加强合理、科学有效的语文学科指导。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这句话的本意是说作为学习的人本身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略师傅(教师)存在的意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说,小学生由于本身的知识积淀很少,课堂时间也非常有限,他们对于语文的了解往往是支离破碎的片段,不可能很明白自身怎样去开展语文学习,特别是课外阅读的知识拓展。那么,语文到底应该学习些什么,该去怎样去学,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去指导了。作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手中的课本,我们的教学也并不只限定在课堂,我们要从课堂这一语文学习的一点出发,用点连线甚至是连成一个语文学习的整个知识网。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不断强化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在“授之以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要“授之以渔”。
小学阶段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学生也可以不知道,那么解决这种矛盾的关键就是怎样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学习,主要的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课外阅读来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尽可能的拓展语文知识,丰富自己的视野。一般来说,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只有学生了解到了语文的重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往往是处于一个比较感性的阶段,也就是单纯的兴趣阶段,那么语文教师最为重要的就是善于在平时利用学生学习的这一特点,从课堂知道课外,从而生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我们在学习李白的一首诗,学生可能还知道李白的个别作品,甚至对个别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这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的阅读拓展了,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之外还能够继续追寻,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够进步。总之,教师合理、科学有效的引导课外阅读是拓展语文学科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
二、把课外阅读培养成一种学习的习惯。
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往往是开始阶段兴趣很浓,但由于孩子天生好玩,做事三分钟热度,阅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最终是课外阅读活动的慢慢缺失。那么怎样才能使这种学习不断的延续、发展呢?其实习惯是最为重要的。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能够把课外阅读培养成一种自觉学习的习惯,那么学习的效果会是很明显的。任何事情都是一步一步形成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尤其是语文课外阅读的拓展也是这样的。把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拓展,仅仅让学生作为一种任务去完成的话,那么长久下去势必成为一种学习的负担,最终也会慢慢失去。其实能够把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进行下去的原动力了就是兴趣,怎样激发兴趣甚至使之保持成为一种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们经过努力,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在课堂理解的基础上又在课外通过阅读获得了更多的相关知识,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只是一味地指导学生去拓展而不运用,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就会受到挫伤,他们甚至会怀疑学习的作用,这样的情况长久的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引到知识这个宽阔的海洋之中,我们还要能够把学生从茫茫的海洋之中引领出来,让他们能够在其中有一个方向,有一种冲浪般的快感。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及时、有效的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这种习惯。例如本学期我在班里开展了有关李白的专项竞赛,以此来了解李白的生平、诗的特点等等,这样学生对李白的了解更加深入,课外阅读的兴趣更浓。我想只要我们坚持激发这种学习兴趣,学生不但会喜欢上阅读,那么最终也会使之成为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的。
三、阶段性、有步骤的推动课外阅读。
凡事都是循循渐进的,语文学习尤其是课外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语文的课外阅读需要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在小学阶段,我们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去有选择的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水平较低和较好的也必须相互区别,因人而异;到了中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老师最大的任务就是有步骤的去规范,为他们阅读提出一个可行性方案,让他们能够合理、充分地利用时间的同时,学习更多的知识。语文教师一定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及时指导,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展置身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位置,从综合的角度考查语文学习的效果。
课堂,其实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一个起始点,它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点,语文学科不仅仅需要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大量地必须的课外阅读拓展。课堂之外的课外阅读拓展则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只有抓好课内和课外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学习环节,那么我们的教学才是完整的,我们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