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职业中专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作者】 张淑杰

【机构】 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职业中专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职业中专教育就是帮助学生以学(包括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两大方面)强身,促进他们在继续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为未来更好地谋生立业打下坚实基础。语文学科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是职专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而语文活动的根本目的,除了让学生从中获得相应的课程知识之外,还要帮助学生获得更为重要的运用能力。按照常理分析,职专语文课程应当赢得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恰恰相反,由于种种因素的复合交叠,它却遭受了令人遗憾的忽视和不该发生的冷遇。现实表明,职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
  【关键词】 职专语文;有效策略运用;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在学校教育中,国家规定开设的各类学科同属相对独立的基础类课程,然而这种独立性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相辅相成关系。语文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类学科,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性学科。然而从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职业中专语文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之间的关系明显地不够和谐,而且职专生的语文基础和能力水平实在不容乐观,如就连一份自荐书都难以快速地完成,甚至写份通知连格式都不那么标准化,在内容上更是不够完整而显得丢三落四。种种现象表明,职专语文课程教学正处于非常窘困之势,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境地了。
  一、对职专语文教学现状的简要分析
  职专语文教学的弊端现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专生语文基础较差,且对自己的期望值不高,也就失去了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的动力。二是普遍存在重专轻文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许多职专生由于对语文课程一向并不感冒,甚至有畏难情绪和逃避心态。他们片面地认为,上职校只要学好专业获得一技之长就够了,学不学文化课无所谓。从实质上说,强调职业特点而忽视文化内涵的心理做法,这是陷入了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误区。三是教学方法传统老套、简单机械,对学生难以激发较高的学习情趣和产生相应的吸引力。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和意蕴美的内在属性,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采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教学模式,致使职专语文课程多是形成了“匠工”生产“容器”的现象,疏远了学生对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的理解。凡此种种,使得职专语文课程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率和低层次化的发展态势。
  二、对职专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运用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职专语文教学活动中,只要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和善于创新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性良好效果。
  1、情趣化策略的有效运用。学校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感性的艺术实践工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相对于职专生来说,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多重因素,他们普遍患有“情感饥渴症”,因此积极有效地开展职专语文情趣性教学活动,既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开展语文课程的情趣性教学活动呢?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教师可把文本中的各类人物、事情、现象等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充分结合起来,或者组织相关问题进行热烈地辩讨,或者开展以合作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古典诗词内容时,有教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下载相应的歌曲和音乐,并通过反复吟唱来加以理解、感悟和熟记。如此而为,既可以有效地激发语文课程学趣,又能够在寓教于乐活动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多元化策略的有效运用。由于职专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加上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多元化策略的课程实践活动。多元化策略主要有情境式、质疑式、讨论式、启发式和活动式等几种类型。本文以启发式为例试加说明:如教学《<论语><孟子>各一章》内容时,在引导学生整体感悟全文并初步明确课文主旨后,为了进一步拓展课堂学习思维,有教师发出如下问题:“本文讲的主题是治国之道,如果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你们会想到什么呢?”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发问,一方面把抽象性问题具体化,把深奥性问题浅显化,把理论性问题实际化,有效地淡化了课程活动形式;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思维极具开发性、启迪性和激励性,从而在推崇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3、激励性策略的有效运用。古人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始终本着以激励为主的学生评价和学习评价机制,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鼓舞学生积极投入课程学习活动,而且能够培养他们勇于进取、乐于竞争、善于创新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态势。现代认知学认为,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后,如果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褒扬和激励,他们就会自然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从而形成一种愉悦向上的积极性心境,并使该行为向更高层次化发展。实践表明,“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职专语文教学活动中,以激励为核心的赏识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职专生来说,既可满足他们的实际心理需要,又能源源不断地输入活性和动力元素,同时于无形之中有效增强教师的亲和力与魅力指数,不断增进学生的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从而更加激发“不用扬鞭自奋蹄”状态,充分发挥亲师信道作用。
  综上所述,职专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内涵比较丰富。作为职专语文教学的主导者、推进者和责任者,我们应当把之作为一项孜孜以求的发展性实践课题,从而为发展职教事业作出应有的智慧和贡献。
  参考文献:
  [1]《职教语文有效性策略分析》董浩 2010.11
  [2]《对职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分析》端木藤野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