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试析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

【作者】 吴 英

【机构】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一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一直以来都被视作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情境性因素,对数学教学过程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小学数学课堂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因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对小学数学课堂环境和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以期能够为广大的小学数学老师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环境;学习成果;关系

  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环境以传统型课堂环境、中间型课堂环境和倾向建构型课堂环境为主。不同的数学课堂环境类型,所产生的学习成果也是大不相同的。总的来说,倾向建构型课堂环境更加方便小学生主动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但是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更多的选用传统型课堂环境以及中间型课堂环境,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落后,教学内容也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中的内容,教学环境不是很好,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普遍不高。因此,对小学阶段数学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十分有必要。
  一、利用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和学习成果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这是非常明显的。在以往的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数学老师都把自身放在教学活动的中心,给小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和小学生之间没有正常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小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一知半解,基础不够扎实。这对这些问题,数学老师应该根据新课改的有关要求,联系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环境进行主动地创设,创建轻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拉近数学老师和小学生两者之间的距离,让小学生放下对老师、对数学学科的抵触心理,真正地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关于学习“认识负数”的知识点时,数学老师就可以对教学环境进行创设。“认识负数”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小学生了解“什么是负数”知识以及“0既不可作正数,也不可作负数”知识,数学老师可以以此设计课堂游戏——说出相反的话。首先,数学老师说出一些相应的句子。如,小军向左走了100米、小军这个周末挣了100元钱、今天的气温在零下10度。其次,数学老师说完之后,让学生回答出相应的答案。如,小军向右走了100米、小军这个周末亏损了100元钱、今天的气温在零上10度。通过这样的课堂游戏之后,数学老师就可以引入“负数”知识,这样小学生在学习该部分知识时,就能够根据“正负数就是相反的量”更好地理解“负数”知识,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
  二、对课堂环境进行营造,进而提升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效率,还会影响到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果数学课堂教学环境过于压抑,那么就会极大地降低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打击其学习热情。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使得教学环境过于死板和僵化。针对这些问题,数学老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联系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打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升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关于“方程”知识点的学习时,数学老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环境的营造,为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数学老师在进行“方程”知识的讲解时,可以在“方程”中植入“天平”概念。其次,数学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天平,在其左右两边放上重量不一的东西。再其次,让小学生对其进行仔细地观察。最后,小学生发现天平出现了倾斜的现象,这个时候,数学老师就可以在天平翘起的一端,再次放上一些东西,使其保持平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就会意识到方程的两端需要保持相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学习中引入具象事物,让小学生自主观察和实验,增强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对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重视,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
  对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重视,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和数学思维,帮助小学生取得更好地数学学习成果。在以往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老师没有重视数学观的培养。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是向小学生传授解题技巧,忽略了数学思维的培养。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针对这些问题,数学老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对课堂的教学质量引起重视,为小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其养成科学的数学观。
  例如,在关于“百分数的应用”知识学习时,数学老师可以结合其教学内容,多举一些例子,加强小学生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数学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小学生对“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直观地观察,通过数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找到“百分数”的特点,并体验这种教学环境的益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形成。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剖析可以知道,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环境影响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和学习成果之间有着必然的直接联系。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数学学习成果,首先,利用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其次对课堂环境进行营造,进而提升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后,对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重视,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相信用这样的方式,必然会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