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作者】 才仁卓尕
【机构】 青海省玉树市第三完全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阅读,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增长见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关键词】 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策略
1.当今小学生写作存在问题
1.1缺乏对写作的兴趣
在当今的小学写作指导中,大多小学教师偏重对命题作文的指导,模式往往是教师来讲,而学生一味地在写,老师们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写作的内容,使得学生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作。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就当作是一副应付式的工作。渐渐地对写作就形成一种漠不关心,得过且过的心态,慢慢地对写作失去兴趣,失去耐心。
1.2缺乏词句语言的积累
众所周知,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需要作者丰富的词句积累和优秀的语言句子。这对于刚刚踏入学堂教育的小学生们来说往往是不具备的。而且当今小学语文教师只追求学生们对课内枯燥的基础语句的掌握和熟练,更是扼杀了小学生们对优秀句子和课外语句的积累。因此,很多学生在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往往感觉迷茫和无助,只知道生搬硬套课内的语句凑齐字数,往往想到什么写什么,这使得所写文章结构松散无力,文章内容缺乏逻辑性,满纸空言。
2.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措施
2.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寓教于乐。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将作文内容设计成小游戏、小观察、小调查、小实践等活动,让活动渗透到习作中,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悟,在感悟后写作,玩中带写,写中带玩,写中再现玩的乐趣,写作便成了一件乐事。比如让学生写《最开心的一件事》时,就可以告诉他们可以写自己曾经做游戏的经历,或者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另外,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做一些游戏,让他们在做游戏的同时,记录游戏的过程和感受。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写作。要想让学生乐于作文,首先必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小学生的特点是敢于幻想,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而不是对他们的“异想天开”一概否定,我们要肯定他们的想法与进步,及时表扬他们,让他们对写作充满信心,这样他们才会对写作感兴趣。另外,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应该多举行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秋天带他们去摘野果子,冬天堆雪人、打雪仗……这些都是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这些都可以投影于学生的笔下,成为很好的素材。
2.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情感体验
作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写作的活力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否则就是闭门造车,学生必然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才写出干干巴巴的几句话。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细心体会身边的人、事、景、物、情,不断积累写作素材,要引导学生对一些看似平常,实则很有价值的事情进行观察,认真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深入挖掘其深意。具体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学生记录素材的习惯,将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让学生时刻在口袋里装一个小本和一支笔。随时记录自己有感触的东西。日积月累,学生写作文时就不会感到言之无物了。
2.3丰富学生们的语句积累
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侧面的反映出笔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过人的写作积累。因此,如何培养当前小学生写作材料积累的习惯至关重要。首先,当前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们观察生活中的日常小事,用心感悟生活中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信息,积累自己的写作材料。如每周布置学生们写一篇周记,从而引导学生们回想一周学习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令其印象深刻的事情,使学生们形成对周边事物观察、思考和感悟的习惯,这样做对其写作材料的积累有着积极的影响;其次,鼓励学生们开展有益的课外阅读,提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名著。如读《鲁滨逊漂流记》,让同学们在书中的孤岛里与鲁滨逊为伴,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中,学习到鲁滨逊坚强不屈的性格与品质,还可以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学习到作者笛福的描写手法和写作技巧。让同学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写作技巧,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
2.4鼓励联想与想象,开阔创新视野
联想不仅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内在联系,还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欲,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想象是智力活动中最有活力的方面,是学生创新的起点和源泉。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的想象力尤为丰富,只要教师多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允许学生自由地、大胆地想象,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就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作文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如果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他们就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我们可让学生写自己喜爱的事,写自己想象中振奋人心的童话……有了这种想象空间,才能引出学生作文的动机,激发出创作的欲望。
2.5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学生真实的情感是创作的基础,教师要提供机会引导学生产生表达的愿望。可以利用各种节日的契机,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是学生最快乐的节日,他们早早就准备节目。我提前告诉学生,节后写关于儿童节的作文,题目自拟。儿童节刚过。学生就纷纷交上写好的作文,每个人的写作角度不同。即使有个别学生立意相似,但表达顺序方法上也各有特点。
3.总结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多练多读,让学生有内容,有情趣地完成作文,让学生写的东西有真情实感,同时要多给学生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创作,从而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秦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9)
[2]张启英.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3]叶明英.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0)
【关键词】 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策略
1.当今小学生写作存在问题
1.1缺乏对写作的兴趣
在当今的小学写作指导中,大多小学教师偏重对命题作文的指导,模式往往是教师来讲,而学生一味地在写,老师们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写作的内容,使得学生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作。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就当作是一副应付式的工作。渐渐地对写作就形成一种漠不关心,得过且过的心态,慢慢地对写作失去兴趣,失去耐心。
1.2缺乏词句语言的积累
众所周知,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需要作者丰富的词句积累和优秀的语言句子。这对于刚刚踏入学堂教育的小学生们来说往往是不具备的。而且当今小学语文教师只追求学生们对课内枯燥的基础语句的掌握和熟练,更是扼杀了小学生们对优秀句子和课外语句的积累。因此,很多学生在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往往感觉迷茫和无助,只知道生搬硬套课内的语句凑齐字数,往往想到什么写什么,这使得所写文章结构松散无力,文章内容缺乏逻辑性,满纸空言。
2.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措施
2.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寓教于乐。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将作文内容设计成小游戏、小观察、小调查、小实践等活动,让活动渗透到习作中,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悟,在感悟后写作,玩中带写,写中带玩,写中再现玩的乐趣,写作便成了一件乐事。比如让学生写《最开心的一件事》时,就可以告诉他们可以写自己曾经做游戏的经历,或者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另外,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做一些游戏,让他们在做游戏的同时,记录游戏的过程和感受。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写作。要想让学生乐于作文,首先必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小学生的特点是敢于幻想,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而不是对他们的“异想天开”一概否定,我们要肯定他们的想法与进步,及时表扬他们,让他们对写作充满信心,这样他们才会对写作感兴趣。另外,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应该多举行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秋天带他们去摘野果子,冬天堆雪人、打雪仗……这些都是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这些都可以投影于学生的笔下,成为很好的素材。
2.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情感体验
作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写作的活力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否则就是闭门造车,学生必然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才写出干干巴巴的几句话。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细心体会身边的人、事、景、物、情,不断积累写作素材,要引导学生对一些看似平常,实则很有价值的事情进行观察,认真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深入挖掘其深意。具体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学生记录素材的习惯,将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让学生时刻在口袋里装一个小本和一支笔。随时记录自己有感触的东西。日积月累,学生写作文时就不会感到言之无物了。
2.3丰富学生们的语句积累
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侧面的反映出笔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过人的写作积累。因此,如何培养当前小学生写作材料积累的习惯至关重要。首先,当前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们观察生活中的日常小事,用心感悟生活中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信息,积累自己的写作材料。如每周布置学生们写一篇周记,从而引导学生们回想一周学习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令其印象深刻的事情,使学生们形成对周边事物观察、思考和感悟的习惯,这样做对其写作材料的积累有着积极的影响;其次,鼓励学生们开展有益的课外阅读,提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名著。如读《鲁滨逊漂流记》,让同学们在书中的孤岛里与鲁滨逊为伴,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中,学习到鲁滨逊坚强不屈的性格与品质,还可以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学习到作者笛福的描写手法和写作技巧。让同学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写作技巧,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
2.4鼓励联想与想象,开阔创新视野
联想不仅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内在联系,还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欲,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想象是智力活动中最有活力的方面,是学生创新的起点和源泉。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的想象力尤为丰富,只要教师多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允许学生自由地、大胆地想象,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就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作文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如果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他们就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我们可让学生写自己喜爱的事,写自己想象中振奋人心的童话……有了这种想象空间,才能引出学生作文的动机,激发出创作的欲望。
2.5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学生真实的情感是创作的基础,教师要提供机会引导学生产生表达的愿望。可以利用各种节日的契机,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是学生最快乐的节日,他们早早就准备节目。我提前告诉学生,节后写关于儿童节的作文,题目自拟。儿童节刚过。学生就纷纷交上写好的作文,每个人的写作角度不同。即使有个别学生立意相似,但表达顺序方法上也各有特点。
3.总结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多练多读,让学生有内容,有情趣地完成作文,让学生写的东西有真情实感,同时要多给学生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创作,从而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秦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9)
[2]张启英.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3]叶明英.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