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青春,以“诚信”相伴

【作者】 黄惠萍

【机构】 福建省三明一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诚信的价值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诚信”二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曰“民无信不立”,韩非子云“小信诚则大信立”, 《弟子规》教我们“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仁义礼智信”是先贤倡导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规范,并世代相传,成为人们立身处世之根本。
  诚信,即诚实和守信,“诚”是“本”,是人们思想行为的出发点;“信”是“表”,是人们思想行为的具体表现。诚信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不欺骗,不隐瞒。诚信是为人的准则,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有了“诚信”这一思想观念为基础,才能建立起德育的金字塔。
  二、诚信的现状
  诚信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影响着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诚信的恪守对于一个人,特别是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前在一部分中学生身上却明显存在缺乏诚信的现象: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满口粗话,乱扔纸屑,抄袭作业,称病逃课,考试作弊,不守交规,甚至骗取家长的钱偷上网吧……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青少年诚信养成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使得我国经济迅速进入快车道,成就巨大,世人瞩目。然而,市场经济也是一把双刃剑,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环境的改变,环境的改变也使得人们的思想随之变化,很多优良传统被淡化遗弃,而许多不良诱惑却层出不穷,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明星走穴,名牌意识,金钱至上,电子游戏,虚拟世界等诸多现象和思潮犹如洪水猛兽不断向广大阅历尚浅的青少年袭来,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他们不相信社会,不相信学校,不相信家长,不相信朋友,更不相信诚信,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与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信誉,更影响了广大青少年诚信观和良好人格的形成。
  (二)家庭对青少年诚信培养的影响 
  教育学上有个“5+2=0”的理论,大意是说周末2天家庭教育的失败,足以抵消学生在校5天学习所得;学校5个月的优质教育积累,如果在暑假2个月碰到不良社会环境,顿如春雪消融,转眼即逝,令老师、家长痛惜不已。由此可见,社会,尤其是家庭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环境,家庭的和谐诚信,父母的人品学识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现实大部分的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商培养,看重的只是孩子的成绩,但却忽视或根本不进行孩子做人这一最根本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殊不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中国有句老话:“不知其人观其子”,这说明父母的品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倘若父母有着良好的言谈举止,真诚守信,势必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否则,如果过于溺爱孩子,甚至包庇孩子的过失,为孩子的错误说谎,这都将对孩子的诚信产生负面影响。
   (三)学校对青少年诚信教育的影响
  当今社会热衷于给学校排名,按师资、生源和升学率高低将的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这样就不断催化了教师们对高升学率的追求;另一方面,各种考核也成了老师们不断追求业绩的推手,为了开好公开课,事先要把课堂演习几遍;为了得到班级荣誉,要学生统一口径。于是站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应试教育”的理念和各种考核的的影响下,不但在不知不觉地淡化了对学生的道德、法律方面的理想教育,甚至还成为学生诚信养成的严重障碍。
  学生方面,由于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影响,他们的“诚信”意识也正受到冲击和挑战。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撒谎、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等不诚实的现象。学校虽然也看到问题的存在,也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但由于教育方式的过于刻板和表面化,因而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无形中又弱化了校园的诚信氛围。
  三、诚信的养成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价值取向,是引导学生养成诚信道德观的过程,前提是要满足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只有充分发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真心认同和主动实践诚信教育,从而最终达到从知到行的德育目标。因此,诚信的教育和养成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而是应该切切实实地落实到行动中,认认真真地培养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行为的能力,让它真正的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
  那么,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行诚信教育,让学生自觉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呢?我们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师躬亲共守。”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业务能力,更要有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对学生的慈爱和信任,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当中树立人格魅力,才能与学生搭起诚信的桥梁。
  开学初,由于是刚组班不久,来自各校的学生行为规范不一,时常会有个别学生出现迟到现象,有一位年轻班主任便在班上定了一条纪律,凡是上课预备铃响才进班级的同学,包括他自己,都要在课后为同学唱一首歌。有一次,这位班主任因为临时处理一些事务,在预备铃响后不到一分钟进入班级,他一上讲台便主动向全班同学当面鞠躬致歉,并在课后为同学们唱了一首声情并茂的《友谊地久天长》,当即赢得了全班同学的鼓掌喝彩。从此,班上再也没有出现迟到的学生,班级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还有一位老师在一次回答学生问题时一时没有把握给出确切的答案,就如实地向学生说明情况,并承诺第二天答复。果真,这位老师在第二天便在班上表扬了那位勇于提问的学生,并在那位学生期盼的目光中向全班学生认真、详细、准确地解答了问题。
  诚信教育是德育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土地。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在全社会都在讲求“诚信”的今天,作为育人者更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为每一位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
  (二)建立联络平台,密切家校联系
  “蓬生麻中,不扶则直”。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是有着深远的影响。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要深入家庭。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家校密切配合,将学校诚信教育与家庭道德形成结合起来。学校在每个学期的几个关键节点采用家访、座谈、表彰、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联系,宣传和指导诚信教育,帮助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常牺牲休息时间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和他们家庭的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惊喜的发现,高一新生刚入学时进行诚信教育是一个不能错过的最佳时期,因为新生刚踏进一个崭新的环境,总是带有强烈的好奇感、敬畏感和表现欲;他们的家长也同样有一份成就感、自豪感和感恩之心。我们就抓住这一机会,在正式开学前就及时地召开家长会,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办学成果,教师的团队风采,年级的管理理念,特别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宣传。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家长微信群,年段微信平台,向家长们即时反馈他们的孩子在校参加各种活动的情况以及表现;不断地向他们宣传诚信教育的意义,帮助他们理解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建立家庭诚信教育的理念,并要求他们积极配合学校年段工作,即时、真实地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
  这些工作的付出,在社会和家庭中得到了一致好评,很多家长通过电话或微信向学校、年段和老师表达了他们最诚挚的谢意,并经常主动与班主任老师沟通,当起家庭诚信教育的辅导员。一位家长告诉我们,他的孩子原来经常骗取家里的钱物跑到网吧玩游戏,现在不去了,还骄傲地告诉我们,他们的孩子捡到了一百元钱居然上交给了政教处,受到了平生第一次表扬。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可喜的回报,家庭诚信教育正逐渐成为学校诚信教育的有效延续。
  (三)开展多样活动,落实诚信教育
  校园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主要阵地,校园诚信宣传教育将直接影响着未来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校园诚信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诚信教育的工作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利用班会,通过讲述历史上、生活中的一个个生动的诚信故事来感染学生。
  2.举行班级和班际辩论会,通过辩论,引发学生对诚信意义的深层思考。
  3.利用课间操后的时间进行5分钟诚信主题演讲,让学生感受到诚信时刻都在我身边。
  4.创办走廊文化墙,由学生自行设计“诚信专刊”,以故事、诗歌、格言、警句等形式着力营造诚信教育的氛围,让学生所到之处都能随时关注诚信教育。
  5.举办年段歌咏活动,让学生在一首首励志的歌声中受到激励和内心撼动。
  6.树立榜样,表彰在诚信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让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完善自我。
  (四)设立“诚信”考室,检验教育成果
  中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考试是对每位学生在一个阶段中对所学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的真实、公正的验收,也是对学校诚信教育的真实、严格的检验,是每位学生、家长和老师都特别重视的。如何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成绩,除了采取传统的严格监考外,我们大胆地尝试设置了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室”。具体操作是:
  1、进行充分的宣传:
  2、考前由学生自愿报名;
  3、与全体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
  4、进行“诚信考室”考前培训;
  5、佩戴“诚信考生”荣誉卡进入“诚信考室”参加考试;
  6、开考铃声响由学生代表分发考卷,考试结束再由学生代表收齐考卷上交给巡视老师。
  7、考试过程中没有老师进入考室,只由一位老师通过监控观察考室情况,以备学生之需。
  8、考生考试情况由专门负责老师登记到“诚信跟踪表”中备案。
  尝试结果令我们非常满意!几次考试无一人作弊,也未有其他异常情况发生,一切都随预想顺利进行并圆满完成。考试结束后,学生们普遍感到,参加这样的考试,心情特别平静,精力特别集中,状态特别好!从第一次月考开始,主动自愿参加诚信考场的同学越来越多,目前年段诚信考场已拥有200多位诚信考生。
  这一成功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诚信教育的巨大威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不仅如此,我们的尝试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肯定和赞扬,自愿报名参加“诚信考室”的学生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他们引以为豪的行动和经历,也必将成为他们一生中美好的记忆。
  (五)探索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分别从学习、生活及经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跟踪评价,直至高中毕业。目前此方案正在酝酿探索之中。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铸就真诚之人,以诚信立身,以诚信立学,以诚信立言,以诚信立行。今天我将诚信的种子播撒大地,明天你的人生必将会荣耀绽放。
  青春,让“诚信”与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