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作者】 尹明明

【机构】 西藏昌都市第二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教育、引导幼儿学会关爱,是当今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思维具体形象,可塑性较强。如果我们能利用幼儿的这些特点,不失时机地,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就会使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质。
  【关键词】 培养;幼儿;关爱情感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心
  1.1感受爱的存在
  要让孩子学会爱,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存在。刚刚步入幼儿园的孩子,分离焦虑还没有过渡好,这时候他们哭闹,心情很沮丧,特别需要别人的关爱。这时候,特别适合对幼儿爱心的培养。我们会给中班的哥哥姐姐布置一些小任务,比如说当小弟弟、妹妹哭的时候,你可以给他们擦擦眼泪安慰他们,出去活动的时候,一个大孩子拉一个小孩子的手,陪伴他们做游戏。在这样一个有着浓浓爱意的环境之下,刚入园的孩子很快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同伴对他们的关爱。除此之外,也应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如晨间接待时老师在门口热情的和孩子打招呼,摸摸头、拉拉手欢迎他们的到来;休息时,找孩子谈谈心,对特别的孩子给予特别的爱;午睡时,轻轻的为孩子盖好被子;起床后,帮女孩梳漂亮的小辫;离园时,和孩子说再见等等,让孩子们深深的体会到老师的爱。
  1.2学着付出爱
  当孩子感受到爱后,就要学着付出。教师要善于做有心人,抓住教育契机,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经常涉及关于爱的教育内容,例如:“如何表达对别人的爱”“我会表达爱吗”“学会感恩”“如何对待有残障的孩子”“如何对待新孩子和小小孩”“如何爱护图书”“所有的生命同样高贵”(保护动植物)等等。孩子得到这些信息之后,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就能表现得很不错,比如有时在户外活动完,回班洗手之前,有的孩子帮别人卷袖子;小孩子上完厕所,哥哥姐姐就会主动帮助他把裤子提好;比如有的孩子在看到别人摔倒了,能够扶起跌倒的朋友;幼儿园院子里的花草小朋友从来不采摘等等。我们也会适时的对这些做的好的幼儿提出表扬。
  2.利用节假日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
  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其中蕴含了我国人民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等优良品德。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时,可以结合传统民俗节日,自主地设计过节方案,通过专题性节庆活动、节日环境熏陶、节日亲子活动等途径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让幼儿在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体验节日愉快的同时,萌发关爱父母、关爱老人、关爱同伴等健康情感与品德。
  2.1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开展一些专题性的节庆活动
  如“劳动节”到了,带幼儿参观食堂,看食堂的阿姨淘米、洗菜、做饭,辛勤劳动的场面。让幼儿知道每天吃的饭菜都是这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再讲讲蔬菜和米是怎么来的,让孩子知道每天的饭菜是许多人辛苦劳动的成果;“中秋节”到了,请面包房的叔叔来园教幼儿做月饼。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人们辛勤的劳动,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又如:“三八节”,我们把孩子的妈妈请到幼儿园来,让孩子介绍自己的妈妈,夸夸自己的妈妈,引导孩子给妈妈送上自己做的鲜花、贺卡,并祝妈妈节日快乐……在这些专题性的节庆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关心老人,帮助弱小,逐渐形成了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2.2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创设一些相应的节日环境
  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节日是幼儿设身处地的在过生活。我们要培养他们成为什么的人,就要给他们什么样的生活,同样,我们如果要想幼儿感受春节是喜庆、团圆的日子,那么我们就要布置一个相应的节日环境,包括区角设置、墙饰布置等。比如春节,我们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在区角的设置中,美术区包括展现出中国年味儿独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物品(春联、年画、舞狮、中国结、窗花等),语言区包括一些有关年俗的故事小书等。孩子们在节日环境布置中体验着节日的快乐,感受着彼此祝福的幸福,同时也体验到与同伴相互合作、交往的重要和快乐。
  2.3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开展一些节日亲子活动
  由于许多传统节日孩子大都在家度过,因此,我们应该和每位家长联系,互相沟通,共同架起一座节日教育的桥梁,家园一致,使节日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应。让孩子在节日亲子活动中积累过节经验、感受节日的快乐,同时体验亲子间互相关爱、互相合作的快乐。例如在元宵节时,我们在节前先给孩子、家长布置任务,收集各种废旧材料,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来园,开展亲子制作灯笼、猜灯谜活动;端午节时,我们建议家长们和孩子一起包粽子;中秋节时,我们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边品尝月饼、毛豆、边赏月边讲关于月饼的故事等。
  3.利用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关爱教育
  大自然是最直观生动的教育课堂,是向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活教材。所以说,幼儿喜欢一切活泼、美丽的事物、一只蝴蝶、一朵小花都可能激发幼儿的爱美向善之心。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不仅能开阔他们的视野,还能萌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我班的饲养角里养了许多的小金鱼,让幼儿每天去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可是过了几天,我发现小金鱼死了好几条,我连忙对孩子们说:“哎呀,孩子们,你们看小金鱼怎么死了好几条呀?金鱼妈妈知道了肯定很伤心的,你们说该怎么办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给它们换盆水吧”。有的说:“它们可能肚子饿了。”还有的说:“它们可能想妈妈了。”其中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们把它放回小河里去,让它们回到妈妈身边去吧!”我赞成了她的意见,领着孩子们一起把小金鱼放回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这件小事,教师用自己的爱心和同情心去感染幼儿,使孩子们的关爱行为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因此,我们要捕捉孩子们关爱情绪中的闪光点,并因势利导,进而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中生物的爱心。
  综上所述,幼儿期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就像一片广袤的土地,播种下一粒粒爱的种子,就会收获一份份尊重、关心、宽容、同情。只要我们细心去拨动幼儿心中的爱之琴弦,就能奏响一曲美妙的人生乐章。
  参考文献:
  [1]陈维欣.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J].教育评论,2003(2)
  [2]董良芝.教幼儿学会关爱他人[J].山东教育,3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