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讨对音乐教育理念的认识

【作者】 卓玛次仁

【机构】 西藏那曲地区索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制,音乐知识传授全面系统保教师的主导地位等方面有优势,但学生主体地位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缺乏合作性,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少,实践性不强。但经过各方的长期努力,我国音乐教育中的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有较大的改善,音乐教育的重点正从单纯的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播,转向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形成。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才是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同时,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艺术,一种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搞好音乐教育的建设,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灵魂,还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使音乐服务社会,也使社会更好地促进音乐的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藏北区初中音乐教育也应注重音乐教育理念的创新。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同学生一起看世界。
  有句话说得恰当:“蹲下来,同学生一起看世界。”笔者认为:藏北区初中音乐教育工作应该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音乐课,创造性地、灵活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关系。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的是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因此,作为一名藏北区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合理地安排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使初中生在智力上、体力上和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
  二、建立现代的教育理论,钻研现代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理念应当建立在一定的现代化科学的基础上,因为音乐教育的主体是人,音乐教育的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使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生存,是我们当前教育的四大支柱。知识重要,能力更重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对于藏北区初中音乐学科教育来说,尤其有它的优势和重要地位。所有这些迹象表明,我们音乐教师必须有传统的教学观念。
  我们教师在致力于现代教学方法运用中必须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藏北区中学生的独立自主,引导他们探究、创新,促进他们在我们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并进一步激发中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藏北区初中音乐教育要以兴趣为动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先决条件。藏北区初中音乐教育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我们藏区的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主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音乐学习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这才是藏北区初中音乐教学的正确之路。当初中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在他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不怕困难地学习音乐。因此,在我们那曲地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培养初中生学习的兴趣,使初中生能被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初中生的使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反之,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初中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学习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兴趣是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和催化剂。因此,兴趣是藏北区初中生学习音乐的最好的老师。
  四、初中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音乐新课标强调,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各个阶段的学生,都应该是受教育的主体。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且使他们从中受益,这是学生应有的基本权利,是音乐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无论学生是否具有音乐天赋,都应该接受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这点必须认识到。西藏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迅速深入,传统的教育模式将会发生深刻的反思与转化。所以,我们藏区初中音乐教育也更会面向全体的学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音乐教学效果。
  五、音乐教育要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再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有人认为: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与美育有关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必将导致美育和教育价值尺度中的一系列深刻变革。用新世界要求的新美育观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将会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这显然有助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克服个体自我中心化与民族自我中心化,并从外来文化中清除有毒的毒素,吸取宝贵的营养,有效地防止各种现代化相伴而来的“现代病”,实现美化个体、美化社会、美化自然的高度统一。音乐本身的多元化更值得关注。在提倡学科综合的今天,我们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寻找更好的教会学生理解音乐的方法,一切为音乐审美服务。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新课标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理解多元文化”等新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育人观,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在新课标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藏北区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不断更新音乐教育观念,学习新的音乐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藏北区中学生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冯淑慧,浅谈对初中音乐教育理念的认识[J],《发展导报》中国知网,2016-01-15.
  [2]兰岚,谈对新课程音乐教育理念的认识[J],《大舞台》中国知网,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