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作者】 刚日加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和日镇唐德尕土禾寄宿制完小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由于小学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比较差,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方式,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质量。当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主要是由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与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
1.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小学生的语言积累
小学阶段是学习知识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为初中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阅读是小学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拓展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还能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吸收更多的课外知识,在语文拓展阅读的不断积累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更强。
1.2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作为水平
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与阅读能力紧密相关,只有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所以在小学的教学中开展拓展阅读教学非常有必要,学生可以在拓展阅读的教学中获取大量的语言素材,积累更多的写作资料,促进作文水平的提升,同时在拓展阅读教学中,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提升。
1.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拓展阅读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阅读知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没有得到激发,而拓展阅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走向阅读的世界,激发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接受和吸收更多的课外阅读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
2.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学生缺乏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现状是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主要是在老师或者家长的要求和规定下完成阅读,缺乏阅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这种被动阅读的情况则无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而且随着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丰富了小学生的娱乐方式,更进一步弱化甚至剥夺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2.2学生的阅读面相对狭窄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前,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拓展阅读主要是局限在语文教材上,没有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空间和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阅读的面,无法拓展和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2.3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其采用的方式比较固定和单一化,没有意识到拓展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因此也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常小学语文教师主要是采用固定不变的阅读分析方法来对文章进行逐一讲解引导,老师进行主导式的讲授,没有在教学过程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则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让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也阻碍了小学生思维的扩散发展。
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3.1以书本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工作
小学拓展阅读教学虽然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但是教师还是应该以书本教材作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应该建立在书本教材的基础上,让课外知识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比如在学习语文课文时,教师可以从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时代背景等入手,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让学生对文章更有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2提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效率
教师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应该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主动性更多地交给学生,教师应当把拓展阅读权交给学生,让小学生轮流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和思考的积极性。此外,指导小学生在拓展阅读时不要照本宣科,还要提醒拓展阅读时的语气和朗读技巧,促进小学生符合文章语境的阅读能力提高,并能准确运用语言描绘、形象渲染等方法,还要在拓展阅读中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可以较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效率。
3.3建设交流平台,增强阅读积极性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和社会化行为统一的过程。”作为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也需要引导学生更多的读书。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让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书本走向应用,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尝到无穷的乐趣,促进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文素养。这个时候建立阅读交流平台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为此,教师可建立一个班级阅读读书角,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聚在一起读书,同时准备一个阅读拓展卡,写上读书心得。阅读完之后,让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4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丰富课外阅读资源
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知识与生活的有效结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有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我们要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丰富课外阅读的资源,提高生活的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重视加强对学生拓展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拓展阅读能力。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这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现状给我国的教育改革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阶段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贺丽萍.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7)
[2]陈红专.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浅谈[J].当代教育论坛,2009(8)
[3]刘慧.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与探索[J].吉林教育,2006(9)
[4]张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教育,2008(2)
【关键词】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
1.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小学生的语言积累
小学阶段是学习知识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为初中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阅读是小学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拓展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还能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吸收更多的课外知识,在语文拓展阅读的不断积累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更强。
1.2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作为水平
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与阅读能力紧密相关,只有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所以在小学的教学中开展拓展阅读教学非常有必要,学生可以在拓展阅读的教学中获取大量的语言素材,积累更多的写作资料,促进作文水平的提升,同时在拓展阅读教学中,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提升。
1.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拓展阅读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阅读知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没有得到激发,而拓展阅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走向阅读的世界,激发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接受和吸收更多的课外阅读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
2.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学生缺乏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现状是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主要是在老师或者家长的要求和规定下完成阅读,缺乏阅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这种被动阅读的情况则无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而且随着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丰富了小学生的娱乐方式,更进一步弱化甚至剥夺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2.2学生的阅读面相对狭窄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前,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拓展阅读主要是局限在语文教材上,没有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空间和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阅读的面,无法拓展和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2.3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其采用的方式比较固定和单一化,没有意识到拓展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因此也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常小学语文教师主要是采用固定不变的阅读分析方法来对文章进行逐一讲解引导,老师进行主导式的讲授,没有在教学过程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则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让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也阻碍了小学生思维的扩散发展。
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3.1以书本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工作
小学拓展阅读教学虽然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但是教师还是应该以书本教材作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应该建立在书本教材的基础上,让课外知识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比如在学习语文课文时,教师可以从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时代背景等入手,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让学生对文章更有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2提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效率
教师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应该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主动性更多地交给学生,教师应当把拓展阅读权交给学生,让小学生轮流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和思考的积极性。此外,指导小学生在拓展阅读时不要照本宣科,还要提醒拓展阅读时的语气和朗读技巧,促进小学生符合文章语境的阅读能力提高,并能准确运用语言描绘、形象渲染等方法,还要在拓展阅读中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可以较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效率。
3.3建设交流平台,增强阅读积极性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和社会化行为统一的过程。”作为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也需要引导学生更多的读书。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让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书本走向应用,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尝到无穷的乐趣,促进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文素养。这个时候建立阅读交流平台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为此,教师可建立一个班级阅读读书角,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聚在一起读书,同时准备一个阅读拓展卡,写上读书心得。阅读完之后,让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4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丰富课外阅读资源
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知识与生活的有效结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有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我们要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丰富课外阅读的资源,提高生活的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重视加强对学生拓展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拓展阅读能力。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这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现状给我国的教育改革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阶段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贺丽萍.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7)
[2]陈红专.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浅谈[J].当代教育论坛,2009(8)
[3]刘慧.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与探索[J].吉林教育,2006(9)
[4]张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