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 张忠洪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坪东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丰富的表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我们每个老师,都要有意识地把培养创新人才的做法渗透到不同学科的教学中。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本文从“创建民主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分析和综合能力;通过沟通,发展学生个性;给学生予指导,让学生掌握思维;加强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教学质量;思维方法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对于我们每个老师,都要有意识地把培养创新人才渗透到教学的不同学科。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通过实践,讨论一些真正的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培养创新的人才。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充满活力的新一代高素质的公民。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创建民主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态度感染学生,教室里是宽松、和谐的气氛,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胆想象,敢于质疑。创新之前,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每个人都自愿和积极参与活动。所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求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也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一个创新精神的开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创建一个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和爱好的数学课堂气氛。
  二、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
  分析思维训练指在知识的分解、归纳和总结,而综合指把分解的内容归纳和总结的那部分。分析和综合是彼此依赖的,分析是基础,没有分析就不全面,另一方面,没有综合也就没有分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人们分析之前,研究对象总是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它是在这整体概念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否则,分析是一个障碍。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总是有一个全面的分析,综合再分析的。
  三、通过沟通,发展学生个性
  实践证明,学生有爱和人打交道,表现自己的特点。心理学表明,讨论、辩论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创造多种形式、多种沟通的环境,培养学生在团体中建立自己的角色。交流学习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培养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方式。学生有可能在合作学习时,针对某个问题出现一个精彩的比赛,因为同学之间互相激烈的讨论可以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
  四、给学生予指导,让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
  数学的思维方法包括分析、综合、具体和抽象,求同与求异,一般和特殊等。小学生的独立性很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经常是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培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和示范一些思维的方法,给予方向,并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五、加强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强,有时甚至不能用语言完整清晰地表述思维过程,特别是数
  学语言更是缺乏,阻碍思维发展。大纲指出:“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因此,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和发展思维的重要环节。
  为此,教师要耐心听学生说,鼓励学生敢说,培养学生会说,引导学生说好。所以,教师要长期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要强调学生对每个算理的正确表述,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途述模式。如用“首先……然后……最后……”, “之所以……是因为……”等句式去说.教学应用题时,强调学生叙述思路,可按照 “已知……和……, 可以求出……”,或 “要求……必须先求出……”的句式去叙述.而学习一些规律\结论\计算公式时,要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有序地表述的能力。如教学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后,笔者启发学生看实物图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地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把一个圆柱体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体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乘以高。
  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时,要加强复述,让学生多说,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让学生完整地叙述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既会说,又会想,通过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当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的需要还有其它方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也很多。只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为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学习提供良机,科学地、经常地、多渠道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就能发展好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科的教学质量。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停留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首先必须注意抓住每一个机会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发展。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丰富的表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余文森等.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丽君.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纵横谈.小学教学参考.2002(12).
  [3]夏万深.略论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技巧.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