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方法
【作者】 才 措
【机构】 青海省玉树市第一完全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而数学又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科目。随着社会以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小学生具有了更加开阔的思维与丰富的创造力。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分层异步教学,根据学生自身个性设定科学的教学方针,能够增强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真正受益,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由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1.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含义和实施意义
1.1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含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某一班级内所有学生划分为几个层次,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群体,这就是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在划分完层次后,制定出相应的学习小组,这样就方便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科学有效的分配于各个学习小组,同时,这样也非常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想要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目标就会非常明确,老师也会根据不同的层次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基本思想和教学内容虽然是一样的,但是教学和指导学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其核心思想:以小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施教和指导。因此,可以说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教学就是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想要达到的目的。
1.2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重要意义
(1)分层异步教学方法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它能够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将他们那种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等特征完美的结合起来,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心理欲望,并且还能够使他们对学习数学充满兴趣,以及大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分层异步教学能够将每位学生的发展状况、学习情况、心理特征等全面的反映出来,这样就会将数学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每个人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的教学需求,因此分层异步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心和指导,使教师和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融为一体,对了解学生以及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3)分层异步教学的核心就是尊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颠覆传统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单向的知识灌输方式,二是通过让教师和学生同时参与进去,形成相互合作的方式教学,这样就会方便每位学生都会有机会提出问题,以及参与问题解决过程的讨论,真正实现学生是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
2.1对学生进行分层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不同,所以在教学上应该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学生对学习的感性因素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有的学生对学习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会感到焦虑,而有部分学生对学习有厌倦的情绪,通过学习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分层可以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教师自己心里清楚即可,而不应该把分层公开,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并且这个分层的结果应该是动态的,一个学期甚至一个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当然对学生分组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采用同质分组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分组形式。
2.2目标设计和选择
教学内容相同但是存在相异是分层异步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基本原则是保证基础略差的学生能够掌握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扩展内容,要保证各层次的学生都要达到教学目标。在设立教学目标时目标的难度应符合每层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学习目标不尽相同,对学习活动要有不同难度的要求,相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目标的设定不能过高,否则学生达不到目标而导致分层教育失败,给教学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目标不易过低,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满情绪。当学生达到设定的目标时,要积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目标制定初期,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将目标变为激励的话,鼓励学生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将目标告诉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3分层练习策略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和目的性教学,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后练习。教师在进行课后练习时实施分层练习策略,通常可以分为:自主练习、选择性练习、过渡式练习和并列式练习等,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练习策略。通过课后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4合作互助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并将其作为课程中的重要学习资源,通过不断发掘这些内在资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体现出集体教学的巨大优势。教师在课程中对学生具有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合作互助,对问题不断补充和完善,从而解决学习问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优带差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学生中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新课改对小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将分层异步教学方式做好,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学会数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淑侠.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0)
[2]刘玉红.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 2011,(09)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1.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含义和实施意义
1.1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含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某一班级内所有学生划分为几个层次,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群体,这就是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在划分完层次后,制定出相应的学习小组,这样就方便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科学有效的分配于各个学习小组,同时,这样也非常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想要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目标就会非常明确,老师也会根据不同的层次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基本思想和教学内容虽然是一样的,但是教学和指导学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其核心思想:以小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施教和指导。因此,可以说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教学就是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想要达到的目的。
1.2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重要意义
(1)分层异步教学方法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它能够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将他们那种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等特征完美的结合起来,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心理欲望,并且还能够使他们对学习数学充满兴趣,以及大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分层异步教学能够将每位学生的发展状况、学习情况、心理特征等全面的反映出来,这样就会将数学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每个人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的教学需求,因此分层异步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心和指导,使教师和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融为一体,对了解学生以及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3)分层异步教学的核心就是尊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颠覆传统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单向的知识灌输方式,二是通过让教师和学生同时参与进去,形成相互合作的方式教学,这样就会方便每位学生都会有机会提出问题,以及参与问题解决过程的讨论,真正实现学生是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
2.1对学生进行分层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不同,所以在教学上应该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学生对学习的感性因素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有的学生对学习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会感到焦虑,而有部分学生对学习有厌倦的情绪,通过学习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分层可以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教师自己心里清楚即可,而不应该把分层公开,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并且这个分层的结果应该是动态的,一个学期甚至一个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当然对学生分组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采用同质分组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分组形式。
2.2目标设计和选择
教学内容相同但是存在相异是分层异步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基本原则是保证基础略差的学生能够掌握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扩展内容,要保证各层次的学生都要达到教学目标。在设立教学目标时目标的难度应符合每层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学习目标不尽相同,对学习活动要有不同难度的要求,相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目标的设定不能过高,否则学生达不到目标而导致分层教育失败,给教学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目标不易过低,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满情绪。当学生达到设定的目标时,要积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目标制定初期,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将目标变为激励的话,鼓励学生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将目标告诉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3分层练习策略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和目的性教学,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后练习。教师在进行课后练习时实施分层练习策略,通常可以分为:自主练习、选择性练习、过渡式练习和并列式练习等,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练习策略。通过课后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4合作互助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并将其作为课程中的重要学习资源,通过不断发掘这些内在资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体现出集体教学的巨大优势。教师在课程中对学生具有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合作互助,对问题不断补充和完善,从而解决学习问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优带差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学生中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新课改对小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将分层异步教学方式做好,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学会数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淑侠.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0)
[2]刘玉红.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