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解析教师管理小学生妙招之点滴

【作者】 三智才让

【机构】 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阳康乡民族初级寄宿制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当学生亲近、喜欢你,才会相信你,才会学习你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因此,在教育管理小学生时,教师一定要做到:表扬赞赏,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以柔制刚,随机应变,知彼知己,大军压境,反守为攻,攻心为上,软硬兼施,先礼后兵,先严后慈等的方法,来处理好教育管理中问题。
  【关键词】 管理学生妙招

  1、表扬赞赏,呵护小学生心灵。人都有自尊,小孩也一样,生下来就有自尊心,只不过被成年人长年累月折磨净尽了。要重建自尊和自信,必须先在学生身上建立或发掘值得称许的特质,然后诚恳地称许。错误的赞赏、信赖和尊重都只会弄巧反拙。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诚恳、正确,不伤学生自尊。人人都有自尊,小学生也亦然。因此,我们教师和小学生交流的时候一定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同时还要呵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把我们老师的架子放下来,以朋友身份聊天的形式去交流,这样你才能听到学生的真心话,才能进入他们的心灵,才知道他心理想什么。学生也才会和你走的近,才会喜欢你,才会听你的话。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当学生亲近、喜欢你,才会相信你,才会学习你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
  2、以退为进 忍。如果遇到学生当面驳斥,就应当记著一个「忍」字,切忌急于替自己辩护;因为师生辩论不能导出真理,反而加深彼此的鸿沟。如果真的是自己错了,不妨对学生说 声「多谢」,然后更正。如果不能肯定,可以在下课后再考查清楚,改天再讨论也未迟。凭师长的学术修养,最终必能叫学生拜服的。
  3、以静制动 拖。如果遭到学生当众批评,就应当记著一个「拖」字,切忌跟学生即时冲突;因为「硬碰硬」没有把握压倒气燄,倒反加深敌意。应该从容幽默地避开茅头,鼓励学生 可于週记或课余时提出意见,事后自我检讨。学生的无理取闹,必定逃不过同学们的雪亮眼光;紧张气氛化解后,以师长的口才,必能说服学生认错。
  4、以柔制刚 解。如果学生拒绝受罚,就应当暂缓施行处分,切忌威迫或勉强学生就范;因为导致拒绝受罚,通常都是基于沟通上出现误会。在这种双方都下不了台阶的场面中,就应当记著一个「解」字,将「误解」化为「了解」,才可能将一场「恶战」的危机化解过来。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后,反会主动向老师赔罪;万一 学生只是装蒜而抗命,我们也不必「孤军作战」,整间学校的师生以至家长都不会容许有同学拒罚的,只管向校方投诉好了。
  5、随机应变 活。如果学生未经举手就随意发言,那怎么办呢?这时就要记起一个「活」字,因为如果不能灵活处理,只有越弄越糟。上述情况若偶然出现,由于上课气氛融洽,故自 由发言,而忽略举手,对高班则可接纳,而低班则命其再举手始发言,养成先举手的习惯。若故意捣乱,则于下课后,个别约见讨论。如学生特别针对老师而捣乱,须检讨自己及造成问题的成因,然后採取适当的方法,向学生解释,或寻求改善途径;若仍不成功,则需由其他老师或专业人员协助,注意师生一定要坦诚开放才可达致成功。若学生故意吸引老师注意,可给予适当的注意,在开始时给予机会发问,而后期则以眼神表示接纳他,但由其他同学作答。
  6、知彼知己 查。如果学生在老师写黑板时擅自过位,就应当嘱咐学生返回座位,劝告他不可再犯,否则会被罚。然后记下名字,再和别的任教老师讨论,看该生是否向来也有此习 惯。再接见该生,加以辅导及解释。经验告诉我们,上述场面通常发生在固定老师的课堂上,改善这情况的著手起点宜在老师处,故应记著一个「查」字,查清楚问题的关键所在。
  7、大军压境 停。如果学生在老师写黑板时窃窃私语,就应当停止授课,用目光注视说话的人;或走近他们,至其停止为止。在这种气氛下,如果学生「倾偈」的动机越坏,他感到的 压力就越大;这压力来自老师的目光,渐近的身躯,还有全班同学的注意力。这时候要记起一个「停」字,只有不急于授课,才能使学生甘于放弃找机会继续他们自 己的话题。
  8、反守为攻 训。如果学生大声说笑,此起彼伏,「大军」不能「压境」,那怎么办呢?这时就要记起一个「训」字,放下教具来一顿训话,重新建立威势,冲破同学们的「搞笑」气氛。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冷静时,对「能发能收」的老师更尊敬。
  9、攻心为上 诱。如果学生发白日梦,望向窗外或门外,这时就要记起一个「诱」字。尝试改善教学方法,如备课充足,表达生动些,务求提高「收视率」。或加强学生在课堂的参 与,如鼓励发问及以小组形式讨论书本问题等;切忌在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学生善忘或不专心。又或者可以停顿授课片刻,让学生回復心情上课。或走近学生的座 位,使之有所警觉。或课后与之倾谈,解释其表现,对己对人的影响。我们要记住循循善诱,不能「急攻近利」。
  10、软硬兼施 诫。如果学生睡觉,老师「攻心」无「计」,这时就要记起一个「诫」字。找机会向全班声明,只许有病和不舒服的同学才可在课堂上睡觉休息;改善教学方法,刺激同学 们重新投入;叫醒该名学生,问是否不舒服,再提醒他需要留心。总之重覆告诫学生应守校规,互相尊重。借「规矩」来做「丑人」,老师「进可攻时退可守」。
  11、先礼后兵 提。如果学生吃东西,那怎么办呢?直斥其非吗?万一是自己看错了那怎办?或者学生往里面一吞,然后矢口否认那怎办?这时候就要记起一个「提」字。比方向全班 说:「我没有叫你们唸书,为什么有些同学的嘴不停的动呢?」这样便不致令课堂气氛处于紧张。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将会接受这种暗中提醒;倘若仍不收敛,学生 也将不会得到同学们的认同。
  12、先严后慈 管。慈母多败儿!对于某些人来说,「严父」反而受尊敬。学生经过多年教养才交到老师手里,可能有些已习惯欺善怕恶,若老师急于「打针退烧」,便要记起一个 「管」字。有些学生抱怨课堂上「嘈到听唔到书」,就显示他们需要「先管后教」,才能维持教学效率;再者,对于习惯「见机行事」的学生来说,「先慈后严」的 作风会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而产生反抗,结果迫使先「慈」之后始终「严」不起来。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大多数学生认为最受欢迎的老师质素是「公平」,管得严而后表爱心者最终必能赢取学生的爱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学会用学生的思维看问题,这样才能听到学生真情的呼唤,心灵的呐喊,才能增加师生双方的信心和理解,真正地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
  总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周文馨《学生管理中处理问题的几种方法》教师社区,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