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初中体育场地与器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 农照东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德隆乡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传播媒介是构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场地、器材和设施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积极努力开发各种场地、器材和设施的功能,取得了不少卓有成效的经验。
【关键词】 农村初中;场地;器材;开发与利用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生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正处在学习和发育重要阶段的中学生,身体健康对他们的重要性勿庸置疑,没有健康的身体,任何事都无从谈起。可是,现如今的学生之中“近视眼”、“小胖墩”、“病秧子”日益增多,学生体质差、易生病、体育测试不达标……一系列不良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以人的主动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学校力求在教学中贯彻“寓教于乐、乐中求学、学中益知、练中健体”的教学思想。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空间,力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以快乐体育为指导方针,渗透体育文化内涵,多年来我校着手开发有地方和学校特点的体育课程,采取分年级段进行研讨、实验、调研,不断探索出一条农村初中场地器材开发与利用的新路子。
一、因地制宜,充分开发运动场地
(一)因陋就简,合理设置运动场地。
1. 在不规则的场地内划分不同的锻炼场地。例如我校宿舍区为三角形,学校将其设置成一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排球场同时又作为羽毛球场使用;在篮球场旁的空地设置有一副单杠;在宿舍区的旁边还安排有四台乒乓球桌;三个象棋摊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锻炼需求。
2.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如在上篮球的运球复习课时,因为通往教学区通道有70余级台阶,我就采用在台阶上练习。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12个学生,分别在不同的台阶上练习,如果球掉在下一级台阶就算运球失败,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掉下去的球最多,就算输了。在整堂课中几乎没有看不到偷懒的影子,无论球性好的还是坏的,都很高兴的认真的在练习运球,即使满头大汗也专注于练习,而每次成功的欢呼声此起起伏,课上老师总是听到:“老师,再来一次”,一节课在学生兴高采烈的练习中结束,在下课的时候学生还意犹未尽,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而且在以后的课余时间总能看到学生在哪里练习。
3.碰上雨天,为了克服室内理论太多太枯燥,我们通过研究讨论备好了几节以身体练习为内容的雨天课堂教案,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充分挖掘教学潜力,精心组织,妙安排,使小空间派上大用场。①利用训练室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如半蹲跳、深蹲跳、俯卧撑、杠铃下蹲、举哑铃、立定跳跃、仰卧起坐、两头起。②利用教室现成的桌凳进行各种柔韧性练习及形体练习,女生还增加了在不同音乐伴奏下进行的几种坐姿、站姿的身体形态练习。③利用学生宿舍楼和楼梯进行跑和投掷辅助练习,跑的辅助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跑、跳的辅助练习,如原地纵跳、单脚跳、纵跳摸高,利用楼梯进行耐力练习和跑的辅助练习。④利用学生餐厅进行球的简易练习,篮球的原地各种运球,各种传球模拟的投篮,徒手跳篮及各种战术演练。软式排球的垫球、传球,对墙传垫球、传固定球,扣固定球,以上几种练习方法学生们自己选择轮换进行锻炼,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增加体育课的兴趣。⑤除课本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体育知识讲座,奥运赛事等分组进行竞赛、抢答课堂上你争我辩,非常活跃。
(二)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活动内容。
1.如在学生做两操时,由于受场地的限制,无法同时容纳五百余名学生,每次学校做操只安排一个年级,其他年级的学生在旁观看,由不安排做操的两个年级的学生代表、值日教师、值日领导、体育教师给予评分,每半学期对两操情况进行公布颁奖,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做操质量,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又如学校篮球场地有限,为统筹兼顾,学校统一规定:星期一、星期三为男生活动时间,星期二、四是女生活动时间;星期五是老师活动时间,较好地解决师生共用同一篮球场的矛盾。
(三)开拓创新,高效利用场地资源。
1. 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往往不喜欢“一刀切”的学练形式。为此,我很注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学练积级性,课堂一材多用,体现创新。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运球巧用场地标志线(物)来提高学生运球变速能力:①站在边线上看信号作原地高、低运球。②围绕边线——端线听信号作高、低运球。③围绕三分线——端线作行进间慢、快以及高、低运球。④围绕三个中圈作曲线运球。⑤围绕边线——三分线——边线作快、慢以及急停急起运球。⑥围绕端线——三分线——中圈——三分线——端线作“8”字运球。⑦在边线、端线上放障碍物作变速运球。⑧在场地内沿一条直线作运球捉人。⑨利用呼啦圈摆各种图形进行教学比赛。由于练习线路不断变换,让学生感到新颖好奇,每堂课兴趣有增无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又如给学生上单一而又危险的单杠课时,教师若不布置好场地、器材就无法进行教学。但是,教师若将场地设计成方形(四合院形),并在杠下铺着很厚的垫子,学生便可在无忧无虑的情况下认真地练习每个动作。这样自然会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做到学啥会啥,省时高效。再如给学生教简单而容易的滚翻动作时,教师对垫子的摆放若不加修饰,只是随便放几块垫子让学生去练习,学生做完一两次后,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认为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产生厌倦心理。反之,教师对垫子的摆布若能精心安排,放成大圆形滚翻场地,让学生在追逐游戏中练习滚翻动作,从组织形式上还可做两人一组的滚翻游戏。
二、物尽其用,巧妙使用体育器材
(1)自力更生,丰富体育教学器材。
制作简易器材。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用废旧的书制作接力棒,用废旧的竹竿和橡皮筋制作栏架,用废旧的足球、棉纱和沙子等制作实心球,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等。
(2)一材多用,发挥体育器材功能。
1.体育器材一般具有多种功能。例如,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二人三足等,只要转换视觉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我在教跳高时,我就用跳绳来做工具的,两端学生拉好,看学生能够跳过去多高,一点一点的抬高,最后直到学生跳不过去为止。实心球可以用来投掷,也可以用作负重物、障碍物。
过去的准备活动,队列队形总是老一套,内容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出工不出力,使一些学生一做准备活动就感到头疼、心烦。面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教改,充分利用绳子、棍(报纸筒)、呼啦圈、软式排球这些器具做准备活动,同时配上不同的音乐,并将音乐和舞蹈引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刺激运动的学习,提高了练习的效果。
2.教排球发球时,由于学生力量不同,可确定几个不同的发球点,让他们自己选择发球点进行发球。教传球、垫球和扣球时,可采用三角式障碍物(高2.5米)吊彩带练习架,特别是扣球空中用绳吊气球,高度有高有低,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扣球,学生们的兴致很高,这样既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动作,又提高了练习强度,象这样对器材进行妙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个性得以生动活泼的发展。
3.长跑教学,组织学生进行障碍跑游戏,游戏之后,发动学生在原游戏中使用过的标志柱、呼拉圈、实心球和拉橡皮筋、栏架等现有器材,以及场上用的自编多种新的障碍跑游戏,然后再组织学生按师生共同选出优秀方案进行游戏,并配上节奏欢快的音乐,由于学生有了施展自创能力的机会,又能自已创编游戏,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通过多年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欠缺,已成为现实的问题,虽在改变但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改变。如何有效利用体育资源,运用有限的场地、器材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精彩性,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希望我们的教师努力工作,克服场地、器材困难,少怨多做,大胆实践,敢于创新,为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健. 关于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杨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2]司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强化体育课程改革.中国学校体育2002.(2)
[3]范峰等.学生体质健康说了算.中国教育报网
[4]赵立. 关于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的断想. 体育教学. 2004. (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体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指南 陈建嘉 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7]中国学校体育?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
【关键词】 农村初中;场地;器材;开发与利用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生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正处在学习和发育重要阶段的中学生,身体健康对他们的重要性勿庸置疑,没有健康的身体,任何事都无从谈起。可是,现如今的学生之中“近视眼”、“小胖墩”、“病秧子”日益增多,学生体质差、易生病、体育测试不达标……一系列不良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以人的主动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学校力求在教学中贯彻“寓教于乐、乐中求学、学中益知、练中健体”的教学思想。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空间,力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以快乐体育为指导方针,渗透体育文化内涵,多年来我校着手开发有地方和学校特点的体育课程,采取分年级段进行研讨、实验、调研,不断探索出一条农村初中场地器材开发与利用的新路子。
一、因地制宜,充分开发运动场地
(一)因陋就简,合理设置运动场地。
1. 在不规则的场地内划分不同的锻炼场地。例如我校宿舍区为三角形,学校将其设置成一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排球场同时又作为羽毛球场使用;在篮球场旁的空地设置有一副单杠;在宿舍区的旁边还安排有四台乒乓球桌;三个象棋摊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锻炼需求。
2.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如在上篮球的运球复习课时,因为通往教学区通道有70余级台阶,我就采用在台阶上练习。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12个学生,分别在不同的台阶上练习,如果球掉在下一级台阶就算运球失败,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掉下去的球最多,就算输了。在整堂课中几乎没有看不到偷懒的影子,无论球性好的还是坏的,都很高兴的认真的在练习运球,即使满头大汗也专注于练习,而每次成功的欢呼声此起起伏,课上老师总是听到:“老师,再来一次”,一节课在学生兴高采烈的练习中结束,在下课的时候学生还意犹未尽,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而且在以后的课余时间总能看到学生在哪里练习。
3.碰上雨天,为了克服室内理论太多太枯燥,我们通过研究讨论备好了几节以身体练习为内容的雨天课堂教案,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充分挖掘教学潜力,精心组织,妙安排,使小空间派上大用场。①利用训练室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如半蹲跳、深蹲跳、俯卧撑、杠铃下蹲、举哑铃、立定跳跃、仰卧起坐、两头起。②利用教室现成的桌凳进行各种柔韧性练习及形体练习,女生还增加了在不同音乐伴奏下进行的几种坐姿、站姿的身体形态练习。③利用学生宿舍楼和楼梯进行跑和投掷辅助练习,跑的辅助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跑、跳的辅助练习,如原地纵跳、单脚跳、纵跳摸高,利用楼梯进行耐力练习和跑的辅助练习。④利用学生餐厅进行球的简易练习,篮球的原地各种运球,各种传球模拟的投篮,徒手跳篮及各种战术演练。软式排球的垫球、传球,对墙传垫球、传固定球,扣固定球,以上几种练习方法学生们自己选择轮换进行锻炼,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增加体育课的兴趣。⑤除课本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体育知识讲座,奥运赛事等分组进行竞赛、抢答课堂上你争我辩,非常活跃。
(二)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活动内容。
1.如在学生做两操时,由于受场地的限制,无法同时容纳五百余名学生,每次学校做操只安排一个年级,其他年级的学生在旁观看,由不安排做操的两个年级的学生代表、值日教师、值日领导、体育教师给予评分,每半学期对两操情况进行公布颁奖,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做操质量,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又如学校篮球场地有限,为统筹兼顾,学校统一规定:星期一、星期三为男生活动时间,星期二、四是女生活动时间;星期五是老师活动时间,较好地解决师生共用同一篮球场的矛盾。
(三)开拓创新,高效利用场地资源。
1. 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往往不喜欢“一刀切”的学练形式。为此,我很注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学练积级性,课堂一材多用,体现创新。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运球巧用场地标志线(物)来提高学生运球变速能力:①站在边线上看信号作原地高、低运球。②围绕边线——端线听信号作高、低运球。③围绕三分线——端线作行进间慢、快以及高、低运球。④围绕三个中圈作曲线运球。⑤围绕边线——三分线——边线作快、慢以及急停急起运球。⑥围绕端线——三分线——中圈——三分线——端线作“8”字运球。⑦在边线、端线上放障碍物作变速运球。⑧在场地内沿一条直线作运球捉人。⑨利用呼啦圈摆各种图形进行教学比赛。由于练习线路不断变换,让学生感到新颖好奇,每堂课兴趣有增无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又如给学生上单一而又危险的单杠课时,教师若不布置好场地、器材就无法进行教学。但是,教师若将场地设计成方形(四合院形),并在杠下铺着很厚的垫子,学生便可在无忧无虑的情况下认真地练习每个动作。这样自然会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做到学啥会啥,省时高效。再如给学生教简单而容易的滚翻动作时,教师对垫子的摆放若不加修饰,只是随便放几块垫子让学生去练习,学生做完一两次后,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认为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产生厌倦心理。反之,教师对垫子的摆布若能精心安排,放成大圆形滚翻场地,让学生在追逐游戏中练习滚翻动作,从组织形式上还可做两人一组的滚翻游戏。
二、物尽其用,巧妙使用体育器材
(1)自力更生,丰富体育教学器材。
制作简易器材。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用废旧的书制作接力棒,用废旧的竹竿和橡皮筋制作栏架,用废旧的足球、棉纱和沙子等制作实心球,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等。
(2)一材多用,发挥体育器材功能。
1.体育器材一般具有多种功能。例如,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二人三足等,只要转换视觉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我在教跳高时,我就用跳绳来做工具的,两端学生拉好,看学生能够跳过去多高,一点一点的抬高,最后直到学生跳不过去为止。实心球可以用来投掷,也可以用作负重物、障碍物。
过去的准备活动,队列队形总是老一套,内容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出工不出力,使一些学生一做准备活动就感到头疼、心烦。面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教改,充分利用绳子、棍(报纸筒)、呼啦圈、软式排球这些器具做准备活动,同时配上不同的音乐,并将音乐和舞蹈引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刺激运动的学习,提高了练习的效果。
2.教排球发球时,由于学生力量不同,可确定几个不同的发球点,让他们自己选择发球点进行发球。教传球、垫球和扣球时,可采用三角式障碍物(高2.5米)吊彩带练习架,特别是扣球空中用绳吊气球,高度有高有低,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扣球,学生们的兴致很高,这样既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动作,又提高了练习强度,象这样对器材进行妙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个性得以生动活泼的发展。
3.长跑教学,组织学生进行障碍跑游戏,游戏之后,发动学生在原游戏中使用过的标志柱、呼拉圈、实心球和拉橡皮筋、栏架等现有器材,以及场上用的自编多种新的障碍跑游戏,然后再组织学生按师生共同选出优秀方案进行游戏,并配上节奏欢快的音乐,由于学生有了施展自创能力的机会,又能自已创编游戏,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通过多年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欠缺,已成为现实的问题,虽在改变但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改变。如何有效利用体育资源,运用有限的场地、器材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精彩性,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希望我们的教师努力工作,克服场地、器材困难,少怨多做,大胆实践,敢于创新,为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健. 关于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杨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2]司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强化体育课程改革.中国学校体育2002.(2)
[3]范峰等.学生体质健康说了算.中国教育报网
[4]赵立. 关于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的断想. 体育教学. 2004. (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体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指南 陈建嘉 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7]中国学校体育?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