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激发兴趣 智慧识字——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写字部分为例
【作者】 刘敏敏
【机构】 福建省石狮市鹏山师范附属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中国汉字是世界文明体系中唯一没有间断仅存的方块汉字,是世界文明宝库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本文从激发兴趣爱汉字、科学字理学汉字、形式多样识汉字、生活情境讲汉字、有效评价促学字五个方面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写字部分为例,谈如何智慧进行汉字教学。
【关键词】 识字;兴趣;字理;形式;情境;评价
中国文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虽图画演化成线条,但始终维护着自己的表意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最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同时文字又是读出来的,中国文字也是一种注音文字。物象上获取的形与语言相结合,形成了音和义的中国文字。所以每个中国文字都具有三个部分:字形、字义、字音。汉字应从字形、字义、字音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下面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写字部分为例,谈谈在字形、字义、字音学习内容中,如何智慧地进行汉字教学?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要求会认300个字,会写100个字。识字写字的编排遵循识字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我们应重视打好识字写字基础。
一、激发兴趣爱汉字
《语文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第一学段的首个教学目标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就是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而对汉字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在汉字教学中。
汉字教学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对汉字构造和使用规则的感受,这种感受能激发起孩子希望了解汉字的好奇心,并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科学字理学汉字
“教无定法,教有定则”,字理教学是汉字教学必须遵循的“定则”。把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的科学理念注入学生的心中。并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这种正确的感受和认识,使他们对汉字的构造充满了探索的兴趣,当学生发现那些横竖撇点折交错搭成的符号,原来是自己熟悉的事物经过几千年演变的。他们就有兴趣去推测汉字的渊源,并也爱上了汉字。
一年级上册,学生初入课堂识字不多,讲解字理不宜强调只能渗透。而且并不是所有字都能进行字理教学,教师有选择地进行个别有象形特征的汉字进行字理教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日月水火》就适合进行字理教学。本课有“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要会认的生字。可分别用具体生动的课件演示这些字的动画,有图形演变成甲骨文,引导学生主动认真观察,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比如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动画(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让学生用小手画画日的图形(日) 。(2)教师领读“日”字。并交流对“日”的了解,再对“日”字进行组词。……
最后对学习方法进行小结:让学生知道它们就是象形字。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感受每个汉字都是一幅图,让学生很快记住字的形和义。
在本册所有会认会写的字中还有一些字也是可以进行字理教学的渗透的,比如:“口、目、手、人、大、天、果、鸟、雨、衣”等等。 在科学指导下进行字理教学,以古文字的形体作为背景,帮助学生识别和记忆。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把枯燥无味的识字、写字课、变得活泼、生动、快乐。
三、形式多样识汉字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容易记住具体的、直观的材料,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教师去创设:
1、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如“叶”可拆分“口”加“十”字;“江”可拆分 三点水加“工”字。2、猜谜语、编顺口溜方法识字。如美:羊儿没尾巴,“大”字来代替。两:一横一框,一对小人藏中间。3、动作演示方法识字。适合动词。如可以演一演“升、起、立”等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4、联想记忆识字。如“绿”和“红”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可以从熟字“红”过渡到“绿”。......
但必须注意,汉字的讲解必须科学。不科学地讲解汉字,肆意妄为,造成思想混乱,会使学生的文化素质下降。
四、生活情境讲汉字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要求会认的字对学生来说有点多,但只要仔细分析这些字,发现它们不是孤立的,在生活中高频率出现,而且很多可以组成生活常见的词语。
我们以《升国旗》为例。《升国旗》有“升、国、旗、中、红、歌、起、么、美、丽、立”11个会认的生字,教学时,教师把这些生字卡片粘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认真观察,自主把孤立的生字拼成“升国旗、中国、红旗、国歌、起立、多么、美丽”生活常见的7个词语,降低了学生的记忆难度,学生们像在玩拼图一样轻松记住了这些词语。对于个别字词,教师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轻松记住这些字词。如“那”,创设语境,出示卡片:“那是什么?”让学生进行问答。同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识汉字,还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与成果。
比如可让学生留意街道上商场上广告牌上公交车站牌的词语,做生活的有心人,并认识这些字。最后教师在课堂上举行竞选识字大王的活动。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也让学生爱上汉字。
五、有效评价促学汉字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必须对学生的识字写字进行有效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等。低学段还应多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主动识字的兴趣,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同时注重学生的书写正确、端正、整洁、美观。教师除了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识字写字的评价外,也可进行师生、生生等多重评价,促进学生的识字写字氛围和学习。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韵律和谐、形态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是世界文明体系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仅存的独特方块汉字,是世界文明宝库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底蕴。汉字的文化艺术历史魅力是无与伦比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智慧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师大出版社
[2]唐兰《中国文字学》 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
【关键词】 识字;兴趣;字理;形式;情境;评价
中国文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虽图画演化成线条,但始终维护着自己的表意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最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同时文字又是读出来的,中国文字也是一种注音文字。物象上获取的形与语言相结合,形成了音和义的中国文字。所以每个中国文字都具有三个部分:字形、字义、字音。汉字应从字形、字义、字音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下面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写字部分为例,谈谈在字形、字义、字音学习内容中,如何智慧地进行汉字教学?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要求会认300个字,会写100个字。识字写字的编排遵循识字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我们应重视打好识字写字基础。
一、激发兴趣爱汉字
《语文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第一学段的首个教学目标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就是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而对汉字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在汉字教学中。
汉字教学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对汉字构造和使用规则的感受,这种感受能激发起孩子希望了解汉字的好奇心,并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科学字理学汉字
“教无定法,教有定则”,字理教学是汉字教学必须遵循的“定则”。把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的科学理念注入学生的心中。并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这种正确的感受和认识,使他们对汉字的构造充满了探索的兴趣,当学生发现那些横竖撇点折交错搭成的符号,原来是自己熟悉的事物经过几千年演变的。他们就有兴趣去推测汉字的渊源,并也爱上了汉字。
一年级上册,学生初入课堂识字不多,讲解字理不宜强调只能渗透。而且并不是所有字都能进行字理教学,教师有选择地进行个别有象形特征的汉字进行字理教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日月水火》就适合进行字理教学。本课有“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要会认的生字。可分别用具体生动的课件演示这些字的动画,有图形演变成甲骨文,引导学生主动认真观察,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比如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动画(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让学生用小手画画日的图形(日) 。(2)教师领读“日”字。并交流对“日”的了解,再对“日”字进行组词。……
最后对学习方法进行小结:让学生知道它们就是象形字。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感受每个汉字都是一幅图,让学生很快记住字的形和义。
在本册所有会认会写的字中还有一些字也是可以进行字理教学的渗透的,比如:“口、目、手、人、大、天、果、鸟、雨、衣”等等。 在科学指导下进行字理教学,以古文字的形体作为背景,帮助学生识别和记忆。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把枯燥无味的识字、写字课、变得活泼、生动、快乐。
三、形式多样识汉字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容易记住具体的、直观的材料,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教师去创设:
1、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如“叶”可拆分“口”加“十”字;“江”可拆分 三点水加“工”字。2、猜谜语、编顺口溜方法识字。如美:羊儿没尾巴,“大”字来代替。两:一横一框,一对小人藏中间。3、动作演示方法识字。适合动词。如可以演一演“升、起、立”等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4、联想记忆识字。如“绿”和“红”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可以从熟字“红”过渡到“绿”。......
但必须注意,汉字的讲解必须科学。不科学地讲解汉字,肆意妄为,造成思想混乱,会使学生的文化素质下降。
四、生活情境讲汉字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要求会认的字对学生来说有点多,但只要仔细分析这些字,发现它们不是孤立的,在生活中高频率出现,而且很多可以组成生活常见的词语。
我们以《升国旗》为例。《升国旗》有“升、国、旗、中、红、歌、起、么、美、丽、立”11个会认的生字,教学时,教师把这些生字卡片粘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认真观察,自主把孤立的生字拼成“升国旗、中国、红旗、国歌、起立、多么、美丽”生活常见的7个词语,降低了学生的记忆难度,学生们像在玩拼图一样轻松记住了这些词语。对于个别字词,教师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轻松记住这些字词。如“那”,创设语境,出示卡片:“那是什么?”让学生进行问答。同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识汉字,还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与成果。
比如可让学生留意街道上商场上广告牌上公交车站牌的词语,做生活的有心人,并认识这些字。最后教师在课堂上举行竞选识字大王的活动。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也让学生爱上汉字。
五、有效评价促学汉字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必须对学生的识字写字进行有效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等。低学段还应多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主动识字的兴趣,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同时注重学生的书写正确、端正、整洁、美观。教师除了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识字写字的评价外,也可进行师生、生生等多重评价,促进学生的识字写字氛围和学习。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韵律和谐、形态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是世界文明体系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仅存的独特方块汉字,是世界文明宝库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底蕴。汉字的文化艺术历史魅力是无与伦比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智慧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师大出版社
[2]唐兰《中国文字学》 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