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创设情境,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
【作者】 木叶萨尔汗·托胡吐尔孜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杭桂镇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情境教学法成为了当前的主流教学方法,从根本上优化了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加精彩生动。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显著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综合能力。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
【关键词】 情境教学;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初中物理一直是让教师头疼的一个科目,面对抽象的知识点和繁杂的物理公式,教师总是束手无策,学生也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针对这样的问题,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遨游在物理知识的海洋中,更好地培养物理思维与综合能力。那么我将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浅谈如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1、巧妙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那么借助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主动思考物理问题。就以重力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节主要引导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以及运用,但是这样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教师如果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很难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那么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则可以借助简单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列举人不能飞翔、重物会下路等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其中的物理原理。这样具有生活性的例子,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思考中来。接着,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牛顿被苹果砸到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物理世界的精彩,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理论知识的教学当中来。此时,学生已经进入到学习状态,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准备。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2、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紧张压抑的课堂氛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会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那么,教师要运用教学情境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以电学教学单元为例,在这一章节学生会学习到电路问题的诊断,但是这一知识点具有鲜明的抽象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会让这样的知识变得更加枯燥无聊。教师要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并且引导学生进入到其中,主动探索问题,从思维层次形成对知识的有效理解。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电力工程师的角色,让学生进入到问题情境当中,用一种直观的角度来探究电路问题,从而让这些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形象。也让学生有一种更强的代入感,主动地思考和探究问题,更好地解决了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学习效果,课堂气氛在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当中活跃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帮助学生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
3、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那么借助教学情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究思维,促进学生的进步。就以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思考物理问题。于是,教师不再按照以往的方式,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进行按部就班的实验练习,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控制变量法的内涵在实验中有效运用,锻炼学生的探究思维。教师针对教材上的内容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从而让学生能够从实验原理出发进行实验的设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主动了解实验器材的运用,更好地提升个人的实验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思维。
4、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为学生的长远进步奠定基础。那么,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光学教学单元,教师会引导学生了解凸透镜、凹透镜的物理知识。于是,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实际了解的知识作为引入,逐步深入,对物理知识进行进一步研究。首先,教师可要求学生简单了解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的基本概念与应用,从而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接着,教师则要求学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的规律,接触到重要的物理知识。最后,教师则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真正地实现活学活用。通过这样的方式,以实际的生活情境为引导,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结语:总而言之,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更好地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与综合能力,能够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待和思考问题。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并且了解情境教学法的内涵,探索科学的运用策略,让学生在精彩生动的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获得长远全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曹晶.秉承“解放”教育思想 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7):112-113.
[2]谭必伟.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02):26.
【关键词】 情境教学;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初中物理一直是让教师头疼的一个科目,面对抽象的知识点和繁杂的物理公式,教师总是束手无策,学生也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针对这样的问题,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遨游在物理知识的海洋中,更好地培养物理思维与综合能力。那么我将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浅谈如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1、巧妙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那么借助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主动思考物理问题。就以重力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节主要引导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以及运用,但是这样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教师如果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很难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那么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则可以借助简单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列举人不能飞翔、重物会下路等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其中的物理原理。这样具有生活性的例子,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思考中来。接着,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牛顿被苹果砸到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物理世界的精彩,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理论知识的教学当中来。此时,学生已经进入到学习状态,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准备。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2、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紧张压抑的课堂氛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会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那么,教师要运用教学情境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以电学教学单元为例,在这一章节学生会学习到电路问题的诊断,但是这一知识点具有鲜明的抽象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会让这样的知识变得更加枯燥无聊。教师要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并且引导学生进入到其中,主动探索问题,从思维层次形成对知识的有效理解。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电力工程师的角色,让学生进入到问题情境当中,用一种直观的角度来探究电路问题,从而让这些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形象。也让学生有一种更强的代入感,主动地思考和探究问题,更好地解决了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学习效果,课堂气氛在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当中活跃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帮助学生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
3、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那么借助教学情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究思维,促进学生的进步。就以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思考物理问题。于是,教师不再按照以往的方式,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进行按部就班的实验练习,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控制变量法的内涵在实验中有效运用,锻炼学生的探究思维。教师针对教材上的内容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从而让学生能够从实验原理出发进行实验的设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主动了解实验器材的运用,更好地提升个人的实验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思维。
4、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为学生的长远进步奠定基础。那么,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光学教学单元,教师会引导学生了解凸透镜、凹透镜的物理知识。于是,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实际了解的知识作为引入,逐步深入,对物理知识进行进一步研究。首先,教师可要求学生简单了解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的基本概念与应用,从而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接着,教师则要求学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的规律,接触到重要的物理知识。最后,教师则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真正地实现活学活用。通过这样的方式,以实际的生活情境为引导,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结语:总而言之,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更好地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与综合能力,能够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待和思考问题。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并且了解情境教学法的内涵,探索科学的运用策略,让学生在精彩生动的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获得长远全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曹晶.秉承“解放”教育思想 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7):112-113.
[2]谭必伟.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