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的研究
【作者】 黄德华
【机构】 云南省广南县曙光乡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以语文整合课程为中心,有助于加强语文与实际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从而全面推进学生的整体语文修养。综合性学习重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操作,来培养他们观察、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和体验生活,培养自身独特的气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开放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丰富学习内容与方式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但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课外活动,或者是实践活动,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为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深入理解它的含义、内容、理念、宗旨等,以真正利用综合性学习,助力学生发展,推动课堂变革。
1.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1.1合作性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能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在集体参与中学会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能得到提升。
1.2经验性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注重经验性的教学方式。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生自身的经验同样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知识。综合性学习基本上是以“活动、探究”和“问题、解决”为载体的,这种方式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体验和参与,以及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和阅历,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整合以及新知识的产生。
1.3个性化
综合性学习和以往模式化和标准化的学习方式不同,它是一种极具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会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都有所不同,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去选择想要探究和学习的内容。
1.4生活化
综合性学习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从呆板的课堂教学中走了出来,走进了社会和自然,走进了家庭和生活,从而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范围。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每次的学习结果、过程和目标都是开放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1.5综合性
综合性学习加强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听说读写有效地结合了起来,也使课本和具体实践能够有机结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综合性的语文知识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以及整体素养的有效提升。
2.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2.1巧妙根据课文专题内容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1)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专题内容。小学语文课程里有较多的专题内容,其中有的因为现实条件有限而难以实施,也有些专题学生并不感兴趣,教师布置下去以后学生觉得兴致缺缺,完成的质量不高。因此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专题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等高科技产品查阅资料,巧设综合学习任务。当今大多数学生已经能接触到高科技产品,甚至有的学生还买了许多辅助学习的学习机,点读机等。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应该不再局限于过去条件落后时的内容,而应该适当对题设任务进行拓展,以顺应时代的发展。
2.2学会体现语文综合性教学中的“语文特色”
(1)学会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在探索过程中让其体会“语文特色”。综合性的学习范围较大,教师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偏离语文,而应该至始至终围绕“语文特色”这一条主线。其中,让学生通过探索并进行自我展示,在探索中不断挖掘“语文特色”,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式。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增添一些文化特色,让学生体会文学之美。正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好的文学作品,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总能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小学生正处于读书认字的阶段,其感官会比高年级学生更加敏感,尤其是女孩子,对美的东西总会产生格外的兴趣。
2.3时常反思教学中的不足
综合性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其仍处于探索阶段。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及时反思回顾自己的教学效果,几十年如一日延续旧的教学方式,就很难有所进步,同时那些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活动时,发现学生交上来的报告都含有水分,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外,还要考虑是否是自己布置的任务太无聊,或者不具有操作性,才会导致学生只能硬头皮交含水分的作业。教师在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时,要学会将自己的教学评价划分为几个点,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自身的备课情况,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数量,学生成绩进步和退步情况等,评价项目越细,教师能发现的问题便越多,这样才有利于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3.综合性学习关注过程性指导
综合性学习给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老师的指导与点拨非常重要,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学习经验得以深化与提升。如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学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可又不懂得如何投入活动之中。这时,老师就要以“参谋”的身份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巧妙设计步骤,把材料加以整合,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筛选、整理信息,发展语言。当小组合作学习遇阻时,老师可根据兴趣、能力等调整,并定期进行小组互动、交流、优势互补,共同讨论解决行动中的疑难问题,共享活动成果与经验。有了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条不紊、有声有色。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综合性”的“学习”,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只有这样,才可能让语文课程真正朝着理想迈进。
参考文献:
[1]魏烨.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2,10
[2]施菊香.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原则与策略[J].小学时代(教师),2009,11
[3]李素娇.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策略探微[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3
【关键词】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开放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丰富学习内容与方式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但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课外活动,或者是实践活动,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为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深入理解它的含义、内容、理念、宗旨等,以真正利用综合性学习,助力学生发展,推动课堂变革。
1.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1.1合作性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能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在集体参与中学会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能得到提升。
1.2经验性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注重经验性的教学方式。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生自身的经验同样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知识。综合性学习基本上是以“活动、探究”和“问题、解决”为载体的,这种方式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体验和参与,以及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和阅历,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整合以及新知识的产生。
1.3个性化
综合性学习和以往模式化和标准化的学习方式不同,它是一种极具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会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都有所不同,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去选择想要探究和学习的内容。
1.4生活化
综合性学习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从呆板的课堂教学中走了出来,走进了社会和自然,走进了家庭和生活,从而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范围。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每次的学习结果、过程和目标都是开放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1.5综合性
综合性学习加强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听说读写有效地结合了起来,也使课本和具体实践能够有机结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综合性的语文知识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以及整体素养的有效提升。
2.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2.1巧妙根据课文专题内容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1)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专题内容。小学语文课程里有较多的专题内容,其中有的因为现实条件有限而难以实施,也有些专题学生并不感兴趣,教师布置下去以后学生觉得兴致缺缺,完成的质量不高。因此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专题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等高科技产品查阅资料,巧设综合学习任务。当今大多数学生已经能接触到高科技产品,甚至有的学生还买了许多辅助学习的学习机,点读机等。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应该不再局限于过去条件落后时的内容,而应该适当对题设任务进行拓展,以顺应时代的发展。
2.2学会体现语文综合性教学中的“语文特色”
(1)学会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在探索过程中让其体会“语文特色”。综合性的学习范围较大,教师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偏离语文,而应该至始至终围绕“语文特色”这一条主线。其中,让学生通过探索并进行自我展示,在探索中不断挖掘“语文特色”,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式。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增添一些文化特色,让学生体会文学之美。正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好的文学作品,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总能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小学生正处于读书认字的阶段,其感官会比高年级学生更加敏感,尤其是女孩子,对美的东西总会产生格外的兴趣。
2.3时常反思教学中的不足
综合性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其仍处于探索阶段。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及时反思回顾自己的教学效果,几十年如一日延续旧的教学方式,就很难有所进步,同时那些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活动时,发现学生交上来的报告都含有水分,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外,还要考虑是否是自己布置的任务太无聊,或者不具有操作性,才会导致学生只能硬头皮交含水分的作业。教师在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时,要学会将自己的教学评价划分为几个点,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自身的备课情况,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数量,学生成绩进步和退步情况等,评价项目越细,教师能发现的问题便越多,这样才有利于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3.综合性学习关注过程性指导
综合性学习给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老师的指导与点拨非常重要,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学习经验得以深化与提升。如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学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可又不懂得如何投入活动之中。这时,老师就要以“参谋”的身份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巧妙设计步骤,把材料加以整合,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筛选、整理信息,发展语言。当小组合作学习遇阻时,老师可根据兴趣、能力等调整,并定期进行小组互动、交流、优势互补,共同讨论解决行动中的疑难问题,共享活动成果与经验。有了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条不紊、有声有色。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综合性”的“学习”,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只有这样,才可能让语文课程真正朝着理想迈进。
参考文献:
[1]魏烨.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2,10
[2]施菊香.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原则与策略[J].小学时代(教师),2009,11
[3]李素娇.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策略探微[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