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者】 王世银

【机构】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云丰村手拉手希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创新教育是激发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创新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阵地,合理运用恰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富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于学生,更主要的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努力在课堂教学中,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
  1.小学语文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教师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课堂上依旧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降低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得到发展。如果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那就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而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根据书本内容进行知识讲解,教学模式太过单一,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同时更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而言的,它的本质在于一个“新”字,在于对现有的认识和现存事物的超越。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就是指学生丰富的想象思维能力、学生的直觉和灵感思维能力、学生的创造和联想思维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是关键。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要有创新精神,要把灌输式教学方法变为主动式探究的学习方法,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环境,要采取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条件。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必须要有大胆改革教学方法的勇气,只有这样,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才有希望。
  3.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1采取自由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征,设置自由式教学活动,将游戏融入到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游戏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思想就永远得不到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创新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积极作用。
  3.2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教导学生,同时也必须学会如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象。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足够的知识,以促进学生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现。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够渐渐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习惯。
  3.3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促进学生创新思维
  学源自思,思起于疑。质疑和提问,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石。只有善于勤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学生,才能有创新的欲望。质疑是一个人从已知领域向未知世界进入的触角,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设置启发性的内容,诱导学生进行质疑提问训练,多质疑、多提问,才能对语言和文字产生思维的灵活变通和运用。对同一个事物,同一段文字,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进行全面的解析和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得到矛盾的碰撞,产生新的想法。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置身一个共同探索思考的氛围中,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同时教师适当地将教学信息进行发散,学生可以在更多的信息中产生质疑和提问,以引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对已知事物进行新的角度和途径质疑思考的时候,就是独特新颖见解出现的开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住其思维中灵活、独特和流畅的部分,积极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
  4.结语
  语文教学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与创新密不可分,俗话说:“教育是知识不断创新以及传播的主要根源,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创新和探索,才能使人类接触更多的新知识,才能开拓自己的视野。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我们教师要带着十足的创造意识,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得到发展,为培养适应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月冉.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5,(21):144
  [2]谷卫茹.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3(11):79 
  [3]姜琪,王学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