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高中生物实验优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作者】 何晓慧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关注的问题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中生物的理论教学更是要以实验教学为依托。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实验教学不仅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亲手实践,学生经历了生物科学的发现过程,也加深了教材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更能感受到动手的快乐和生物学习的乐趣,但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却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就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一点优化建议。
一、优化高中生物课堂的演示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在高中生物的课堂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涉及到一定的风险性及实验室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等都可以考虑做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1],从教师的演示实验中更加直接地从获取知识的生成过程,增强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但通过实际经历,我发现现有的演示实验教学还是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1、演示实验是否成功很重要
演示实验主要是帮助学生加强对生物概念知识的理解,若是演示实验失败,学生就有可能被错误的实验误导,产生错误的理解,还浪费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同时也削弱了学生对操作实验的信心。教师必须在教学前进行严密的设计,才能够进行课堂教学实验,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把控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在教学节奏上也要科学控制,从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2、演示实验的目的要清晰
演示实验除了能够帮助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了解知识体系外,还能够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总结,以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演示实验进行前的问题引导及目的的说明。例如,在进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演示时,教师先对学生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比如: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又是什么?肝脏研磨液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更加专注的思考问题同时观察现象,而不只是简单地看个热闹,这样的演示实验才可能是真正让学生有所获的。
二、优化高中生物的学生实验教学
在我校的实验教学中,除了演示实验教学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学生自己到生物实验室进行自主实验探究。对于这一部分实验,我们的传统习惯是老师先大致讲解下实验原理和基本方法,强调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动手实验。而我认为,这样的实验课模式对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确实是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但是学生这样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述,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条件允许的话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优化:
1、把教材中的实验真正变成开放性实验,由教师布置实验课题,学生结合课本的材料设计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具、实验材料、实验步骤、预期结果等,交给教师。教师审查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需要修改的,指导学生完善实验设计。实验员根据学生的需要提前准备好仪器、材料。由于有的实验课题,学生设计的实验过程不同,可能会缺少一些学生所需的特殊材料,可以由实验员准备这些材料。也可以由学生自行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教师将学生设计的实验进行分类,相近的实验设计分为一组,然后通知学生可以到实验室完成实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让他们真正能够跟随自己的思想去动手实践,相信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2、还有一点就是对实验完成后的评价,这应当是比实验过程本身还要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在自己的实验设计下能否顺利地完成实验,以及得到的结果如何,通过认真仔细的分析更能够加深学生对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体会。第二就是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2],是否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待实验现象、结果,是否能够从失败中查找原因,吸取教训,直至实验完成。培养学生锲而不舍、认真钻研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精神也可以在动手过程中得到很好地体现。这也应当是评价学生的实验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严谨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为了给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不仅是教师,整个学校都应该重视起来使得实验教学能够真正发挥它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方迎春.加强高中生物实验的优化教学[J].新课程(下旬),2015.8
[2]郭霞.优化教学资源,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果[J].中文信息,13.12
一、优化高中生物课堂的演示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在高中生物的课堂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涉及到一定的风险性及实验室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等都可以考虑做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1],从教师的演示实验中更加直接地从获取知识的生成过程,增强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但通过实际经历,我发现现有的演示实验教学还是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1、演示实验是否成功很重要
演示实验主要是帮助学生加强对生物概念知识的理解,若是演示实验失败,学生就有可能被错误的实验误导,产生错误的理解,还浪费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同时也削弱了学生对操作实验的信心。教师必须在教学前进行严密的设计,才能够进行课堂教学实验,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把控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在教学节奏上也要科学控制,从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2、演示实验的目的要清晰
演示实验除了能够帮助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了解知识体系外,还能够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总结,以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演示实验进行前的问题引导及目的的说明。例如,在进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演示时,教师先对学生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比如: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又是什么?肝脏研磨液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更加专注的思考问题同时观察现象,而不只是简单地看个热闹,这样的演示实验才可能是真正让学生有所获的。
二、优化高中生物的学生实验教学
在我校的实验教学中,除了演示实验教学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学生自己到生物实验室进行自主实验探究。对于这一部分实验,我们的传统习惯是老师先大致讲解下实验原理和基本方法,强调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动手实验。而我认为,这样的实验课模式对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确实是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但是学生这样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述,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条件允许的话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优化:
1、把教材中的实验真正变成开放性实验,由教师布置实验课题,学生结合课本的材料设计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具、实验材料、实验步骤、预期结果等,交给教师。教师审查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需要修改的,指导学生完善实验设计。实验员根据学生的需要提前准备好仪器、材料。由于有的实验课题,学生设计的实验过程不同,可能会缺少一些学生所需的特殊材料,可以由实验员准备这些材料。也可以由学生自行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教师将学生设计的实验进行分类,相近的实验设计分为一组,然后通知学生可以到实验室完成实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让他们真正能够跟随自己的思想去动手实践,相信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2、还有一点就是对实验完成后的评价,这应当是比实验过程本身还要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在自己的实验设计下能否顺利地完成实验,以及得到的结果如何,通过认真仔细的分析更能够加深学生对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体会。第二就是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2],是否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待实验现象、结果,是否能够从失败中查找原因,吸取教训,直至实验完成。培养学生锲而不舍、认真钻研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精神也可以在动手过程中得到很好地体现。这也应当是评价学生的实验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严谨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为了给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不仅是教师,整个学校都应该重视起来使得实验教学能够真正发挥它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方迎春.加强高中生物实验的优化教学[J].新课程(下旬),2015.8
[2]郭霞.优化教学资源,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果[J].中文信息,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