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 黄凤莲
【机构】 广西省河池市巴马县百林乡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学生平时所学的知识大多都是一些零碎的部件,复习课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部件组转成一台完整的机器。那么如何把复习课上得既精彩又实效呢?
一、复习课要“先理后练”。
“先理后练”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先放手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由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回忆再现所要复习的主要内容,通过交流讨论,捕捉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利用文字、图表等表现形式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沟通,形成知识网络。然后,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整理意图,表现形式、整理内容。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互相提问、质疑、补充、评价等完善知识网络的构建。在知识通过梳理得以系统化、结构化以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练习加深巩固知识。例如:“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为2,另一个外项为几?”在这一题中就把倒数的知识和比例的知识综合在一道题里,学生在练习当中即能复习旧知识又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能力。再如,在复习了有关“比”的知识后出了这样一道题“A、B两个数的比是5:3,那么A数是B数的几分之几?B数是A数的几分之几?A数是AB两数和的几分之几呢?…….通过此类习题让学生进行梳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复习课也可以“边理边练”。
“边理边练”型就是指知识的整理与练习交替进行,以求抓实基础。几何图形知识较复杂,学生容易混淆在复习和练习时,就可以用到此种方法,例如:在复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时可以先让学生先整理出圆的面积、周长计算方法后,出几道计算圆的面积、周长的习题让学生练。最后再让学生说说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接着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这样的复习课即加深记忆,也能突破难点。
三、复习课还可以“以练带理”。
“以练带理”是指通过练习来带动复习整理,在练习——整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总结,提炼思考方法,解题规律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就常常用到“以练带理”,例如:在复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先出题给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后,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小结本组的解题方法,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各小组向全班汇报总结出最佳方法。
总之,复习课堂中一要注意,不要把复习课与练习课混淆,复习课除了一定量的练习外,更要加强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防止“冷饭重炒”现象的发生;二要注意,不要把知识整理与知识回忆混淆,一定要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过去零散学习的,不同时段学习的知识纵横两方面沟通起来,使之结构化和系统化;三要注意,不要把全体学生与部分学生混淆,优等生能正确理解的,并不代表全体学生都理解,要做到“扶困培优”。
一、复习课要“先理后练”。
“先理后练”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先放手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由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回忆再现所要复习的主要内容,通过交流讨论,捕捉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利用文字、图表等表现形式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沟通,形成知识网络。然后,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整理意图,表现形式、整理内容。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互相提问、质疑、补充、评价等完善知识网络的构建。在知识通过梳理得以系统化、结构化以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练习加深巩固知识。例如:“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为2,另一个外项为几?”在这一题中就把倒数的知识和比例的知识综合在一道题里,学生在练习当中即能复习旧知识又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能力。再如,在复习了有关“比”的知识后出了这样一道题“A、B两个数的比是5:3,那么A数是B数的几分之几?B数是A数的几分之几?A数是AB两数和的几分之几呢?…….通过此类习题让学生进行梳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复习课也可以“边理边练”。
“边理边练”型就是指知识的整理与练习交替进行,以求抓实基础。几何图形知识较复杂,学生容易混淆在复习和练习时,就可以用到此种方法,例如:在复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时可以先让学生先整理出圆的面积、周长计算方法后,出几道计算圆的面积、周长的习题让学生练。最后再让学生说说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接着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这样的复习课即加深记忆,也能突破难点。
三、复习课还可以“以练带理”。
“以练带理”是指通过练习来带动复习整理,在练习——整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总结,提炼思考方法,解题规律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就常常用到“以练带理”,例如:在复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先出题给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后,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小结本组的解题方法,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各小组向全班汇报总结出最佳方法。
总之,复习课堂中一要注意,不要把复习课与练习课混淆,复习课除了一定量的练习外,更要加强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防止“冷饭重炒”现象的发生;二要注意,不要把知识整理与知识回忆混淆,一定要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过去零散学习的,不同时段学习的知识纵横两方面沟通起来,使之结构化和系统化;三要注意,不要把全体学生与部分学生混淆,优等生能正确理解的,并不代表全体学生都理解,要做到“扶困培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