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

【作者】 宁进萍

【机构】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课改后的小学教学课堂要求教师做到“立德树人”,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学中的首要教学目标,努力培养出思维缜密,综合素质强的人才。而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同样应该做到“立德树人”,教师应该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性,做出自己的特色教育。“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它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师生之间,配合默契,知情交融;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切磋提高。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做出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立德树人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迅速发展,新课改后先进教育理念的聚焦,目前我国的教育行业已经不仅仅着眼于单纯知识的灌输和单一技能的培养,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态,克服成长过程中的负面情绪。所以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夹杂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结合小学生的生活信息,并改变之前的教师“一言堂”现象,参考新课改后“导学互动”的教育理念,引导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几个原则
  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已越来越受到大家广泛地关注。作为教师,无论承担哪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都应该自觉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职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情感性原则
  新在教学环境下在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着,也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健康的情绪氛围的营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的方面,通过课堂导入正确,情感的感染力来提升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积极并热情的面对一切。只有学会控制与调节自己以及学生的情绪,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健康的成长。
  (二)科学性原则
  教师要站在育人的高度,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认识导向,使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小学生作为一类正在“变化”中的群体,是不适合一些大道理的,只有通过游戏,实践,引导才能将理念思维真正灌输到学生的心里。作为“导学互动”理念中指导部分,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认识,使得学生可以听从教师的教学。
  (三)层次性原则
  “立德树人”的思想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必须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体现德育渗透的梯度。小学生也是一类思维层次差别很大的群体,教师需要根据人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措施,面对一年级孩子以浅显易懂为主,面对中年级孩子则可以带着一些人生感悟,面对高年级学生则可以真正表达出自己的信息总结,实践测试。
  二、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策略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这就决定了“立德树人”教育的课堂实施在整个德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开展“立德树人”呢?
  (一)数学教学要立德树人,就要营造科学的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传授知识,还要善于营造科学的教学情境,充分挖掘、创造性地完成德育教学任务。小学生是一类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因为年龄较小往往注意力不会太集中;因为认知特殊,对于现实中可接触到的客观事物他们总是表现浓厚兴趣,往往对熟悉的事物更有安全感。所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生活情境展开教学,通过“生活数学”来引导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对待朋友,家人,陌生人时可以做到谦虚,关心,尊重,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自学意识。如,由生活中的天平引出方程,用字母表示数等,可对学生进行函数思想的教育。又比如讲数学家的故事,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又如在教学一下数学“帮小叮当补墙”时,创设有趣游戏情境,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知识,体验成功快乐,培养提高学生和同伴合作学习交流以及倾听同伴不同方法的能力,教学中渗透着互帮互助的德育教育。此外,除了在课堂上的练习,课外实践中教师也可以做出适当的引导,比如针对“人口数量统计图”的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研究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并作出分析,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掌握适当的“交流”人性教育。
  (二)数学教学要立德树人,就要发挥典型的榜样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除了枯燥的数学公式,单纯的计算题,应用题,论述讲解之外,数学精神的引导也是很重要的。如教“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当出现刘翔以12.88秒成绩获得冠军时,这是中国的骄傲,同时老师也希望你们成为中国的骄傲,有信心吗?教师还可以利用课间或课前的几分钟讲述伟大数学家的故事,例如例教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当教师讲到圆周率时,教师可以用有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方式,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并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约在1500年前就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7位的人,让学生感受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坚韧不拔的感人精神;另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外国数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数学研究时被刺身亡等等,这些对数学的虔诚,对未知的探索都是一种科研精神,也是数学精神,足以触动学生的心灵。这样,学生在日后遇见某些人生抉择或困难时便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我国的科学史辛酸但执着,外国的科学史严谨且残酷,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播可以教导学生为了报效祖国要好好学习,热爱民族,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理念。
  (三)数学教学要立德树人,就要紧密联系生活教育
  生活是最贴近学生灵魂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往往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数学在小学课程教育中是比较困难的主课,在平常上课时学生大多会困惑,在练习中学生也会遇见困难,此时学生大多会选择放弃或“知难而退”,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教师遇见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将“科学家”的事迹告诉小学生,并通过课下疏导告诉学生毅力和勇气的重要性,在数学的课堂中当然会遇见荆棘和辛酸,但这样就必须要后退了么?不,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体现出思想的价值。这些理念的灌输对小学生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生活即教育”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的,它也说明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已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学二年级《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雄伟的天安门照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照片上天安门建筑的特征,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同时,学生还能通过观察照片来感受我国古代建筑的雄伟壮丽以及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从而使学生受到了心灵的教育。又如在教学“除法估算”一课时,让学生估算所要付的票价更是与生活密不可分,渗透了很多生活中的经验常识。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会关心什么,经历过什么,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什么。因为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让他们在自已感兴趣的问题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那么学生才会学的积极主动,才会学的兴趣盎然。原来我们平时最头痛学生出的各种岔子,通过轻松应对,教师的引领,竟会成为课堂上如此灿烂亮点。此外,在日常作业的布置中也要尽量要求小学生严格完成,尤其是数学课程中的图像,数字计算类,一定要严谨,因为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让自己更优秀。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以德育教育为教学目标,育人的意义高于知识的单一灌输,也是新课改后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所提出的理念。教师在这一教学模式之下应该将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实际能力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研究出适合的方案因材施教。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更,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恪守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喜花.小学数学教学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R]2016-09-25
  [2]王 岩.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R]2015-10-21
  [3]韩丽颖.立德树人: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践进路 .[R]2016-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