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做好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的复习工作
【作者】 韦秀兰
【机构】 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鹏城希望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 每学期做好小学数学复习工作是小学阶段的终结,做好每学期小考前的复习工作尤为重要。我自1987年工作至今,已经连续教了六届的一至六年级的数学,成绩一直在本县名列前茅。对于一至六年级数学考试前的复习,在执教的30多年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学生再学习、再巩固,把知识由点连成片的过程。小学一至六的知识面很广,内容繁多。今天只挑选几个实例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 数学复习;学生成绩;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复习阶段,是对学生六年来数学学习的一个系统的整理过程。此阶段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任务能否完成,也会影响到学生今后在数学方面的发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复习效率,我结合近几年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教师要对所任班级、所任学科、所任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然后制订出详细的目标、计划,达到目标到人。新课程标准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前,教师应当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复习指导说明,让学生明确毕业考试的方向、内容和题型,明确复习内容,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习进度。这样让学生心中有谱,克服盲目性,积极地投入到复习中去。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明确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现在我们所用的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教材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中,按新课标要求把数学知识内容分为四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活动,当然实践与活动这部分内容在平时考试中一般不出现。每个领域有较多的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也包括许多知识要点,每个知识要点又包括许多知识点。所以在上复习课时,备课过程中一定要以课本为主,深钻教材,分析历年小考试卷,把握知识点和考点。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由于受到小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于学生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的切入点一定要小,做到小而精,而且提出的学习要求要明确,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整理,通过系统的复习,使每个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
三、梳理知识体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整理知识是复习课的重要一环,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以复习“分数的意义”知识要点为例,先让学生回忆,整理有关知识点。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而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每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除了复习形式要多样,题型要新颖: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数学能力,例如,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训练,可以克服学生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再认识,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而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对问题解答的思维方式不同,产生解题方法各异,这样训练有益于打破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路,优化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只有把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结合起来,才会对知识有充分的掌握。例如,甲数是24,甲、乙两数的比是3:2。求甲、乙两数之和?我们可以列为24÷3×2+24(按份数解),也可以24÷3/2+24(按倍数解),还可以列为24×2/3+24(按分数解),还可以按比例分配解答(解:设乙数为名,则可以列式为24:x=3:2,解得x=16,故甲乙两数的和为16+24=40),这样就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把分数、份数、倍数、比例的知识结合起来,既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又锻炼了学生从多角度思维问题的能力。
五、精心编排练习题
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精心编排练习题。首先在训练的内容上要活。要选择内容新颖、规律隐藏、思路灵活的习题训练,创造新的思维意境。其次,在训练层次上要活。采取巩固训练、模仿训练、变式训练和综合训练等灵活方式。再次在训练形式上要活。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尽可能覆盖知识点、网络知识线、扩大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寻找多种解题途径,择其精要解题方法,逐步提离学生的创新能力。练习题不在于多,一道好的题目,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里指的练习题也不仅仅指动笔的书面作业题,还包括动口的讨论题和动手的实践操作题等。要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挑选和重新组织质量高、针对性较强的题目(题组),要重视根据教学实(下转第102页)(上接第103页)际和当前的教改形势创造设计一些新颖的题目。1、复习四年级下册培养学生归纳解题方法:例如,在四年级下册有一题用6、4、2、3四个数通过怎样运算得到24的,学生每人都想出了几种,如6×4×(3-2)=24,4×2×(6-3)=24,6×3+3×4=24等等,我这样引导:如果用乘法计算,哪些数相乘可以得到24?然后学生就一一列出,如1×24,2×12,3×8,4×6,然后我接着引导,刚才是通过相乘得到24,还可以通过那些运算得到呢?学生又会想到加法、减法、除法等,每一种运算拓展开来,就得到更多的方法。2、复习课要联系生活,例如我出示这样一道题:儿童节那天,20名老师带领80名学生去动物园玩,动物园有三种收费标准:儿童每人10元;成人每人20元;30人以上团体买票可以每人15元。请同学们帮设计一个购票方案,让门票花费最少。这道题不仅贴近生活还有较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不只是简单的分开买或团体买,而是要混合购买,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做好培优扶差,促进个性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层次性,注意照顾全面,对于优等生仅书本上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其需求,教师要适当地提高要求和难度,但切忌怪、偏、难题,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中间生要在抓好“两基”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具有拓展性的问题进行训练。对学困生就应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抓起,课上应该多提问,课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是计算、解方程、列式计算等基础性的东西,必须让学困生达到100%的准确率。对于学困生还应采取一对一(兵教兵)的方式进行帮扶,同时在分析历年小考试卷的基础上,归类出基本应用题加强对学困生的训练指导。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后进生应区别对待,那些难而深的题或练习让尖子生去做,对后进生的训练重点应放在中等难度或简单的题型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既照顾到后进生,又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深层次的问题提供平台。
在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的复习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复习和反馈相结合,教师要适时掌握复习效果,做到心中有数。而掌握学情必须通过作业反馈和检测反馈,所以教师要选择有针对性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检测,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有计划地解决。
【关键词】 数学复习;学生成绩;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复习阶段,是对学生六年来数学学习的一个系统的整理过程。此阶段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任务能否完成,也会影响到学生今后在数学方面的发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复习效率,我结合近几年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教师要对所任班级、所任学科、所任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然后制订出详细的目标、计划,达到目标到人。新课程标准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前,教师应当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复习指导说明,让学生明确毕业考试的方向、内容和题型,明确复习内容,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习进度。这样让学生心中有谱,克服盲目性,积极地投入到复习中去。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明确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现在我们所用的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教材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中,按新课标要求把数学知识内容分为四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活动,当然实践与活动这部分内容在平时考试中一般不出现。每个领域有较多的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也包括许多知识要点,每个知识要点又包括许多知识点。所以在上复习课时,备课过程中一定要以课本为主,深钻教材,分析历年小考试卷,把握知识点和考点。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由于受到小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于学生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的切入点一定要小,做到小而精,而且提出的学习要求要明确,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整理,通过系统的复习,使每个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
三、梳理知识体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整理知识是复习课的重要一环,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以复习“分数的意义”知识要点为例,先让学生回忆,整理有关知识点。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而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每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除了复习形式要多样,题型要新颖: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数学能力,例如,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训练,可以克服学生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再认识,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而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对问题解答的思维方式不同,产生解题方法各异,这样训练有益于打破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路,优化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只有把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结合起来,才会对知识有充分的掌握。例如,甲数是24,甲、乙两数的比是3:2。求甲、乙两数之和?我们可以列为24÷3×2+24(按份数解),也可以24÷3/2+24(按倍数解),还可以列为24×2/3+24(按分数解),还可以按比例分配解答(解:设乙数为名,则可以列式为24:x=3:2,解得x=16,故甲乙两数的和为16+24=40),这样就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把分数、份数、倍数、比例的知识结合起来,既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又锻炼了学生从多角度思维问题的能力。
五、精心编排练习题
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精心编排练习题。首先在训练的内容上要活。要选择内容新颖、规律隐藏、思路灵活的习题训练,创造新的思维意境。其次,在训练层次上要活。采取巩固训练、模仿训练、变式训练和综合训练等灵活方式。再次在训练形式上要活。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尽可能覆盖知识点、网络知识线、扩大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寻找多种解题途径,择其精要解题方法,逐步提离学生的创新能力。练习题不在于多,一道好的题目,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里指的练习题也不仅仅指动笔的书面作业题,还包括动口的讨论题和动手的实践操作题等。要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挑选和重新组织质量高、针对性较强的题目(题组),要重视根据教学实(下转第102页)(上接第103页)际和当前的教改形势创造设计一些新颖的题目。1、复习四年级下册培养学生归纳解题方法:例如,在四年级下册有一题用6、4、2、3四个数通过怎样运算得到24的,学生每人都想出了几种,如6×4×(3-2)=24,4×2×(6-3)=24,6×3+3×4=24等等,我这样引导:如果用乘法计算,哪些数相乘可以得到24?然后学生就一一列出,如1×24,2×12,3×8,4×6,然后我接着引导,刚才是通过相乘得到24,还可以通过那些运算得到呢?学生又会想到加法、减法、除法等,每一种运算拓展开来,就得到更多的方法。2、复习课要联系生活,例如我出示这样一道题:儿童节那天,20名老师带领80名学生去动物园玩,动物园有三种收费标准:儿童每人10元;成人每人20元;30人以上团体买票可以每人15元。请同学们帮设计一个购票方案,让门票花费最少。这道题不仅贴近生活还有较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不只是简单的分开买或团体买,而是要混合购买,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做好培优扶差,促进个性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层次性,注意照顾全面,对于优等生仅书本上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其需求,教师要适当地提高要求和难度,但切忌怪、偏、难题,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中间生要在抓好“两基”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具有拓展性的问题进行训练。对学困生就应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抓起,课上应该多提问,课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是计算、解方程、列式计算等基础性的东西,必须让学困生达到100%的准确率。对于学困生还应采取一对一(兵教兵)的方式进行帮扶,同时在分析历年小考试卷的基础上,归类出基本应用题加强对学困生的训练指导。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后进生应区别对待,那些难而深的题或练习让尖子生去做,对后进生的训练重点应放在中等难度或简单的题型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既照顾到后进生,又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深层次的问题提供平台。
在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的复习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复习和反馈相结合,教师要适时掌握复习效果,做到心中有数。而掌握学情必须通过作业反馈和检测反馈,所以教师要选择有针对性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检测,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有计划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