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 谢建华

【机构】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鄢家镇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数学是一门最能够反映学生是否具有严密的思维逻辑以及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学科,是学生借助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最主要途径。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小学生综合素养表现的一项重要因素,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思考问题,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是他们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训练,培养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段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语言是思維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教师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影响学生
  教师的言语和行动,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教材。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数学语言规范的教师他的学生表达能力也较强,表达也较准确、清楚、简练。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有些教师偶尔也把不规范或不科学的语言带进课堂,这些不科学、不规范的语言,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二、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机会和情境
  首先,教师一定要以平等、互相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友好,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这样课堂氛围就会变得轻松自由,学生对自我表达也不会产生畏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不断被激发。其次,教师要注重数学课堂的生动性、活跃性。由于大部分数学知识都比较枯燥无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乐趣,这使得他们没有自我表达的激情和欲望。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提升数学课堂的魅力。例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让学生通过清晰的数据进一步理解统计和概率的概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设计新颖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回答,增加学生课堂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公。
  三、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
  在学生五、六年级时,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他们更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而且,教师在提问的初始阶段要注重问题的难易程度,从简单的开始,然后慢慢提高要求,这样学生解决问题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对简单的问题也会踊跃发言。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畏惧在数学课堂上进行自我表达。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先针对一位小数的数字进行简单提问,然后深化到两位小数的乘法。这样学生就能循序渐进地学习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知识点。
  四、教师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高年级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针对性的教学是最高效的。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布置不同难度的任务和问题。这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就能进一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条理性,让他们更准确、更及时地解决问题。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难度较小的题目解决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这样整个课堂氛围就会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也会获得发展,每名学生的语言表达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五、教会学生正确的“说”,让学生语言表达更缜密
  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该说什么,该怎么说,这就要求学生准确掌握问题的关键性条件和目的。例如,在说公式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其概念,然后将其运用于数学解决中,这样学生在表达时就会理性地回答和分析问题。在说解题思路和方法时,教师则要让学生注重数学的价值性,促进学生表达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样教师才能通过学生的表达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从而进行系统教学。
  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小组合作就是其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不仅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还是增强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当前的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虽然有一些教师已经将小组合作应用于数学课堂之中,但是他们没有正确地使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组织学习小组,这样就会出现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导致每个小组数量不一,还会出现优等生组合在一起、成绩较差的组合在一起的情况,这样的小组合作是没有意义的,只会让学生对数学失去信心,无法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合理地构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析探究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既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七、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他们数学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部分。教师要针对当今五、六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现状,实施有效、系统的教学策略。通过提升语言表达提高他们组织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他们“学到不同的数学、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桑小丽.如何发展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探索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6(30):84。
  [2]胡胜利.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亚太教育,2015(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