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模块”视域下的高考数学试卷分析研究设计
【作者】 蒋会兵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第三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高考数学试题研究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分析高考数学试卷的特征。本组教师设立从“模块”视域课题研究高考数学试题,为了使课题能够顺利完成本文主要从问题提出、文献述评、研究设计、课题实施计划等四个阶段对课题进行设计实施。
【关键词】 “模块”;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问题提出
1.1研究背景
随着新一轮高考考试改革的来临,高考考试作为一线教师及学校关心的重点和热点,高考数学作为高考的主要科目之一是一线教师研究的重点。通过对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以及高考数学试卷的研究可以准确地把握高考考试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另外一方面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进行修订,对高考考试的内容进行调整。其中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对高考数学内容进行了删减,对高考试卷及考试大纲的研究,这对一线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完成高效课堂的教学任务,要求一线教师对本学科高考所涉及到的考点和考试要求熟练掌握。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和高考指标。基于此背景之下,本学科组成立高考试题研究小组,集中组内有经验的老教师对近五年的高考数学考试说明以及高考数学试卷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主要从“模块”的视角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对高考数学的相关模块,结合教材、考试说明、高考试卷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研究。旨在研究出高考数学试卷的发展趋势以及各年高考数学试卷的特点,将研究成果分享到本组乃至全校,三为中的发展做出数学组应尽的力量。
1.2 研究的问题
高考研究是学校教学研究的主阵地,为了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三中的数学教学质量为高考保驾护航。本课题组计划从“模块”视角运用统计分析法和试题综合难度多因素分析模型对2014-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大纲卷)以及高考考试说明进行研究,通过从模块、知识单元、知识点三个方面分析题型、知识点分布、思想方法、综合难度。旨在探究各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及现状,了解历年高考数学试卷的综合难度大致趋势。本研究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从题型、知识点分布、思想方法、综合难度对近五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出它们有何特点?2.基于统计的数据对某一模块近五年的试题进行比较分,探究其特点,并预测本模块下一年将入如何考查。3.结合统计数据及研究结果,对整个高中数学教学提出教学建议及高考复习建议。
1.3 研究的意义
高考对每一个学生而言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因此,如何能够在参加高考之前为高考做足够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面对全国数以万计的竞争者,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升自我,了解高考试题的考点和动态,对高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自己成为有方向、有目标的备战高考者。
本研究的另一方面的意义是通过本研究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和一线的三中数学教师提供参考和教学、复习建议。通过本研究的使本组教师掌握高考数学试题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试题特点,提升本组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数学业务能力。从而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任务,提高三中的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 文献述评
2.1相关内容研究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在已有高考数学试题的相关研究中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主要对不同省份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第二,高考数学试题相关模块的专题研究;第三,国内高考数学试题的比较研究;本研究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已有的研究结果中总结和借鉴相关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从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的支撑。另一方面,借鉴他人优秀的研究方法、成果,总结他人的研究不足为顺利完成本研究提供的实际指导。
2.2核心概念界定
模块,又称构件,是能够单独命名并独立地完成一定功能的程序语句的集合。它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外部特征是指模块跟外部环境联系的接口和模块的功能;内部特征是指模块的内部环境具有的特点。本研究中为研究方面将高考试卷中的所涉及到的内容分为15个模块,分别为:集合与逻辑常用语、函数与导数、数列、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平面向量、不等式、解析几何初步(直线和圆)、圆锥曲线、立体几何、统计与概率、推理证明、算法初步、复数、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
三、 研究设计
3.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将以新课改理念、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理论基础,对近五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从模块、知识单元、知识点进行统计分析,每一套试卷以题型、知识点分布以及综合难度等比较分析,从统计的数据与结果分析出试卷的发展趋势和试卷的特点。
3.2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了解近几年高考数学命题动态与趋势,试题特点发展变化。通过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而开展本项研究。文献法主要使用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以“高考数学试题”、“高考数学试题比较”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进行检索;②通过对高考试卷、考试大纲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评述;从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借鉴。
2. 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分层级统计,通过模块、知识单元、知识点的层级统计。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研究,通过题型、知识点分布以及综合难度等比较分析,了解近五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发展趋势以及试题特点,从而为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教学参考。
3.案例研究法
通过案例呈现,直观、形象的展示各套试卷在考查同一知识点时的不同以及高考数学对同一思想方法的考查方式的不同。通过研究具体的某一知识点案例能更好的体现出试题的发展与变化。
4. 模型法
本研究将运用鲍建生教授在《中英两国初中数学期望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中建立的综合难度多因素模型,对近五年高考数学试题的难度从探究水平、背景水平、运算水平、推理水平、知识含量五个维度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探究近五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综合难度与发展趋
四、课题实施计划
本课题计划1年时间完成课题的研究,本课题研究实施计划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1月——2018年3月)
1、选择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2、课题论证,落实课题组人员。3、完成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统计分析阶段:(2018年4月——2018年9月)
1、将课题成员分成三个组,试卷中出现的模块按照对应小组进行划分,并落实到具体的小组。2、给出研究统计的模板及研究的范式。3、对考试大纲的统计分析。4、对高考试卷的统计分析。5、在统计分析阶段,并将所有统计数据和结果按照模块整理成册,并将研究过程中所有材料整理归档,迎接学校的课题研究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比较分析研究阶段:(2018年10月——2019年1月)
1、 根据统计分析阶段得到的统计数据和统计结果,课题组讨论进行那些方面的研究,确定分析比较研究的主题及重点。2、分析比较研究的主题及重点落实到具体的小组,最后形成相应的研究结果及论文、专著。3、对研究的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完成工作总结、结题报告等相关内容,并申请课题结题。
参考文献:
[1] 陈昂,任子朝.课改后统计与概率内容考查研究[J].数学通报,2013,(2):13-16.
[2] 史宁中,孔凡哲,秦德生,杨述春.中小学统计与其课程设计—数学教育热点问题系列访谈之二[J].课程教材教法,2005,(6):45-50.
[3] 张定强,蒋会兵.高考试卷中“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分析与思考—以2012年理科试卷为例[J].数学通报,2013,(11):51-54.
【关键词】 “模块”;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问题提出
1.1研究背景
随着新一轮高考考试改革的来临,高考考试作为一线教师及学校关心的重点和热点,高考数学作为高考的主要科目之一是一线教师研究的重点。通过对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以及高考数学试卷的研究可以准确地把握高考考试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另外一方面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进行修订,对高考考试的内容进行调整。其中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对高考数学内容进行了删减,对高考试卷及考试大纲的研究,这对一线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完成高效课堂的教学任务,要求一线教师对本学科高考所涉及到的考点和考试要求熟练掌握。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和高考指标。基于此背景之下,本学科组成立高考试题研究小组,集中组内有经验的老教师对近五年的高考数学考试说明以及高考数学试卷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主要从“模块”的视角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对高考数学的相关模块,结合教材、考试说明、高考试卷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研究。旨在研究出高考数学试卷的发展趋势以及各年高考数学试卷的特点,将研究成果分享到本组乃至全校,三为中的发展做出数学组应尽的力量。
1.2 研究的问题
高考研究是学校教学研究的主阵地,为了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三中的数学教学质量为高考保驾护航。本课题组计划从“模块”视角运用统计分析法和试题综合难度多因素分析模型对2014-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大纲卷)以及高考考试说明进行研究,通过从模块、知识单元、知识点三个方面分析题型、知识点分布、思想方法、综合难度。旨在探究各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及现状,了解历年高考数学试卷的综合难度大致趋势。本研究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从题型、知识点分布、思想方法、综合难度对近五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出它们有何特点?2.基于统计的数据对某一模块近五年的试题进行比较分,探究其特点,并预测本模块下一年将入如何考查。3.结合统计数据及研究结果,对整个高中数学教学提出教学建议及高考复习建议。
1.3 研究的意义
高考对每一个学生而言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因此,如何能够在参加高考之前为高考做足够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面对全国数以万计的竞争者,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升自我,了解高考试题的考点和动态,对高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自己成为有方向、有目标的备战高考者。
本研究的另一方面的意义是通过本研究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和一线的三中数学教师提供参考和教学、复习建议。通过本研究的使本组教师掌握高考数学试题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试题特点,提升本组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数学业务能力。从而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任务,提高三中的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 文献述评
2.1相关内容研究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在已有高考数学试题的相关研究中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主要对不同省份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第二,高考数学试题相关模块的专题研究;第三,国内高考数学试题的比较研究;本研究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已有的研究结果中总结和借鉴相关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从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的支撑。另一方面,借鉴他人优秀的研究方法、成果,总结他人的研究不足为顺利完成本研究提供的实际指导。
2.2核心概念界定
模块,又称构件,是能够单独命名并独立地完成一定功能的程序语句的集合。它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外部特征是指模块跟外部环境联系的接口和模块的功能;内部特征是指模块的内部环境具有的特点。本研究中为研究方面将高考试卷中的所涉及到的内容分为15个模块,分别为:集合与逻辑常用语、函数与导数、数列、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平面向量、不等式、解析几何初步(直线和圆)、圆锥曲线、立体几何、统计与概率、推理证明、算法初步、复数、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
三、 研究设计
3.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将以新课改理念、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理论基础,对近五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从模块、知识单元、知识点进行统计分析,每一套试卷以题型、知识点分布以及综合难度等比较分析,从统计的数据与结果分析出试卷的发展趋势和试卷的特点。
3.2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了解近几年高考数学命题动态与趋势,试题特点发展变化。通过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而开展本项研究。文献法主要使用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以“高考数学试题”、“高考数学试题比较”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进行检索;②通过对高考试卷、考试大纲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评述;从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借鉴。
2. 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分层级统计,通过模块、知识单元、知识点的层级统计。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研究,通过题型、知识点分布以及综合难度等比较分析,了解近五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发展趋势以及试题特点,从而为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教学参考。
3.案例研究法
通过案例呈现,直观、形象的展示各套试卷在考查同一知识点时的不同以及高考数学对同一思想方法的考查方式的不同。通过研究具体的某一知识点案例能更好的体现出试题的发展与变化。
4. 模型法
本研究将运用鲍建生教授在《中英两国初中数学期望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中建立的综合难度多因素模型,对近五年高考数学试题的难度从探究水平、背景水平、运算水平、推理水平、知识含量五个维度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探究近五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综合难度与发展趋
四、课题实施计划
本课题计划1年时间完成课题的研究,本课题研究实施计划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1月——2018年3月)
1、选择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2、课题论证,落实课题组人员。3、完成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统计分析阶段:(2018年4月——2018年9月)
1、将课题成员分成三个组,试卷中出现的模块按照对应小组进行划分,并落实到具体的小组。2、给出研究统计的模板及研究的范式。3、对考试大纲的统计分析。4、对高考试卷的统计分析。5、在统计分析阶段,并将所有统计数据和结果按照模块整理成册,并将研究过程中所有材料整理归档,迎接学校的课题研究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比较分析研究阶段:(2018年10月——2019年1月)
1、 根据统计分析阶段得到的统计数据和统计结果,课题组讨论进行那些方面的研究,确定分析比较研究的主题及重点。2、分析比较研究的主题及重点落实到具体的小组,最后形成相应的研究结果及论文、专著。3、对研究的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完成工作总结、结题报告等相关内容,并申请课题结题。
参考文献:
[1] 陈昂,任子朝.课改后统计与概率内容考查研究[J].数学通报,2013,(2):13-16.
[2] 史宁中,孔凡哲,秦德生,杨述春.中小学统计与其课程设计—数学教育热点问题系列访谈之二[J].课程教材教法,2005,(6):45-50.
[3] 张定强,蒋会兵.高考试卷中“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分析与思考—以2012年理科试卷为例[J].数学通报,2013,(1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