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初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初探

【作者】 张 艳

【机构】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二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规范和要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受固有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不注重对课堂知识的行动落实,导致许多学生高分低能,背离了我们教育的初衷。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即要做到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生活教育的探究,首先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因此,教师一定要抓住课堂45分钟,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生动有趣的课堂案例,使学生愿学、乐学,通过培养兴趣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1、开放教学内容,接触生活教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法课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它不仅包括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代表的时事生活,也包括学生正在感受的和经历的日常生活,并且更要具有教学所要求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实践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拘泥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而是立足现实、教学生学会多方联系,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即课堂上老师讲解知识,课下布置学生学写时政小论文,把时政大事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或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感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使学生接触到社会生活,增强了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2、活跃课堂气氛,渗透生活教育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道法课的学习离不开各种材料作辅导,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结合录像、图片、歌曲等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胶州湾大桥、隧道,进口博览会的录像、漫画展示等等。同时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深入生活。。如在讲授《感受大自然之美》这一课时,搜集了大量图片,同时在课件中展示了学生自己拍摄的照片,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己动手的自豪感。真正达到了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教学目的。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
  3、参与社会实践,学会生活常识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陶行知先生早就倡导教学做合一。所以道法课的教学要回到生活中去,要开展多种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我们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如在讲授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我们让学生深入生活,针对生活实际提金点子。结果学生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当然也提出了实际运用中的困难。如:学生发现用纸浪费现象很严重,就提出以下改进的方法: 
  (1)、将旧练习本中未用完的纸张装订起来,做草稿本, 
  (2)、收集用过的草稿纸和旧作业本及试卷,找到合适的途径,送到造纸厂重新加工成可以使用的纸张。 
  (3) 节约用纸,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 
  (4) 尽量节约用纸,无论是手纸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5)在废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 
  (6)有些包装纸,可以做成手工艺品,美化生活。 
  (7) 把装修中剩余的木头、木屑送去造纸厂,减少砍伐树木的数量。 
  (8)珍爱自己国家的每一棵树,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保护意识。 
  通过大家的展示讨论,同学们知道了在生活中怎样去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等,真正把课本知识落到实处。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实际生活中切实行动起来。即我们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真正落实到环保行动中。
  4、开展校园活动,融入生活教育
  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校园,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校园这个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教育。如歌咏比赛、朗诵比赛、板报宣传、手抄报展示等等,通过具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在开展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学生学习道法课的热情普遍提高了。但是,在活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时间和活动时间有时会存在冲突;实际行动缺乏必要的监管,部分学生存在糊弄的心态;对于活动后的资料不能及时分类整理,造成部分资料丢失;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还有很大差距等等。因此,对于以后的教学,我们认为: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好课堂、校园两大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把学生思想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家校联谊,开发家庭教育资源,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实践;设立必要的监管机制和评定制度,制定可行的量化标准,以成绩来鼓舞学生参与到生活教育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总之开展生活教育,关键在于老师的正确引导,即教师必须要改变“封闭式”的旧教学方式观,引领学生走出书本,走进生活,真正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开辟更广泛的教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