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思考
【作者】 张文彬
【机构】 湖北省仙桃市长埫口镇敦厚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初中数学引入了变量与函数的概念,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对于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初中学生而言,学习难度比较大。同时函数是初等数学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学好初中函数的相关知识是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如何进行初中函数的教学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说说我的想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函数的热情
教师在函数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函数的教学中将函数与生活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由抽象性概念联系到具体实物。比如:成本问题、经营利润问题都可以通过函数知识来求解。将抽象的函数知识联系到具体的实际例子,这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之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就会提高,因此学习兴趣也会有所提升。最后,在辅助函数教学过程中引入直观的教学手段能够对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帮助。图片、动画和视频这些比传统的板书更加直接生动,学生更愿意接收来自前者的信息。
二、正确把握函数概念,构建函数知识体系
函数就是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初中函数涉及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自变量与因变量。函数的学习已经从数学的静态知识转向动态知识,对于一直以来都是接触确定性的静态知识体系而言的初中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所以最开始讲授函数知识要做好中间的过渡。首先,学生无法完全理解映射的一一对应关系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同一个函数不同自变量对应的因变量值使学生理解函数的对应关系。然后,在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将函数图形呈现在学生面前,方便直观地理解与记忆。最后,把握函数值—有序数对—点的坐标—点—图形之间关系的理解,将函数图形、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函数概念。
三、联系实际,重视函数的实际应用
函数概念的抽象性,使得初中学生认为函数的学习枯燥乏味,且难度很大。在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将函数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将函数联系到实际不仅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函数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实际应用中变量间的关系为二次函数要求最值问题,学生能够运用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方法找出顶点,从而得出最值。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数学应用到现实当中,这是数学以及函数学习的最终目的。
四、将数形结合贯穿于函数教学中
函数是具备图形属性的数学知识,将数与形结合起来讲解,学生便于理解函数的真正含义。所以,数形结合思想要始终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过程,它也是初中数学重要的思想方法。一个函数借助图形来讲解会容易得多,教师在函数教学中注重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函数图形,并仔细观察,理解函数图形和表达式的关系。其次,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函数在变量变化时函数图形的相应变化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函数的概念。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函数的热情
教师在函数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函数的教学中将函数与生活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由抽象性概念联系到具体实物。比如:成本问题、经营利润问题都可以通过函数知识来求解。将抽象的函数知识联系到具体的实际例子,这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之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就会提高,因此学习兴趣也会有所提升。最后,在辅助函数教学过程中引入直观的教学手段能够对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帮助。图片、动画和视频这些比传统的板书更加直接生动,学生更愿意接收来自前者的信息。
二、正确把握函数概念,构建函数知识体系
函数就是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初中函数涉及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自变量与因变量。函数的学习已经从数学的静态知识转向动态知识,对于一直以来都是接触确定性的静态知识体系而言的初中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所以最开始讲授函数知识要做好中间的过渡。首先,学生无法完全理解映射的一一对应关系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同一个函数不同自变量对应的因变量值使学生理解函数的对应关系。然后,在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将函数图形呈现在学生面前,方便直观地理解与记忆。最后,把握函数值—有序数对—点的坐标—点—图形之间关系的理解,将函数图形、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函数概念。
三、联系实际,重视函数的实际应用
函数概念的抽象性,使得初中学生认为函数的学习枯燥乏味,且难度很大。在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将函数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将函数联系到实际不仅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函数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实际应用中变量间的关系为二次函数要求最值问题,学生能够运用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方法找出顶点,从而得出最值。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数学应用到现实当中,这是数学以及函数学习的最终目的。
四、将数形结合贯穿于函数教学中
函数是具备图形属性的数学知识,将数与形结合起来讲解,学生便于理解函数的真正含义。所以,数形结合思想要始终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过程,它也是初中数学重要的思想方法。一个函数借助图形来讲解会容易得多,教师在函数教学中注重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函数图形,并仔细观察,理解函数图形和表达式的关系。其次,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函数在变量变化时函数图形的相应变化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函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