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互助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 李 立

【机构】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大同瑞致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虽然教育改革愈演愈烈,互助学习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要,但是这种方式的过程还是有问题等待解决。比如“重形式轻合作”“学生不参与”“学生不合作”等等;相应也就出炉了相关的策略,有“老师端正教学观念”“处理独立和合作两者的关系”“平衡好形式和目标的比例”等等。
  【关键词】 小学数学;互助学习;问题;解决策略

  在现在这个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单打独斗已经不适用了。随着团队合作在竞争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互助学习就具有了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媲美的优点。其实, 它还是新课程改革的计划方式之一。所以总的来说, 互助学习在小学数学的课程中真的相当重要。不过通过观察和研究不难发现, 如今的互助学习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原因及做法得从长计议, 通过分析得到解决策略, 将有利于更好开展互助学习这个过程。
  1、 小学数学互助学习问题及原因
  1.1 重形式, 轻合作
  合作不能简单地要求一种形式, 而是要具体到实际行动当中去。比如, 据说有这么种合作课, 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在空白的纸上涂出图案, 可是没有让他们在小组间互相交流, 所以学习结果由于缺乏小组合作的优势而不能反映整体水平。由此看来, 互助学习如果没有完全落实, 那么就是一纸空文了。
  1.2 学生没有很好参与
  通过调查得知, 其实互助学习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好学生, 他们往往扮演帮助的角色, 而差学生则没有独立思考而直接受到帮助。比如, 在公开课上, 老师总是让好学生发言, 因为怕差学生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 或者认为好学生能代表小组而忽略个人想法, 又或者不负责任不让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这样发展下去, 互助学习真的难以改变现在的学习效果。
  1.3 学生没有足够合作
  理论上, 互助学习的结果应该是形成友好的关系, 可是在小组活动中不配合的现象老是出现, 这不利于互助学习的顺利进行。比如, 有一次互助学习课, 老师让学生一起合作把各种颜色的花的数量统计出来, 但有的学生霸道, 自己一个人硬来, 不让另外的同学帮忙, 结果吵了一架才勉强一起合作。这说明了独生子女占大多数, 性格孤僻冷漠, 自私独立, 造成了这种现象。
  1.4 教学目标遭到违背
  其实按要求, 老师要认真研究教材, 明确重点和难点, 严格执行教学目标。比如, 老师应该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多交流, 在理解十进制的基础上知道为什么要把10根捆成一捆。一开始老师说明了目的是让学生在互助学习中认识100的大小, 然而每个小组之间却没有什么交流, 只是每个人花了很多时间说明自己是一根一根地数地数, 最后时间不够了, 互助学习就匆匆结束了。就这样, 教学目标并没有实现, 因为老师并没有设计好课堂并教会学生运用十进制。
  1.5 奖励重整体, 轻个体
  在互助学习中, 老师总是把所有的评价和奖励过多地放在小组上, 而不是个体上, 从而让学生个性不能很好地全面发展。于是问题就来了:如何才能处理好在小组合作中顾及好个体的发展呢?
  1.6 人太多, 活动不容易分组
  一般来讲, 一个班级的人数在50人以下, 就比较容易分组而且便于管理。可是往往班级人数超标, 所以造成互助学习出现很多不便。
  2 、小学数学互助学习问题的解决策略
  众所周知, 互助学习是一个新事物, 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 但如何解决恐怕要就仔细去研究。
  2.1 老师要端正教学观念
  其实, 老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如果老师在教学中的观念未能转变成功, 还沿用旧的传统教学方式, 那么互助学习的学习效果显然就会不乐观。因为老师无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去让学生改善自身的学习情况, 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学习和算法多样化等新理念, 结果当然注定互助学习只是逢场作戏罢了。
  2.2 处理独立和合作的关系
  前面已经说到, 合作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但是合作也应该建立在个人努力付出的前提下。不管怎样, 学生的合作目的主要是为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全面培养并发展每个人的创新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念以及合作的能力。不过不让独立思考, 或者合作不好, 都有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就是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相当不利的。
  2.3 平衡好形式和目标的比例
  事实说明,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得到的, 而老师帮学生开展互助学习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所以在实际中, 老师不能只顾好学生, 或者让组长代替自己, 而是要培养学生一种平等互助的观念, 以确保互助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2.4 培养老师的相关技能
  先是互助学习的分组, 再是相应的教学设计, 然后是课堂实施, 最后是课后总结。
  2.5 培养学生的互助学习能力
  先是收集资料, 表达自己观点并讨论问题, 再是知道这样学习的重要性, 然后是通过互相信任增强集体观念, 最后是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
  2.6 减少班级人数, 改良教室
  学校要打破常规, 把一个班级的人数控制好, 以及提供互助学习的合适教室, 这样才能给互助学习创造良好的开展条件。
  3、 结语
  就互助学习来说, 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值得人们深入去研究并发现解决, 如怎样改善它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更快实现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 怎么让互助学习的范围进一步普及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录贵.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自主互助学习模式的尝试[J].科普通话, 2017 (48) .
  [2]凌向红.互助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中华少年, 2017 (34) .
  [3]陈黎霞.“自主合作, 互助共赢”教学模式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实施过程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8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