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趣味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
【作者】 郭启山
【机构】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桃园镇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一定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科目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
【关键词】 初中数学;趣味教学;教学情境;学习兴趣
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个教师心中,全新的教材给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如何在这前所未有的教改形势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正是趣味数学教学要考虑的问题。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的全部情感与之融成一体,是通向成功的一条荡满春风的大道。在操作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情感创设情境,设法增加它的艺术性,使学生在新异的学习氛围中激起思考、讨论的兴趣,将思维情感和教学内容捆绑在一起。在讲“圆幂定理”时,有位教师是这样引入:同学们早就背诵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实这是诗人的浪漫和夸张。事实上,要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再登上一层楼是办不到的,那么要登上多少层楼,才能看到千里之景呢?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之后,大家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学生怀着好奇,听得格外仔细和急切。学过切割线定理之后,大家把地球的半径6378公里代入公式算出约需登上19公里高的一层楼,才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比珠穆朗玛峰的两倍还多呢?深感诗人想象之大胆,手法之浪漫。不少同学还主动出击,有的说:老师,我算出了登高一层楼(通常3米)所能看到的景距。那个说:我计算出登上泰山所能看到的景距。欢快中,学生已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了。
二、引入游戏,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引入智力数学游戏,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的习题等,让学生去主动探索和发现,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有重要意义。
例如让学生猜数学谜语即谜面或谜底中,至少有一项与数学有关的谜语,这是一项将提高智力、发展思维的娱乐活动和有益而且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巧妙结合的教学方法下面就举一些关于数学的谜语,请根据谜题各打一个数学名词:(1)肖像;(2)羊打架;(3)伪造账目;(4)医生提笔;(5)勤点钞票;(6)并驾齐驱谜底依次是(1)合并同类项;(2)对顶角;(3)误差;(4)开方;(5)常数;(6)平行这些数学谜语给枯燥而单调的数学学习增加了生动鲜艳的色彩,使学生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极好地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
只有创设科学、严谨的教学情境,才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对改善学习的质量与效率非常重要。
三、营建愉悦的实践氛围,培育学生自主探索意识
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经历一些实践活动例如自己观察、制作、推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活动过程这些活动过程对学生自主探索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像在学习《圆锥体》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然后动手制作圆锥体,并可以进行创意涂色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自己将圆锥体剪开,自己推算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如学生初次接触正方体、球体等几何概念时,会因为其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教学者可以准备一些盒子、篮球等实物来帮助学生学习这些几何知识在诸如上述内容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得以提升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引导角色得以充分发挥,摒弃了传统教学灌输式的方法,良好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形象而又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方法。
四、巧设考试方法,缓解学生精神压力
《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恰当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初中数学在深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较之于小学数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转变下,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使用不当等而造成数学成绩有所滑落,长此以往,甚至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厌恶数学的情绪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缓解其精神压力,重视培养其学习习惯对于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我们可以通过活动性考核和过关性检测等方法,缓解学生的考试压力,逐渐喜欢学习,喜欢考试,例如我们将全班分成若干组,通过问题抢答、代表摸题、小组游戏等用团体竞争的方式进行考核,这种团体活动性考核的形式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其思维力再如我们可以适当地在试卷中增加一些“游戏型”题,像在班级里举办跳绳比赛,将比赛的数据经对比分析,通过计算合格率、优秀率、中位数、方差等来决定哪个小组可以得冠军,同时让学生自己决定冠军的奖励这些题目创设的新颖的考试情境在提高学生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效果。
综上所述,趣味性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合理使用,能够有助于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实践探究内在潜能的有效释放,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功效。如何更好的发挥和激发学生学习情感,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国良,浅析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
[2]徐晓东,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实际问题及其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
[3]张丽华,初中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与措施[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l,(01).
【关键词】 初中数学;趣味教学;教学情境;学习兴趣
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个教师心中,全新的教材给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如何在这前所未有的教改形势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正是趣味数学教学要考虑的问题。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的全部情感与之融成一体,是通向成功的一条荡满春风的大道。在操作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情感创设情境,设法增加它的艺术性,使学生在新异的学习氛围中激起思考、讨论的兴趣,将思维情感和教学内容捆绑在一起。在讲“圆幂定理”时,有位教师是这样引入:同学们早就背诵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实这是诗人的浪漫和夸张。事实上,要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再登上一层楼是办不到的,那么要登上多少层楼,才能看到千里之景呢?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之后,大家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学生怀着好奇,听得格外仔细和急切。学过切割线定理之后,大家把地球的半径6378公里代入公式算出约需登上19公里高的一层楼,才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比珠穆朗玛峰的两倍还多呢?深感诗人想象之大胆,手法之浪漫。不少同学还主动出击,有的说:老师,我算出了登高一层楼(通常3米)所能看到的景距。那个说:我计算出登上泰山所能看到的景距。欢快中,学生已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了。
二、引入游戏,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引入智力数学游戏,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的习题等,让学生去主动探索和发现,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有重要意义。
例如让学生猜数学谜语即谜面或谜底中,至少有一项与数学有关的谜语,这是一项将提高智力、发展思维的娱乐活动和有益而且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巧妙结合的教学方法下面就举一些关于数学的谜语,请根据谜题各打一个数学名词:(1)肖像;(2)羊打架;(3)伪造账目;(4)医生提笔;(5)勤点钞票;(6)并驾齐驱谜底依次是(1)合并同类项;(2)对顶角;(3)误差;(4)开方;(5)常数;(6)平行这些数学谜语给枯燥而单调的数学学习增加了生动鲜艳的色彩,使学生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极好地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
只有创设科学、严谨的教学情境,才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对改善学习的质量与效率非常重要。
三、营建愉悦的实践氛围,培育学生自主探索意识
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经历一些实践活动例如自己观察、制作、推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活动过程这些活动过程对学生自主探索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像在学习《圆锥体》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然后动手制作圆锥体,并可以进行创意涂色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自己将圆锥体剪开,自己推算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如学生初次接触正方体、球体等几何概念时,会因为其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教学者可以准备一些盒子、篮球等实物来帮助学生学习这些几何知识在诸如上述内容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得以提升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引导角色得以充分发挥,摒弃了传统教学灌输式的方法,良好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形象而又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方法。
四、巧设考试方法,缓解学生精神压力
《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恰当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初中数学在深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较之于小学数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转变下,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使用不当等而造成数学成绩有所滑落,长此以往,甚至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厌恶数学的情绪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缓解其精神压力,重视培养其学习习惯对于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我们可以通过活动性考核和过关性检测等方法,缓解学生的考试压力,逐渐喜欢学习,喜欢考试,例如我们将全班分成若干组,通过问题抢答、代表摸题、小组游戏等用团体竞争的方式进行考核,这种团体活动性考核的形式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其思维力再如我们可以适当地在试卷中增加一些“游戏型”题,像在班级里举办跳绳比赛,将比赛的数据经对比分析,通过计算合格率、优秀率、中位数、方差等来决定哪个小组可以得冠军,同时让学生自己决定冠军的奖励这些题目创设的新颖的考试情境在提高学生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效果。
综上所述,趣味性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合理使用,能够有助于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实践探究内在潜能的有效释放,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功效。如何更好的发挥和激发学生学习情感,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国良,浅析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
[2]徐晓东,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实际问题及其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
[3]张丽华,初中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与措施[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l,(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