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创设幼儿园区域环境

【作者】 马 梅

【机构】 新疆巴州和静县第三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要】 幼儿教育的深入发展使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区域活动在幼儿能力提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区域环境创设对区域活动的开展又有着促进作用,本文旨在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创设更好的区域环境。

 

【关键词】 区域活动 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立足本园的实际情况,依据本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在区域活动中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体现园本特色的环境,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结合主题教育

 

环境是看不见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有力载体,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五大领域教学又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因此区域环境的创设应与主题教育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力求各方面的协调统一、形成合力、体现主题课程的整合性。

 

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是让孩子成为生活环境中的主人,为自己生活的环境付出智慧和能力,成为自己的主人。在环境创设上重视从认知、技能方面的发展,也要重视环境对幼儿情感的熏陶;更要重视精神环境对幼儿情感、品德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将区域环境设置为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内容,不仅能营造出浓厚的主题氛围,而且还能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主题内容。同时,也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觉联想、进行创造、获得经验,使主题活动富于变化和挑战。并在活动中渗入情感元素,实现主题目标的整合。例如10月我们的主题教育是感恩,我们可以在美工区创设感恩墙,请幼儿用画笔表达对家长、老师、朋友以及祖国的感恩;可以在语言区创设有关感恩故事墙,让幼儿表演相关的话剧等。

 

二、投放丰富多样的材料

 

区域活动操作材料是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主要媒介,是支撑幼儿学习的支柱,一成不变的操作材料会让区域活动变得索然无味,缺乏探究性,幼儿很容易失去操作兴趣。区域操作材料无法吸引幼儿眼球,满足不了幼儿操作需要,无法激发幼儿去想、去操作,从而就会阻碍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

 

之前的区域操作材料过于单一,幼儿自主参与设计的痕迹过少,参与程度低,大多为教师制作。幼儿进行活动时往往仅限于美工方面的绘画、贴画,有些甚至于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完全缺乏自己的思考与创意,使参与活动变成了一种简单、呆板的“手工劳动”,对主题的设计、材料的收集等方面的参与甚少,“我想布置什么”、“怎么布置”“需要哪些材料”等问题无法主动思考。现在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教师更多的应思考如何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如“活动区取什么名字、设什么标志”、“投放哪些材料、材料怎么摆放”等问题,都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有时甚至要反复进行多次调整,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自制活动材料是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幼儿能力的重要方式。它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参与空间和发展契机,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创设环境的负担,这样不仅能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引导幼儿参与上,更能使幼儿与环境间增添情感交流的机会。

 

例如在美工区我们让孩子自己制作房子,在教师的展示中只有圆顶、尖顶两种房屋,可是孩子自己制作的有用冰棍棒、树枝做的鸟窝,有用纸箱做的双层楼房,还有用纸卷做的可变形的空中飞船房屋。孩子们还用稚嫩的画笔将房屋的分区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的作品中展现出来的童心让你眼前一亮,他们的思想让你受益匪浅。

 

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要贴近幼儿生活实际,便于幼儿主动使用。因为操作材料从生活中而来,对幼儿有着非常巨大的吸引力。比如,形状各异的瓶瓶罐罐、纸盒、奶箱、绳子、泡沫、玉米芯、沙子、石头、瓦片等,他们怎么用?怎么玩?把这些东西拼拼拆拆又会怎样?让幼儿带着这些疑问促使他们去研究、去探索。在投放材料的同时,要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例如:在幼儿玩水的过程中,刚开始我们投放了一些管子、瓶子、海绵、布、颜料、各种纸、滴管、漏斗等,幼儿会把水装在瓶子里,把纸扔进去吸水,慢慢的他们会发现更多好玩的方法。在孩子玩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抓住,及时引导。

 

三、家园合力创设环境

  家长资源是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优势,因此在区域环境创设中不仅要考虑园内的区域环境,还应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如家庭、社区等,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了参与者,有利于培养其任务意识,有目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分工合作、讨论决策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形成。

 

为了让孩子感受夏天是个七彩的季节,我们开展了“大手牵小手”粘贴活动。提前一周的时间向家长发送邀请函,通过邀请函、班级QQ群、家园共育栏等使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家长需要准备做的工作都详细向家长一一说明。活动如期开展,家长带着幼儿,拿着准备好的物品,一起兴奋的来到幼儿园。有各种颜色大米、小米、花种子、大豆、花生、七彩的纽扣、不同材质的纸、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等。在老师的开场告白后,各自就忙活起来,有的剪、有的撕、有的贴,家长和孩子相互配合,一段时间过后,一幅幅作品在大手和小手的联合下,栩栩如生的展示在我们眼前。我们将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的作品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出来,孩子每天都要带家长去看一眼自己的作品,然后兴高采烈的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孩子们在玩乐中得到了自由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也增加了想象力和合作能力。家长积极的参与既丰富了区域活动环境,也让家长真正了解教师的做法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进行探究的活动,区域环境创设对区域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区域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和教师形成教育合力,激发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自主探究事物,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秋月.如何创设区域环境[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5).

 

[2]陈翠媚.合理创设幼儿园区域环境,有效指导幼儿区域活动[J]. 教师,2017,(09).

 

[3]吴仕红. 如何让幼儿自主创设区域环境活动[J]. 科普童话,20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