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浅探

【作者】 孟佳丽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作为素质教育不断完善、发展的重要体现,美术教学对于初中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教会初中生基本的美术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手段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国家对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美术教学,能够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增加初中生的涵养,进而促进初中生向着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广大美术教师更加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重视对其教学模式的创新,采用灵活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效益的目的。 
  一、优化课程教学,提高初中生的基本技能
  美术教师要善于挖掘初中生的学习潜力,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美术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讲授《优美的校园》课程时,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结合校园建筑物,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笔者在进行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图画、引导、提问等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看、听、说、画等过程,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讲授。另外,笔者还将美术课堂搬到校园中,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美景,引导他们用心观察校园的角角落落,并结合所准备的教具图片与学生共同研究成角透视与平行透视的关系。然后,又让同学们拿出笔和纸,选定位置、角度,在校园中进行景物速写,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对绘画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美术创作的过程要有一定的步骤。画速写要按照“静物速写、风景速写、人像速写、动态速写、主题性速写”这一顺序进行由浅入深的创作。初中生对于速写并不感到陌生,虽然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但是还不够细致,同时也欠缺主观情感表达能力。而对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笔法往往比较简洁,绘画生动活泼。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一定要让他们发挥初中生的优势和长处,引入多样化教学手段,给他们讲清楚绘画的具体步骤,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其绘画水平。由此可见,贯穿速写画始终的就是两个字——观察,每一步都离不开“观察”,观察力强的学生必定能画出优秀的作品。教师只有让他们熟悉速写技法,并掌握整个绘画过程,才可以化难为易,激发其浓厚的绘画兴趣。
  二、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活泼开朗、好奇心强,所以,教师在进行美术授课时需要把握实际特点,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全新的绘画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在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需要联系初中生的日常生活,选择具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比如,在讲授美术课程《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一课时,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审美、欣赏、分析、评述生活用品的设计,掌握实用和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原则。教学时,笔者创设了游戏情境,在教学课件中展示几组质地不同(不锈钢、塑料、再生纸、陶瓷)的餐具,然后假设每名学生都是某公司的采购员,要根据特定的对象选择合适的餐具,并且给出理由。接下来,我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在课前所收集的生活用品,并从功能、造型、色彩等方面说说收集的理由。通过学生们的不同展示,进行总结:我们日常生活用品应该是实用的,同时也是美观的。日常用品不仅给人们带来生活方便,也使人们在使用时感到舒适和愉快。
  美术教师要不断丰富初中学生的视觉和触觉,使之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定期举办各年级的美术绘画竞赛等,并且可以选拔具有创意的学生参加区、市级的绘画创作大赛,让他们体会到美术实践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笔者会将学生的优秀美术作品放到“班级学习园地”中进行展示,一方面有利于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美术绘画,另一方面也能够形成良好的绘画氛围,改变他们对于美术课程的片面认识。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展示艺术教育成果,展现中学生的精神风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坚持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绘画比赛活动,如“庆元旦”师生绘画比赛等,这些活动内容新颖、主题明确、参与性强,并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能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之情。因此,学生参与的热情是非常高的。
  三、借助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由人们精心创造的,其中蕴含了各种各样的人文思想和情感,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尤其是古今中外的艺术佳作,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情感、意志等思想特征,需要我们共同去揣摩、挖掘。然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大多教师都采用书本或挂图呈现艺术作品,这样的呈现方式相对单一,并且不能将作品的空间存在形式展示出来,无法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当然,这种展现形式也缺乏美感,不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欲望,更无法从中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等软件,从网络中精心选取教学素材,结合初中生的教学实际,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中选择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艺术作品呈现给广大学生。为了让学生对作品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教师可以利用立体空间功能,将作品全方位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他们观察每一个细节,引导初中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充分感受作品中蕴含的人文思想,深刻体会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例如,在教学古代书画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呈现工笔画的花鸟图或者写意画的花鸟图,让学生对比分析其中的不同之处,再给学生呈现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并讲解画的发展史,同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探究、欣赏,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多媒体呈现,学生能够在仔细观察中对比分析,发现美术艺术的丰富多样,并采用不同的绘画方法展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初中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人文思想。
  总之,初中美术教学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美术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一定要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深入挖掘初中美术教学的艺术价值,让美术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提升初中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鉴赏美、展示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