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
【作者】 蒙珊珊
【机构】 广西灵山县平山镇寄宿制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城市乃至乡村离婚率大幅度上升,使单亲家庭大批出现。由于父母离婚打破了孩子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因此,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学校中的后进生。作为老师,不能改变孩子的家庭状况,只能利用学校班级、同学和老师自己的力量对其不良的行为习惯加以干扰,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关键词】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关爱
虽然都是单亲,但具体情况“小同大异”:有的跟妈妈,有的跟爸爸,也有的跟祖辈;另一类是重组家庭,还有一类学生,虽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单亲,但在工作中,我也将他们列入单亲。父母在外打工,或者忙于工作根本无暇照顾孩子,长时间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与孩子难得一见,但老人能解决的就只是孩子温饱问题,不会辅导和教育孩子的学习。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同学,读到六年级了,成绩为个位数,父母竟然不知自己孩子的在校成绩和表现,我感到非常吃惊,同时也觉得他们不配为父母。我认为这类孩子同样需要老师的关心。因为情况不同,所以学生产生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老师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单亲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教育引导。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更多的关心同样是“花朵”的失亲孩子,是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句问候,一丝微笑,一次鼓励,一点帮助,都将成为孩子生活中的阳光和春风。老师可以做点什么呢?
一、营造爱的氛围,树立单亲家庭学生的自信心
“我喜欢隔壁班的那个男生,他买过鸡爪和辣条给我吃,我想要他做我男朋友。”这是一位孤儿写的一张纸条。当时我很气愤,我班同学竟然早恋了,但一想到她是孤儿,我静下来了。由字条可见,其实她挺单纯的,有人给她买吃的,她就满足了,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六年级刚好又是发育的年龄,得到异性的好处就像是父亲的关心一样,想到这些,我非常的自责和心痛。我认为这个时候爱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单亲家庭的学生都缺少完整家庭的爱,知道这件事后,我开始不去刨根问底,而是若无其事地在生活、学习方面给予更多地帮助和关心,使她能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对他的爱护,感受到生活中原本不缺少的亲情,经常和她在一起谈心,谈生活、谈学习、谈未来,推心置腹,无所不谈,平常煮饭下多一点米,借口说留她补习,而是让她感受一下家常菜的温暖,感受到与老师拉近距离,使她敢于倾诉,视我为知己,就这样,她和我坦白了早恋的事情,她说老师就像她的亲人一样,她愿意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惰性和自卑。后来,她变得更加积极和阳光了,我切身体会到爱是架起师生交流的桥梁,能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舒展,通过老师对单亲家庭学生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爱,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学生心灵上的阴影,激发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增强这些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二、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理
学校里单亲家庭的学生一般性格孤僻,在集体中也很少有自己的朋友。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班集体的资源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为单亲家庭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学校准备开元旦晚会,各班可以出两到三个节目,我调查了好几个单亲家庭的学生,看能不能找出他们的亮点,发现了一个非常孤僻的单亲家庭的男孩子长得非常像猪八戒。我就开始在班级里选演员出演小品三打白骨精,其实爱玩真的是孩子天性。当我提出让他演猪八戒的时候,我看到他的嘴角微微翘起了,怯怯的点了一下头,本来以为要费一番工夫呢。经过一个月的排练,和同学一起去完成分配的角色,发挥了他的特长。后来我们班的小品得了一等奖,他演的八戒又加上化妆的效果,更像了。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有利于其良好性格和健康心理的养成。引导多参加集体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献出每位同学的爱,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鼓励他们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往,为他们的交往提供条件和方便,使他们获得来自父母以外的爱的补偿。让他们时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逐渐产生对集体的爱,对同学、老师的爱,对父母的爱。帮助他们重拾自信,让他们脸上重现笑容。班主任老师也要告知集体:
1、每位学生都不可以歧视和讽刺他(她);
2、建议班中每位同学都和他(她)们做好朋友;
3、建议每位同学在他有困难时帮助他;
4、经常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寻求帮助”,“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适应生活的变故”等等。
三、加强家校联系,让单亲父母关注子女的成长
造成单亲家庭学生性格怪异,逆反行为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开学初都会建一个家长的微信群,可以加强与这些学生的家长联系,让其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般采用电话或微信家访形式,这样更便于我与家长坦诚地交流关于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而且只有进行单独交流时,单亲家长才不回避与孩子有关的家庭问题,有利于老师更多的了解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班级里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和父亲住在一起的,这位同学学习很糟糕,甚至有厌学的情绪,一到周末就整天呆在房间里玩手机打游戏,这位同学的父亲平时一直很忙,管不了他,如果知道了他整天打游戏,就要粗暴的方式去教育他,孩子的手机更是一个坏了换一个,知道这件事情后,一天早上我和他的父亲约好,和他的父亲坦诚地交流有关这位同学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尽力做好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多些和小孩交流谈心的时间,了解小孩的心声,不要再用那种粗暴的教育方式,这样做不但起不了教育作用,反而会增加他心里的阴影,影响他的健康成长,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流,终于使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在接下来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终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也愿意通过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家庭学生的重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学生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我们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让他们真正沐浴在“阳光”下,成为娇艳的花朵。
参考文献:
[1]俞润生,鲍瑜臻编著.独生子女素质教育.单亲家庭子女素质教育.南京出版社,1999
[2]郭慧.论学校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
【关键词】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关爱
虽然都是单亲,但具体情况“小同大异”:有的跟妈妈,有的跟爸爸,也有的跟祖辈;另一类是重组家庭,还有一类学生,虽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单亲,但在工作中,我也将他们列入单亲。父母在外打工,或者忙于工作根本无暇照顾孩子,长时间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与孩子难得一见,但老人能解决的就只是孩子温饱问题,不会辅导和教育孩子的学习。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同学,读到六年级了,成绩为个位数,父母竟然不知自己孩子的在校成绩和表现,我感到非常吃惊,同时也觉得他们不配为父母。我认为这类孩子同样需要老师的关心。因为情况不同,所以学生产生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老师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单亲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教育引导。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更多的关心同样是“花朵”的失亲孩子,是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句问候,一丝微笑,一次鼓励,一点帮助,都将成为孩子生活中的阳光和春风。老师可以做点什么呢?
一、营造爱的氛围,树立单亲家庭学生的自信心
“我喜欢隔壁班的那个男生,他买过鸡爪和辣条给我吃,我想要他做我男朋友。”这是一位孤儿写的一张纸条。当时我很气愤,我班同学竟然早恋了,但一想到她是孤儿,我静下来了。由字条可见,其实她挺单纯的,有人给她买吃的,她就满足了,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六年级刚好又是发育的年龄,得到异性的好处就像是父亲的关心一样,想到这些,我非常的自责和心痛。我认为这个时候爱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单亲家庭的学生都缺少完整家庭的爱,知道这件事后,我开始不去刨根问底,而是若无其事地在生活、学习方面给予更多地帮助和关心,使她能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对他的爱护,感受到生活中原本不缺少的亲情,经常和她在一起谈心,谈生活、谈学习、谈未来,推心置腹,无所不谈,平常煮饭下多一点米,借口说留她补习,而是让她感受一下家常菜的温暖,感受到与老师拉近距离,使她敢于倾诉,视我为知己,就这样,她和我坦白了早恋的事情,她说老师就像她的亲人一样,她愿意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惰性和自卑。后来,她变得更加积极和阳光了,我切身体会到爱是架起师生交流的桥梁,能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舒展,通过老师对单亲家庭学生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爱,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学生心灵上的阴影,激发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增强这些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二、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理
学校里单亲家庭的学生一般性格孤僻,在集体中也很少有自己的朋友。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班集体的资源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为单亲家庭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学校准备开元旦晚会,各班可以出两到三个节目,我调查了好几个单亲家庭的学生,看能不能找出他们的亮点,发现了一个非常孤僻的单亲家庭的男孩子长得非常像猪八戒。我就开始在班级里选演员出演小品三打白骨精,其实爱玩真的是孩子天性。当我提出让他演猪八戒的时候,我看到他的嘴角微微翘起了,怯怯的点了一下头,本来以为要费一番工夫呢。经过一个月的排练,和同学一起去完成分配的角色,发挥了他的特长。后来我们班的小品得了一等奖,他演的八戒又加上化妆的效果,更像了。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有利于其良好性格和健康心理的养成。引导多参加集体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献出每位同学的爱,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鼓励他们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往,为他们的交往提供条件和方便,使他们获得来自父母以外的爱的补偿。让他们时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逐渐产生对集体的爱,对同学、老师的爱,对父母的爱。帮助他们重拾自信,让他们脸上重现笑容。班主任老师也要告知集体:
1、每位学生都不可以歧视和讽刺他(她);
2、建议班中每位同学都和他(她)们做好朋友;
3、建议每位同学在他有困难时帮助他;
4、经常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寻求帮助”,“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适应生活的变故”等等。
三、加强家校联系,让单亲父母关注子女的成长
造成单亲家庭学生性格怪异,逆反行为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开学初都会建一个家长的微信群,可以加强与这些学生的家长联系,让其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般采用电话或微信家访形式,这样更便于我与家长坦诚地交流关于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而且只有进行单独交流时,单亲家长才不回避与孩子有关的家庭问题,有利于老师更多的了解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班级里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和父亲住在一起的,这位同学学习很糟糕,甚至有厌学的情绪,一到周末就整天呆在房间里玩手机打游戏,这位同学的父亲平时一直很忙,管不了他,如果知道了他整天打游戏,就要粗暴的方式去教育他,孩子的手机更是一个坏了换一个,知道这件事情后,一天早上我和他的父亲约好,和他的父亲坦诚地交流有关这位同学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尽力做好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多些和小孩交流谈心的时间,了解小孩的心声,不要再用那种粗暴的教育方式,这样做不但起不了教育作用,反而会增加他心里的阴影,影响他的健康成长,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流,终于使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在接下来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终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也愿意通过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家庭学生的重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学生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我们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让他们真正沐浴在“阳光”下,成为娇艳的花朵。
参考文献:
[1]俞润生,鲍瑜臻编著.独生子女素质教育.单亲家庭子女素质教育.南京出版社,1999
[2]郭慧.论学校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