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初探

【作者】 陈 挺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龙结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全国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地理课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重视。比如,初中地理会考、高考中的文科综合考试,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说明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并确保学生在学习时的时间投入。同时,还需要教师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学情,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地理思维能力。因此,针对初中地理教师而言,就必须在教学课堂利用有效时间来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跨度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怎样构建高效课堂?确保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有效自主学习;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作者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和对实际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认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设计课堂环节
  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和相关参考资料,确保上课内容的充实、完整。在具体的备课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个课堂的引导环节将抽象的、逻辑性强的教学知识融入课堂的导入中,做到从上课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教师做到:(1)吃透教材,将教材、教参和参考资料融为一体,结合学生学情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2)结合教学内容的性质将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次设置,如一级识记、二级理解、三级应用、四级拓展;(3)结合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课堂引导环节,要求教师要顾及学习程度、等级不同的学生。
  二、通过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效课堂要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就要确保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只将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并组织学生有效实践,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应用知识。
  在地理课堂中,需要教师将整个教学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负责人(组长),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不同的任务,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来驱使学生在课堂行动起来,每个小组都能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小组之间也能相互竞争、督促进步。教师需要给予有效的补充和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从而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效结合现实生活开展教学
  地理知识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得以应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态度。如,在课堂提问学生喜欢去哪些城市旅游?同学们去过哪些城市、著名景点?这些城市的经济、人口、矿产、动植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设计一份旅游线路图,并说明设计的原因等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地理、学习地理,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应用于自己的生活。
  四、鼓励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地理课堂中同样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对同一个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作为教师应当尊重、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结合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应当在课堂中积极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在班级中可以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教师应当“蹲下身子,听学生的声音,走到学生中去”这也是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有效的教学评价与高效地理课堂教学息息相关。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适时、有效的运用,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激励性评价要求教师及其他评价主体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获得鼓励和成功的机会。教师应用鼓励性的语言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态度要真诚、中肯,语言要新颖、独特、幽默、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要适时,要恰如其分,不过分夸张。地理课上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学生发表观点,如果老师善于引导,由浅入深,利用真诚、中肯、幽默的评价,学生的激情定会被激发出来。一组精心设计的讨论题配合以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陶行知先生曾告诫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要教师真正爱学生,对孩子们寄予期望,这些学生都会进步。一种信任鼓舞的眼神,一句关怀安慰的话语,一个会心满意的微笑,都会使被期望者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浪花,从心灵深处汇聚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总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为每一堂课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使用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用心、用情去教学,做到真正地投身于教育事业。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还需要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更新更好的方法,大力提高地理教学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