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加强基础教学管理 提高课堂实效

【作者】 黄 猛

【机构】 广西容县自良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提高基础教学管理和课堂实效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当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逾越。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投入课堂教学中。这都需要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通过理性的思考,与新课改教学方法相结合探讨出新的教学方式。如何加强基础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以下几点是面对目前新课改提出的建议。
  1、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却在扮演着主体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难免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比较难。为了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师要在课堂始终扮演者指导者、倡导者解释者等的身份,把学生转换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主动者。并且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学生的学习能力往往是不平衡的,但是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遇到的有关问题教师应该耐心的讲解,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才会大胆提问,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一些关于教学内容的课外活动实践,教师设计的内容也要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都有问题可以解答,这样也是提高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的有效方式。同时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很重要,学生与教师之间不但要相互尊重,而且还要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好朋友,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和保障。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基础是相互信任和尊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与学生沟通,学会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逐渐消退,学生也就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乐于提问,这样学生与教师两者的角色才能配合的更加融洽。当然中这些条件都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重要基础,进而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及时巩固课堂管理制度
  教育教学中课堂管理也是教学质量保证的基础条件,建立合理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课堂秩序,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在合理的课堂管理中实现,因此课堂管理制度的实施也很重要。
  2.1课堂管理制度要让师生共同认可
  建立平等的对话规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和学生在提问题和回答问题上处于平等的关系,教师给学生体问题,学生给教师体问题,并互相解答,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为了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利于课堂学习,但是教师也不能让学生完全的把握课堂,要形成双向沟通,而不是随心畅所欲言,混乱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进行考核评价制度,这是一个过程性的考核,要求具有常规化和制度化。并且一个学期要对学生进行三次评价,教师还应该建立课堂小组,过程性评价需要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对学生自己评价,然后各小组之前相互评价,最后将这些评分计入学期末的成绩中。这种制度的建立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课堂纪律的有效方式。
  2.2教师要善于课堂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与学生之前想成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同时还应该认真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课堂上难免有学生会走神,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听课,课堂上积极发言和提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一般教师如果发现学生的行为不当或是其他不良习惯和行为时,教师应该在私底下和学生交流和沟通,给予委婉的批评,并纠正他们的错误,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习惯的不好之处。不管是在任何一位代课教师的课堂上,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纠正和适当的批评,必要时要与班主任及时沟通。
  3、充分运用课堂管理技术,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课堂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必备技能,技能运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如果教师在(下转第104页)(上接第105页)教学课堂上应用的恰当自如,那么良好的课堂管理效果就会产生,从而也是提高课堂质量和学生学生效率的有效方式和基础保障。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控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素,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管理制度的合理运用很关键,把握好课堂管理技能,作为倡导者积极组织课堂学习活动,充分发挥课堂管理技能,让课堂学习氛围和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3.1提问法和幽默法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认真或是做小动作等的不良行为,这时教师就应该适时的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让学生的心思回到课堂上,如果有的同时还是置之不理就应该点名提问,这也让其他的学生有所警惕,认真听课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提问题时,教师应该将严肃的问题转化为幽默的方式进行提问,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适当的幽默方式能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和和谐,也学生的紧张情绪得到放松,然后才能积极的调动大脑思考问题,让思维变的更加活跃,让课堂学习变的有趣,快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暗示法
  暗示法的应用也是在学生出神不认真的时候要合理运用,恰到好处。教师利用暗示法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上,这时教师可以马上停止讲课,然后注视出小差的学生,这时其他的学生也会提醒这位学生认真听课,然后教师再继续讲课,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马上改正。或者是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进入学生中间,一边讲课,一边可以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也可以走到不专注的学生旁边,给予提醒和暗示。
  4、抓住学生兴趣点,构建灵动课堂,突出知识扩展环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如果被迫学习往往会适得其反,而且还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设置合理的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描述的人或是物,使人或物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中,积极独立思考问题,让课堂学习氛围变的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还应该让学生轮流产参与学习活动中,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结束语
  加强基础教学管理,提高课堂实效需要教师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要以全面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