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古筝艺术在中学生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探讨
【作者】 刘珂欣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艺术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学生艺术教育的目标。古筝艺术属于中国传统艺术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古筝艺术在中学生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而且提高人生境界,帮助学生以正确的三观面对周边事物,调节心理,完善品行。
【关键词】 古琴艺术;艺术教育;文化价值
古筝艺术包含三千多年历史,属于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形式,它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精神。如今,古筝艺术作为中学生艺术教育内容,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起着重要意义。
一、古筝艺术的文化内涵
古筝艺术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反映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它集文化、哲学、艺术以及历史为一身,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取向以及民族精神。同时,古筝艺术承载着入到思想,例如“尽善尽美是指乐与仁的结合。古代学者认为中和的音乐形式才是完美,从音乐中获取道德与艺术知识,体现出音乐的修身作用。此外,儒家思想认为古筝属于典雅风格,恰好满足文人雅士的精神需求,体现出古筝艺术出淤泥而不染的魅力。
道家看重天人合一,认为一切事物与自身相统一,认为人应当顺应天道,与世界万物和谐相处。著名学者季羡林曾说道,古筝艺术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都在追求心境、和谐的目标。
二、古筝艺术与中学艺术教育的融合
中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中学生步入学习殿堂不久,其接受能力较强,教师必须抓紧时机灌输正确的知识,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人文素质的优秀人才。首先,古筝艺术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爱国情怀,众所周知,民强则国强,国家属于人群共同体,大家的意识形态相结合而凝聚为特定的环境,从而体现出每个国家不同的文化特征,而文化特征又反作用于每个个体,一旦整体利益受到损害,则个体应当竭尽全力捍卫自身利益。因此,中学生从古筝艺术中学习到丰富的文化知识,了解我国历史文化蕴藏的真正价值。同时,古筝艺术属于音乐形式,美妙动听的音乐能够带领学生步入先驱者的内心,了解大智慧,感受其浓烈的爱国情怀。
通过了解得知,古筝艺术多半源于山水作品,其追求清单、幽静、淡薄,体现出超然的已经,通过音乐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一旦聆听着沉醉其中,则仿佛亲自走在深山老林中,从而满足精神需求。中学生学习古筝作品,能够焕发出生命潜能,实现精神世界的重塑,提高审美能力,塑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自我缓解压力。
上述曾提及,天人合一是道家的主流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通知,只有内心和谐,方可安心领悟外在世界。古筝艺术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从听觉这种外在角度满足学生的文化品质追求,而且,声音入耳后能够冲击内心,进而达到内在兼修的目的。因此,古筝艺术中蕴藏的传统文化思想能够引导中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以平静的心态面对困难,学会观察世界的点滴小事,感受世界的美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学习知识,面对生活中一个个挑战,古琴艺术中所蕴含的儒道和谐思想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形成良好的品质,使自身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在中学校园中通过多渠道弘扬古琴文化
目前,中学生艺术教育得到教育部门重视,音乐课程已被纳入终点课程。根据素质教育规定,中学院校应该根据学校条件开设不同档次和规模的古筝课程,聘请专业教师开设选修课,允许学生根据时间自由选课。同时,中学院校包括音乐课程,学校可适当增加古筝艺术教学比重,将其纳入音乐鉴赏课程,从而拓展知识普及率,教师应着重讲解古筝艺术的表演形式以及细节,从抚琴、携带、演奏等多个角度讲述手指以及动作要领,从而展现出古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再重点讲述乐理,从音乐角度传授知识,以此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除选修课外,中学院校可定期举办古筝艺术鉴赏讲座,并邀请学生每学期参加古筝演出,成立古筝社团,集结音乐爱好者,缓解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此外,老师可根据学校以及地方特色构建艺术传承体系,吸收中国文化以及地域特色,不同学校展现出不同的古筝艺术特征。最后,计算机技术与教学手段已紧密结合,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搜集大量的古筝资料并制作成演示文稿或者视频以便于讲解,打破传统教材授课的局限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缓解学生压力,授课阶段,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自主创造和思辨,要求学生自主创作音乐,大胆设想,活跃课堂氛围,不畏艰难,通过自述、自学的方式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只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深入学习,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大幅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古筝艺术在中学生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远超时代内涵,对于传播古筝艺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提出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阐述古筝艺术的价值,并提出开设选修课、成立古筝艺术社团、举办古筝知识文化讲座、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挖掘古筝艺术价值,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窦爱力. “赵家传统古筝技艺”艺术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王景. 古琴艺术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探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33):62-64.
【关键词】 古琴艺术;艺术教育;文化价值
古筝艺术包含三千多年历史,属于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形式,它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精神。如今,古筝艺术作为中学生艺术教育内容,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起着重要意义。
一、古筝艺术的文化内涵
古筝艺术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反映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它集文化、哲学、艺术以及历史为一身,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取向以及民族精神。同时,古筝艺术承载着入到思想,例如“尽善尽美是指乐与仁的结合。古代学者认为中和的音乐形式才是完美,从音乐中获取道德与艺术知识,体现出音乐的修身作用。此外,儒家思想认为古筝属于典雅风格,恰好满足文人雅士的精神需求,体现出古筝艺术出淤泥而不染的魅力。
道家看重天人合一,认为一切事物与自身相统一,认为人应当顺应天道,与世界万物和谐相处。著名学者季羡林曾说道,古筝艺术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都在追求心境、和谐的目标。
二、古筝艺术与中学艺术教育的融合
中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中学生步入学习殿堂不久,其接受能力较强,教师必须抓紧时机灌输正确的知识,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人文素质的优秀人才。首先,古筝艺术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爱国情怀,众所周知,民强则国强,国家属于人群共同体,大家的意识形态相结合而凝聚为特定的环境,从而体现出每个国家不同的文化特征,而文化特征又反作用于每个个体,一旦整体利益受到损害,则个体应当竭尽全力捍卫自身利益。因此,中学生从古筝艺术中学习到丰富的文化知识,了解我国历史文化蕴藏的真正价值。同时,古筝艺术属于音乐形式,美妙动听的音乐能够带领学生步入先驱者的内心,了解大智慧,感受其浓烈的爱国情怀。
通过了解得知,古筝艺术多半源于山水作品,其追求清单、幽静、淡薄,体现出超然的已经,通过音乐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一旦聆听着沉醉其中,则仿佛亲自走在深山老林中,从而满足精神需求。中学生学习古筝作品,能够焕发出生命潜能,实现精神世界的重塑,提高审美能力,塑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自我缓解压力。
上述曾提及,天人合一是道家的主流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通知,只有内心和谐,方可安心领悟外在世界。古筝艺术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从听觉这种外在角度满足学生的文化品质追求,而且,声音入耳后能够冲击内心,进而达到内在兼修的目的。因此,古筝艺术中蕴藏的传统文化思想能够引导中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以平静的心态面对困难,学会观察世界的点滴小事,感受世界的美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学习知识,面对生活中一个个挑战,古琴艺术中所蕴含的儒道和谐思想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形成良好的品质,使自身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在中学校园中通过多渠道弘扬古琴文化
目前,中学生艺术教育得到教育部门重视,音乐课程已被纳入终点课程。根据素质教育规定,中学院校应该根据学校条件开设不同档次和规模的古筝课程,聘请专业教师开设选修课,允许学生根据时间自由选课。同时,中学院校包括音乐课程,学校可适当增加古筝艺术教学比重,将其纳入音乐鉴赏课程,从而拓展知识普及率,教师应着重讲解古筝艺术的表演形式以及细节,从抚琴、携带、演奏等多个角度讲述手指以及动作要领,从而展现出古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再重点讲述乐理,从音乐角度传授知识,以此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除选修课外,中学院校可定期举办古筝艺术鉴赏讲座,并邀请学生每学期参加古筝演出,成立古筝社团,集结音乐爱好者,缓解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此外,老师可根据学校以及地方特色构建艺术传承体系,吸收中国文化以及地域特色,不同学校展现出不同的古筝艺术特征。最后,计算机技术与教学手段已紧密结合,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搜集大量的古筝资料并制作成演示文稿或者视频以便于讲解,打破传统教材授课的局限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缓解学生压力,授课阶段,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自主创造和思辨,要求学生自主创作音乐,大胆设想,活跃课堂氛围,不畏艰难,通过自述、自学的方式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只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深入学习,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大幅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古筝艺术在中学生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远超时代内涵,对于传播古筝艺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提出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阐述古筝艺术的价值,并提出开设选修课、成立古筝艺术社团、举办古筝知识文化讲座、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挖掘古筝艺术价值,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窦爱力. “赵家传统古筝技艺”艺术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王景. 古琴艺术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探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33):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