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 才让当周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优干宁镇第二寄宿制完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可塑性较大,并且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而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想非常的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对于学生德育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就语文教育中如何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德育思想;教育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教育是一门极其重要的教育,它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文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虽然近些年来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却没有真正的落实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就是在于,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当下互联网的普及,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有效的分辩所接收的信息;并且,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很难在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只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才能促进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约束自己的行为,督促自己的学习活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通过德育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更加的关心身边的人,并且对待困难更加的积极勇敢,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1中心思想渗透德育,激发学生思想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强调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对个别课文提前进行背景介绍,在课文背景的介绍过程中便开始渗透德育教育。因为有的课文讲述的内容距离现实有着较大的差距,需要对课文背景进行介绍,使学生与课文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深刻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体会课文中更深层次的感情。
  2.2分析词语、句子,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词语是构成文章的一个部分,好的词语有点睛的作用。句子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语言文字运用之前,要对词语和句子有着充分的理解,才能够准确无误地对语言进行运用。分析词语,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抠字眼,在语文教学中这种抠字眼是必须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为学生文字理解打下基础,通过对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生动地对文章进行理解。通过赏析句子,体会人物形象的描述,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在赏析句子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对人物进行分析。在对关键词进行整理把握时,可以对故事的情节进行间接的理解,对故事的发展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在语文课堂当中,通过细致的对词语和句子的把握,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
  2.3创设情境,营造德育氛围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于小学阶段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小学德育方面的学习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渗透德育,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深入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营造有趣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的传授。于小学生而言,难以接受枯燥的理论性的东西,没有一个有趣活泼的教学过程,小学生是不能够去深刻理解“德育”的。德育包括很多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所学习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懂得所要传授的德育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在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设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4转变教师角色,发挥情感中介作用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研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活动需要师生互相交流配合,共同学习。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变,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中要发挥情感中介的作用,注意将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要在学习中加强于学生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德育发展。小学生是基础学习阶段,对很多东西的认知不客观不彻底,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学习主动性不稳定;因此,教师要切实发挥情感中介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抑扬顿挫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中尽情抒发心中的想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打开心扉,引发情感共鸣,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德育的存在。
  结语: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来说,德育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是伴随终生的;于教师而言,将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尤为重要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德育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德育,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还是个需要我们不断去实践去探索的方面,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吸收总结,让德育充分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 张春艳,方春霞.  中国校外教育. 2016(35) 
  [2]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陈才余.  中国校外教育.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