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江永梅朵
【机构】 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第一民族完全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散,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导学法的核心宗旨是以学生为核心,根据学情、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问题,并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小组谈论、动手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学法中“问题”的合理设计尤为关键,问题的难易度要始终,应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融合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鼓励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以此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在现代教育观念的引领下,初中数学教学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逐渐深入课堂教学,问题导学法就是其重要的体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围绕“问题”为基础、“导学”为核心、“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的,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简要分析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提出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1、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通过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出活跃、轻松的教学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这样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发挥出来,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高效学习数学。
2、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结合教材,明确目标
通过将教学目标确定下来,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具针对性。在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出发,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同时提出与之相应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获得问题的指引,并不断朝着目标前进。例如:在《平行线的特征》教学中,教师要先将学习目标明确下来,让学生熟练运用平行线的特征展开证明和计算,可以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之后,教师从这个目标出发,让学生用数学符号将平行线的特征描述出来,并据此求角的度数,说说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预测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适当进行补充。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2答疑解难,深入探究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课堂上教师除了要解决学生在问题导学时遇到的问题,还应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开展自主探究与思考活动。想要实现课堂教学的蓝图,就一定不能忽视导学案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想要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得到提高,就必须在备课时认真设计出这几个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交流以及思考有帮助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们自己解读,当然,这种解读可独立可合作。最后把问题和教材内涵巧妙的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3问题导学法必须重视导学过程
在导学法的实施过程中,问题导向这个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因而,问题的提出,必须以引导学生为前提。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模式能够归纳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老师要想完成这一教学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提出问题后,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分析,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解决该问题。一般来说,从提出问题到问题的解决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可是想要弄清楚问题发出的导向确实一件大工程,往往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才能顺利完成。试想一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直接给出学生答案和结果,没有中间的引导环节,那么,学生会不会心存疑虑,对问题只是片面了解,时间长了,自然而然的忘了这一问题的解答呢?因此,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分析过程。那就要求教师们在使用问题导学法中,一定要将学生的导向作为最重要的部分。
2.4课堂检测,知识巩固
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独立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检测试题以后,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为学生提出必要、及时的指导与辅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导学案之中,教师要从学生对因式分解内容掌握情况出发,合理设计测试题,内容有因式分解的判定、解方程、化简求值等。教师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并通过课堂巡视,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教师要按照相应教学评价,合理评估学生的知识巩固情况,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结合上文可知,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需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结合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需求,将问题导学法合理的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思考的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好基础。问题导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关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与问题意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分层导学,异步达标——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许艳茹.文存阅刊2017年22期
[2]初中数学“四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运用[J].孔凡锦.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年11期
[3]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有效路径[J].郭增尧.中小学校长2018年02期
【关键词】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在现代教育观念的引领下,初中数学教学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逐渐深入课堂教学,问题导学法就是其重要的体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围绕“问题”为基础、“导学”为核心、“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的,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简要分析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提出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1、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通过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出活跃、轻松的教学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这样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发挥出来,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高效学习数学。
2、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结合教材,明确目标
通过将教学目标确定下来,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具针对性。在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出发,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同时提出与之相应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获得问题的指引,并不断朝着目标前进。例如:在《平行线的特征》教学中,教师要先将学习目标明确下来,让学生熟练运用平行线的特征展开证明和计算,可以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之后,教师从这个目标出发,让学生用数学符号将平行线的特征描述出来,并据此求角的度数,说说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预测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适当进行补充。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2答疑解难,深入探究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课堂上教师除了要解决学生在问题导学时遇到的问题,还应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开展自主探究与思考活动。想要实现课堂教学的蓝图,就一定不能忽视导学案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想要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得到提高,就必须在备课时认真设计出这几个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交流以及思考有帮助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们自己解读,当然,这种解读可独立可合作。最后把问题和教材内涵巧妙的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3问题导学法必须重视导学过程
在导学法的实施过程中,问题导向这个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因而,问题的提出,必须以引导学生为前提。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模式能够归纳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老师要想完成这一教学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提出问题后,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分析,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解决该问题。一般来说,从提出问题到问题的解决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可是想要弄清楚问题发出的导向确实一件大工程,往往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才能顺利完成。试想一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直接给出学生答案和结果,没有中间的引导环节,那么,学生会不会心存疑虑,对问题只是片面了解,时间长了,自然而然的忘了这一问题的解答呢?因此,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分析过程。那就要求教师们在使用问题导学法中,一定要将学生的导向作为最重要的部分。
2.4课堂检测,知识巩固
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独立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检测试题以后,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为学生提出必要、及时的指导与辅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导学案之中,教师要从学生对因式分解内容掌握情况出发,合理设计测试题,内容有因式分解的判定、解方程、化简求值等。教师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并通过课堂巡视,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教师要按照相应教学评价,合理评估学生的知识巩固情况,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结合上文可知,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需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结合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需求,将问题导学法合理的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思考的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好基础。问题导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关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与问题意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分层导学,异步达标——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许艳茹.文存阅刊2017年22期
[2]初中数学“四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运用[J].孔凡锦.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年11期
[3]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有效路径[J].郭增尧.中小学校长201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