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藏语文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
【作者】 次仁央拉
【机构】 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西藏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整体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启蒙阶段,此时的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藏区属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藏区的教学环境、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制约了藏区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在藏区小学藏语文教学中,后进生是一种必然存在的现象,如何进行后进生的转化,成为了藏区小学藏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藏区小学藏语文后进生形成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后进生转化的策略,旨在提高藏区小学藏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 藏区小学,藏语文教学;后进生;原因;转化
1、小学藏语文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小学生的年龄较低,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以及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上不完善,因此,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阻碍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藏区小学后进生形成的因素较大,主要是由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1.1个人因素
后进生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的特点,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不能对事物的对错进行合理的判断,思想意识不坚定,容易受到思想情绪的影响,阻碍了后进生的发展。其次是后进生的自尊心影响了后进生藏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在小学藏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经常会收到一些批评与指责,让小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产生消极的心理,降低了后进生的学习藏语文的积极性。同时,小学藏语文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方法,后进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效率不高。此类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习惯性的被动接收知识,缺乏自主思考与学习交流的过程,没有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这种个人主观意识的缺失,导致了小学生在藏语文的学学习中方法过于单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从而形成了后进生。
1.2家庭原因
目前,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受教育程度较低,虽然这一现象已经逐年改善,但是占相当数量的群体比例。导致他们不能及时跟进子女学习情况,对子女加以要求,缺少实时监督疏导,容易使孩子养成不爱学习的习惯。
1.3教学环境艰苦,很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更愿意在城市中进行教育工作,导致了藏区小学教师的专业性不足,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其次,教师教学方法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经常会因个人喜好决定于此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藏区小学藏语文的教学方式也是形成后进生的原因之一。
1.4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西藏地区海拔高,平均日照时间长,氧气稀薄,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导致藏区的学生普遍会有因为缺氧造成睡眠不足等问题,影响藏区学生学习效率。加之藏区交通运输条件有限,新型多媒体设备覆盖难度大,使学习的直观性、趣味性大大减弱。
2、小学藏语文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小学藏语文后进生形成的因素较为复杂,并且后进生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形成的原因不同,因此,针对小学藏语文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定长期坚持的过程,特别是受到藏区民族文化的制约,增加了小学藏语文后进生转化的难度。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应从尊重学生、改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尊重民族文化、实现家校联动等方面进行,以此促进小学藏语文后进生的有效转化。
2.1尊重后进生、避免歧视
藏区小学生的各项心理发展存在不足,同时心理较为脆弱,对教师的态度有较为敏感,因此,在小学藏语文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需要尊重后进生的精神世界,对后进生投入更多的关爱,保护小学生敏感的自尊心,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为小学后进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小学藏语文教师不可用歧视的眼光对待后进生,增加对后进生的关注,不可因后进生在学生中进步较慢,而采取批评性的语言,降低了藏区小学生学习藏语文的积极性。
2.2改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藏区小学藏语文后进生转化的基础与润滑剂,因此,小学藏语文教师应多参与小学生间的游戏,以此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相处。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对后进生的心理活动、学习中遇到的困(下转第69页)(上接第70页)难等,可以及时地了解,并加以引导,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质量。
2.3因材施教
每一位后进生的个体间存在差异性,因此小学藏语文后进生转化方法不可一概而论,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针。首先为后进生建立求学观,大部分的后进生存在厌学的心理,为后进生建立求学观,可以提高学习藏语文的积极性。小学生在藏语文学习中,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一现象,藏语文教师应重点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的教学中采用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与兴趣爱好的教学方式,提高后进生在藏语文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并针对不同学习状态的后进生,制定适合自身学习状态的目标,目标的制定不可过高,也不能过低,让学生在学习目标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以此促进后进生的发展。
2.4尊重民族文化
藏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藏区学生受本民族文化影响较多。较多学生来自偏远地区,他们渴望融入学校环境,但又敏感多疑,需要老师能够充分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与宗教信仰,利于他们真正融入学校生活。
2.5家校联动
后进生的转化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协调配合,家长在后进生的转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家校联动在小学藏语文的后进生转化中,实现了对后进生的全过程教育。首先,家长应引导后进生对小学藏语文学习的争取观念,为后进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心态,家长应为后进生的家庭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其次,家长应该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以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指导;家长应该经常鼓励孩子。
结语:实现小学藏语文后进生的转化,应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藏族文化,小学藏语文后进生学习的特点,制定符合后进生转化的方式。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小学藏语文教学应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后进生转化的进程,促进藏区小学藏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藏语文学习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南晓霞.文学教育(下).2015(10)
[2]探讨小学藏语文作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朱玥华.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7)
[3]如何搞好小学藏语文后进生的教学工作[J].李晓芹.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4)
[4]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心理特征和鼓励转化策略[J].莫小会.赤子(中旬).2014(03)
【关键词】 藏区小学,藏语文教学;后进生;原因;转化
1、小学藏语文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小学生的年龄较低,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以及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上不完善,因此,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阻碍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藏区小学后进生形成的因素较大,主要是由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1.1个人因素
后进生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的特点,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不能对事物的对错进行合理的判断,思想意识不坚定,容易受到思想情绪的影响,阻碍了后进生的发展。其次是后进生的自尊心影响了后进生藏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在小学藏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经常会收到一些批评与指责,让小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产生消极的心理,降低了后进生的学习藏语文的积极性。同时,小学藏语文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方法,后进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效率不高。此类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习惯性的被动接收知识,缺乏自主思考与学习交流的过程,没有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这种个人主观意识的缺失,导致了小学生在藏语文的学学习中方法过于单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从而形成了后进生。
1.2家庭原因
目前,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受教育程度较低,虽然这一现象已经逐年改善,但是占相当数量的群体比例。导致他们不能及时跟进子女学习情况,对子女加以要求,缺少实时监督疏导,容易使孩子养成不爱学习的习惯。
1.3教学环境艰苦,很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更愿意在城市中进行教育工作,导致了藏区小学教师的专业性不足,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其次,教师教学方法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经常会因个人喜好决定于此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藏区小学藏语文的教学方式也是形成后进生的原因之一。
1.4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西藏地区海拔高,平均日照时间长,氧气稀薄,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导致藏区的学生普遍会有因为缺氧造成睡眠不足等问题,影响藏区学生学习效率。加之藏区交通运输条件有限,新型多媒体设备覆盖难度大,使学习的直观性、趣味性大大减弱。
2、小学藏语文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小学藏语文后进生形成的因素较为复杂,并且后进生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形成的原因不同,因此,针对小学藏语文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定长期坚持的过程,特别是受到藏区民族文化的制约,增加了小学藏语文后进生转化的难度。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应从尊重学生、改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尊重民族文化、实现家校联动等方面进行,以此促进小学藏语文后进生的有效转化。
2.1尊重后进生、避免歧视
藏区小学生的各项心理发展存在不足,同时心理较为脆弱,对教师的态度有较为敏感,因此,在小学藏语文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需要尊重后进生的精神世界,对后进生投入更多的关爱,保护小学生敏感的自尊心,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为小学后进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小学藏语文教师不可用歧视的眼光对待后进生,增加对后进生的关注,不可因后进生在学生中进步较慢,而采取批评性的语言,降低了藏区小学生学习藏语文的积极性。
2.2改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藏区小学藏语文后进生转化的基础与润滑剂,因此,小学藏语文教师应多参与小学生间的游戏,以此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相处。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对后进生的心理活动、学习中遇到的困(下转第69页)(上接第70页)难等,可以及时地了解,并加以引导,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质量。
2.3因材施教
每一位后进生的个体间存在差异性,因此小学藏语文后进生转化方法不可一概而论,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针。首先为后进生建立求学观,大部分的后进生存在厌学的心理,为后进生建立求学观,可以提高学习藏语文的积极性。小学生在藏语文学习中,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一现象,藏语文教师应重点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的教学中采用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与兴趣爱好的教学方式,提高后进生在藏语文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并针对不同学习状态的后进生,制定适合自身学习状态的目标,目标的制定不可过高,也不能过低,让学生在学习目标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以此促进后进生的发展。
2.4尊重民族文化
藏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藏区学生受本民族文化影响较多。较多学生来自偏远地区,他们渴望融入学校环境,但又敏感多疑,需要老师能够充分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与宗教信仰,利于他们真正融入学校生活。
2.5家校联动
后进生的转化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协调配合,家长在后进生的转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家校联动在小学藏语文的后进生转化中,实现了对后进生的全过程教育。首先,家长应引导后进生对小学藏语文学习的争取观念,为后进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心态,家长应为后进生的家庭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其次,家长应该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以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指导;家长应该经常鼓励孩子。
结语:实现小学藏语文后进生的转化,应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藏族文化,小学藏语文后进生学习的特点,制定符合后进生转化的方式。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小学藏语文教学应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后进生转化的进程,促进藏区小学藏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藏语文学习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南晓霞.文学教育(下).2015(10)
[2]探讨小学藏语文作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朱玥华.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7)
[3]如何搞好小学藏语文后进生的教学工作[J].李晓芹.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4)
[4]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心理特征和鼓励转化策略[J].莫小会.赤子(中旬).2014(03)